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爬山,是在武安七步溝附近。
我向來對路線模糊。只知道下車后,從一條小公路進山,快到腦溝的時候,被森林防火員騎著摩托車攔住,態度強硬地告知不準上山。于是原路返回。
又坐上大巴,往回走了五六公里,見公路右側有一條崎嶇山路,一直通往山上。隊伍里有人說,沿此路上去,翻過前方的小山頭,便是盤龍山景區。一行人遂棄車登山。
山路隱于林中,樹木蔥蘢,鳥鳴花香。腳下是極原始的石徑,樹是新綠,草是嫩綠,藤蔓柔韌,花香滿懷。周圍的一切既有初夏的清新,又有大山的古樸。小路很窄,有的地方須彎腰側身方能通過。
至埡口,能看到左側山下景區的藍頂排房。我們從埡口往右拐,走不多遠,發覺路開始往山下走了,有些不對。站在高處辨識方向以后,向右拐進入一大片原始次生林中。我們需要沿著右邊的山脊轉半圈,才能達到要去的地方。
腳下已經沒有路,又或者因為經年少人走,路被雜草和樹枝埯沒了。憑著定好的方向,在林中上上下下,左拐右尋,驀然在山腰處尋得一條貌似小路的小路,寬只可盈腳,那路奇窄,又位于陡坡之上,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當小路終于覓不到蹤跡的時候,我們抓著樹枝,手腳并用,從原始林間攀爬上到右側的山脊。
大凡靠近人的山巒,多會在山脊處有路,大約是附近村民往來過往遍踏其間。日子久了,遂成了路。
在山脊上行走,遠處山巒綿延,山下的村莊好像建在一片綠海中,紅頂粉墻,空曠而清晰,幽靜而質樸。山脊兩側是滿眼的綠色,和一簇簇,一片片盛開的山花。那一大片開白花的,叫大花溲疏,一簇簇的白花連起來,像給山鋪了大塊的,綴滿鮮花的毯,綠底白花,煞是好看。那開黃花的,叫刺梅,幾株刺梅兀自燦爛著,像給山巒插上一枝嬌艷的簪。那紫色的丁香,霧一般散發出濃濃的香氣,令人神情欲醉。還有一種開在枝頭的白花,花穗兒霧一般小巧,寶塔一樣立在枝頭,花香比丁香花還濃。
山是綠的,同時也是七彩的,它的嬌美和柔情,依附在大山峻朗剛直的骨骼中,讓人有種意欲親近,卻又怕親近的敬畏感。山是厚重的,樹是靈秀的,爬山的身影是渺小的。
在花叢中穿行,山風帶著花香,令人留連,令人陶醉!擺個姿勢,在花叢中留個影,花美,人美,山美,心美。性格內向的人也變得活潑開朗了。
站在高處判斷山勢和方向,從一處沒有路的原始叢林處,探著腳下山。腳下是厚厚的松針,枯枝橫陳 鳥鳴啾啾。野豬拱過的痕跡清晰可見。這種原始森林,讓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城里人,靈魂撒開了歡兒。
快到谷底的時候,才偶遇通往谷外的山路。說是偶遇,其實也是必然的。
天下起小雨,山幽谷靜,草木青青。像所有隱于山谷中的小路一樣,兩側峭壁懸崖,溝底寧靜天然。行走其間,四周是一片鳥語花香,在這里,最能夠找到內心中最真實的的自己,于喧囂中讓自己靜下來,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幸福。
出了山口是后渠村,車已經等在那里,上車時候,剛剛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