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圣誕季的行銷飲料太妃榛果拿鐵剛上市。說起這個飲料,星巴克的小伙伴們很歡樂,雖然行銷了這么多年,顧客點單的時候卻還是叫錯,最多人說:太妃棒(bang)子拿鐵,還有的叫:服務員!太妃棒子拿走!他以為是帶走跟堂食的區別?其實也不僅僅是這一個,比如卡布其諾變成“卡不落其”(聽起來像是亂碼),“海鹽焦糖摩卡”變成:“海鹽池塘摩卡”(是用池塘里的水做的么?)大約算是一種職業潔癖吧,每個人對于自己行業里的產品名詞,都經過職業的訓練,以為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所以聽到別人犯錯,哪怕是語調上的不一致,都覺得無法忍受。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熟客自然也不會犯錯,不停的有人說錯只意味著不停有新客戶進來,像我們這樣的二三線小城市,咖啡的普及才剛剛開始,星巴克的產品名稱大多用音譯,比如太妃、拿鐵、卡布其諾,瑪其朵等等,光從中文字面來看,在之前沒有接觸過咖啡的人眼里,確實很難有形象的概念。叫錯自然難免。另外如焦糖變成池塘,呵呵,我倒很疑心是口誤。
但假如很多人犯同一個錯誤,搞不好變成這個產品的別稱廣泛流傳也說不定。比如佳能有一只70——200的鏡頭,被愛好者們呢稱”小白“,既好記,又親切,大約佳能公司也沒有誰覺得不開心吧!點單的時候,三個月的兒子兩只手剛巧搭在吧臺上,于是他開始使勁拍打吧臺, 一副催喊服務員的架式,我替他喊一嗓子:”喛!太子妃拿走!"特地交待,給哺乳的媽媽喝的太子妃,少一半SHOT,再少一半糖漿,不加奶油,這樣就沒那么甜膩了,咖啡因含量也少,想來太子殿下也不受什么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