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破局、工作至簡——關于“雞造”、你造嗎?我宣了你很久了!!!

在做職業咨詢的過程中,總有些許疑惑困擾著我。面對來詢者、原則上咨詢師要摒棄感性、理性判斷。幫咨詢者分析他/她內心的興趣、價值、能力等等,決定由咨詢者自己做,倘能引導他們做出落地的第一小步動作也是最完美的。只是,內心深處,在這樣的咨詢過程中、理論占了絕大部分,而人之所以為人呢、總有其復雜的情感,那落地的一小步、不同的人踏出去的感覺也會因身高、腿長、腳寬而不同;即便同一人,也會因那一步邁出去時、外力或者心理不同而有差異。

在這一層面,作為咨詢師也會有些許困惑和無助。如何確保理性引導的那一小步真的是對的呢?既然人各有異、理性引導出的會不會是感性結果呢?哪怕事后想通過結果、明了那一小步的對錯是非;有時、也是那么不可得。

后來做的久了,慢慢的,開始嘗試把自己對工作的理解和自己對職場情商的理解融會到咨詢中,倒也不再拘泥于是非對錯。“開悟”二字,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展現在來詢者和自己心里——化繁為簡、引導來詢者思維破局、情緒獨立。

所謂思維破局、情緒獨立,看似復雜、倒也簡單——工作至簡。這是我個人一直推崇和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工作至簡呢?工作,基于流程、事對事處理、人對事負責、盡量減少個人喜好和情感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情形,之所以美好、大約也是因為它的理想化。在實際過程中,我們知道、人都是有喜好的、也都是有情感的,同一件事情、同一個標準,不同的人解讀起來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這種差異化、倘能求同存異、那是最好不過了。如若不然,帶來的就是職場不適應。傳統的觀念和理論認為,職場適應期大多存在于剛入職一兩年內、手頭缺少資源的情形,以過往的經驗來看、職場適應存在于方方面面、存在于職場的每一個層面,時代在變、今天的職業生態,不同于10年前,招人、留人,成為所有公司面對的問題。60、70、80后的主管,面對新入職的95、00后,同樣存在適應問題,而這并不因為職業頭銜不同而不同、主管們倘適應不了個體差異、在互聯經濟大潮下、梯隊建設談何容易。

咨詢多了,感覺下來、所有的適應問題,大多是思維或者情緒上的事情。作為咨詢師,引導來詢者思維破局、情緒獨立就顯得尤為重要。雖不至頓徹頓悟,但假使能有個亮光閃過的感覺、影響到來詢者、也是頗為欣慰的。

最近的一次咨詢中,來詢者提到他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周圍的人太“雞造”(還好在上海待了十幾年,對這個詞還有些了解)

雞造,上海話,普通話可以說雞爪吧、只是少了那個味道,主要形容一個人婆婆媽媽、特別事兒。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聽他這么一說,腦子里瞬間出現的是泡椒鳳爪、虎皮雞爪、鹵雞爪、拆骨掌翅、鹽焗雞爪等等,想想直咽口水。事后特意查了下百度:雞爪——食用功效:味甘、性平、無毒。營養價值:軟化血管、具有美容功效。在我國南方,鳳爪是一道上檔次的名菜。

鳳爪和雞爪有什么不同呢?稱謂不同、心境不同。

當時問這個小朋友,你知道雞有什么特性嗎?默然搖頭。想想大約很多人是沒有養過家禽的吧。榮幸之至,少年時、侍奉過雞鴨鵝狗貓兔豬牛羊驢等等,大約也是有故事的人了,多少也是有些自豪的。

倘是用動物來比喻職業鏈中的我們,職場中這一類特性的人并不少。再看看“雞造”的內涵,想想應該是一只家養的母雞。(公雞沒這毛病、野雞更沒有,以后有機會結合咨詢案例慢慢分享)。家養的母雞呢,喜歡到處刨食、啄食,好好的一塊地愣是被刨、啄的坑坑洼洼,偶爾趁主人不在、還喜歡飛上房頂。“雞造”倒也不奇怪了。只是母雞呢也是家禽中不可或缺的,除了下蛋、雞肉連帶那“雞造”的雞爪想來也是垂涎三尺了。

職場中總有些個體,如同來詢者所言,喜歡到處八卦消息(刨食、啄食)、傳播消息,主管/老板不在呢,只要雞舍門沒關嚴、恨不得上房揭瓦。想想也是挺討厭的。

只是“雞造”真的這么可恨麼?

雞爪非但無罪、而且是美好的,只是看雞爪黏附了什么、在哪兒留下痕跡而已。倘是一堆的雞屎、不要說踩在主人身上、就是在庭院里留下一排雞爪印,大約也是件很不爽的事了。但、倘是干干凈凈的、在皚皚白雪中留下一排通往遠方的爪印、該是多美的畫面(原諒我此時、古詩詞文化的匱乏、腦子里出現的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書到用時方恨少、大家也只能腦補這么美好的畫面了)。

職場中,“雞造”的人以職業高度來講、大約也有兩種吧。

一種呢,徘徊在公司的底層、喜歡探聽小道消息、喜歡到處刨啊、啄啊,腳丫子下一堆雞屎、偏偏又喜歡走來走去,弄得庭院里到處都是合著雞屎味的爪印,想來、每家公司都有這樣一些人吧,他們的存在呢、卻也總可以完成一些類似“下蛋”的“本職”工作、如若連蛋也下不來,至少也可以殺雞儆個猴;雞血呢、順便還可以供幾位志同道合者歃血為盟用。

另一種呢,中高層常見,這一部分人呢,大約真的是把“雞造”(貶義褒用)發揮到了極致——特別事兒、簡單說叫吹毛求疵。什么什么、都追求著自己內心的標準,任何一點點疏忽、只要不夠完美、NO! 蠻橫、不講道理的事兒! 這種事兒呢、還特容易較真,較真起來、大約比驢還要倔吧。這種“雞造”,倒是我崇拜的一種“事兒媽”,堅持著自己的標準、雖不易、但通向遠方,一如那排皚皚白雪上的爪印——倘遇到了這樣的領導和同事、且行且珍惜吧,待風和日麗、雪水消融、那行引導你走向遠方的爪印,又去哪里尋求呢?

困擾我們的“雞造”,絕大部分應該是第一種吧。如何面對這類呢?改變他們?——哦,不!那是上帝的事情。

改變我們——思維破局、情緒獨立。

問題從不在雞爪,而在于人讓它變成了“雞造”還是那一排爪印、抑或是鳳爪(當然有很多味道,我個人喜歡泡椒和鹽焗的)

提到鳳爪,出于個人喜好,不得不“雞造”一回,鳳爪實在是好吃,只是連著吃、吃不了幾次就會膩歪,倘是許久沒吃,又想的慌。如若,把“雞造”當做公司“內幕”“八卦”,大約就是這個感覺了。

當我們處在適應期的時候,對于那些八卦的“雞造”的人,如能控制好跟他們接觸的頻率(鳳爪吃多了還是會膩歪的)、“八卦”的主旨——即想聊什么、想聊多少、聊多深等(鳳爪之所以有那么多口味,也是由人加工而成,我們改變不了“雞造”這件事情本身,但是呢,可以嘗試把“雞造”的內容加上我們想要的泡椒啊、醬油啊、鹽啊等調料,做成自己想吃的泡椒鳳爪、醬鳳爪、鹽焗鳳爪等),對于融入一個環境、了解企業的文化或者潛規則、抑或了解同事、主管的脾性等等也是多有益處的。而這些呢,大約通過官方渠道、總是那么不可得或者冠冕堂皇。

當我們作為主體人、跟“雞造”屬性的人接觸的時候,控制雞爪的黏附物(話題)、以及控制吃鳳爪的頻率,這大約還是做得到的。只是這簡簡單單一句話,倘能多體會練練,我們會越來越喜歡把雞爪變鳳爪,烹飪出各個味道,而這、只由我們控制。

這大約是我所提議的工作至簡吧。作為主體的我們,即便在不能訂立游戲規則、不能獲取足夠資源支配的情形下,至少,我們可以決定、如何感受周圍的生態鏈,如何用詼諧之道讓自己情緒獨立、思維破局,工作至簡、開心工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那就是母親節,我特別感恩我的媽媽懷胎十月在農歷七月份把我生了下來,而那時正因為我爸爸的重男輕...
    生活就該甜甜蜜蜜閱讀 196評論 0 1
  • 昨天送孩子上英語課,下課后,兒子和我就怎么回家開始了辯論,兒子選擇打車回家,因為這樣快,能快點見到媽媽,快點回家,...
    李子心誠閱讀 458評論 1 1
  • 我們之間奇妙與冷淡的關系 就像夢里面棉花糖甜膩的夜 就像電影里白色短褲上的血 你在需要我時扼住我的喉嚨 你在厭倦我...
    mewcute閱讀 497評論 2 1
  • 我以前覺得兩個人相愛就能在一起 現在覺得兩個人相不相愛 合不合適 能不能在一起 真的是三碼事
    星空SAMA閱讀 102評論 0 0
  • This chapter illustrated Su Tongpo’s childhood and youth....
    f187e095f59d閱讀 3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