對于父母的依戀是原始的本能,如果讓孩子獨睡,會產生感情失落,造成情緒波動。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的恐懼感就會增強。做過噩夢,害怕黑暗,害怕孤獨,害怕動物,甚至害怕想象中的人和事物等都是孩子特別拒絕獨睡的原因。
但孩子獨睡也有好處,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內心獨立,自律自愛自強。孩子一個人待著,沒有大人的協助,能夠自己跟自己玩耍說話等,可以防止以后過度依賴父母,避免戀父戀母情結,形成良好的性別意識,懂得自律自愛。獨處的經歷也會讓他們很快適應周圍的環境。
讓孩子獨睡有利于促進夫婦關系。家庭生活的重心在孩子降生的那天就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因此,夫妻之間的溝通交流和關心比以前少了許多。特別是晚上哄孩子入睡后夫婦都困倦不已,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感情。
西方家庭通常自孩子一生下來便分床而睡,而東方父母通常和孩子同睡一張床。建議在孩子4歲之前養成孩子健康的睡眠習慣和獨自睡眠行為。因為,4歲之前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呵護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而孩子總要學會獨立。
最好通過言語鼓勵,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保持愉悅心情去睡眠。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依戀。在孩子入睡前,陪在他身邊,講笑話故事,聽輕柔音樂,讓他心情放松,等他睡著后再離開。在孩子獨睡之前,還可以先跟孩子講清楚獨睡的好處,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從而達到讓孩子順利獨睡的目的。
也可以給孩子找個替代物,保持孩子健康睡眠。如果孩子需要,可以找個替代物,例如喜歡的娃娃等,但孩子適應獨睡需適時撤掉替代物,但最好不要在孩子房間安裝電視電腦等,否則會養成需要看電視、玩電腦睡著的壞習慣。或者可以告訴寶寶獨睡是長大的象征。
把握分寸,循序漸進。有的孩子與父母分房睡會出現反復現象,可能半夜就跑回父母的大床上,父母應堅持把孩子送回去,鼓勵并陪伴他重新入睡。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和安慰,這時,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滿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同時也方便家長照顧。
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需要從寶寶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根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用適當的方法耐心培養,循序漸進,靈活過渡,逐步幫助孩子適應并接受獨睡。
//部分圖文摘自網絡//
歡迎留言互動
——推薦一部告訴中國2億父母如何讓孩子獨立成長的心靈之作當當網熱銷
《孩子,你得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