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海邊,如果偶然看到像《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中大片的藍色熒光海,也是一種幸運的奇妙體驗吧!
法國小說家 Jules Verne 在《海底兩萬里》中曾這樣描述:“整個夜空雖然被星光照亮,但卻在潔白的海水前黯然失色。”
首先來說說熒光海是怎么形成的吧。通常意義上熒光海是指生物熒光海,是由發光浮游生物形成,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就是生物通過體內的一定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而釋放的過程),比如螢火蟲的發光就是最為人所知的一種生物發光現象。
據說,這會讓“魚看起來像藍色彗星,而人仿佛就在星空當中穿梭。”
嚴格意義上被稱為生物熒光海灣(Bioluminescent Bay)的地方全世界只有 7 個,3 個在波多黎各,2 個在澳大利亞,1 個在馬爾代夫,還有 1 個在遼寧大連。
先來看下這四個地區的生物熒光海灣:
1. 波多黎各
在所有熒光海灣中,最著名的就是波多黎各 Vieque 島,海灣里發光的是一種叫做鞭毛藻 (dinoflagellate)的非植物非動物、類似于細菌的單細胞微生物。這個海灣里每加侖的水中有大約 72 萬個這種小東西,它們個頭不大, 也就幾十微米,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
不過,當它受到外界擾動的時候,會象螢火蟲一樣釋放出生物光,這種光的釋放其實是鞭毛藻的一種防御功能,令捕食者敬而遠之。重點是,這種微生物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儲存能量,到了晚上才能發光。
傍晚去熒光海,劃著皮劃艇到海灣的另一頭,再穿過一條黑暗狹窄的水道,水道的盡頭是一片平靜遼闊的水域,就在這里,海面會發出柔和的綠色,船身、船槳以及凡是掉在水里的東西都變得像涂了熒光粉一樣,閃閃發光。
遺憾的是,這種微生物非常嬌弱,對于環境的污染非常敏感,環境污染嚴重一倍,它們的濃度和發光會減少到 1/10,且一旦離開這片海域便無法生存。除了 Vieque 島,還有一個蚊子島(Mosquito Bay)也是非常出名的熒光海灣,該海灣中生長著大量同樣能發光的梨甲藻(Pyrodinium spp.),讓其具有“熒光灣”的美稱。
不過目前波多黎各發光的三個湖泊中已經有一個停止發光了。
2. 澳大利亞
會發光的微生物遍布世界各地,它們最喜歡的就是溫帶沿海地區。就像波多黎各的熒光海一樣,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吉普斯蘭湖(Gippsland Lakes)也是因為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湖水如同被倒進藍色熒光劑一樣,散發著幽幽的藍色光芒,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游覽。
海洋生物、昆蟲、藻類、細菌以及真菌都能夠產生神奇的生物發光,而且不同的物種有著不同的原因,比如說偽裝、溝通、求偶以及誘餌等。細菌和真菌生物發光時連續不斷,而藻類和海洋動物則是間歇性發光。澳大利亞威爾士北部安格爾西島東海岸的布萊克角,含有大量會發光的浮游生物,時間不固定,能不能親眼見到要看運氣了。
3. 馬爾代夫
除了蔚藍大海、白色沙灘、綠色植物以外,這里會發光的神奇海灘,也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象。國內都叫馬爾代夫 Vaadhoo 島藍眼淚沙灘,因為這種微生物細小如沙粒,被當地人稱為 blue sand!
其實這一奇觀是由于這片水域有許多名為“多邊舌夾藻”(Lingulodinium spp.)的發光植物。當這些生物受到外力作用,例如浪涌潮汐作用,或是皮劃艇、沖浪者等經過時,它們就開始活躍起來,從而產生了發光效果。
4. 大連黑石海邊
大連黑石海邊,近幾年海水在 4、5 月的夜晚會發出藍色熒光,猶如藍色的星河飄落人間。這里的熒光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續閃爍的綠色光點,而另一種則是一片片藍色光點。相比之下,藍色光點更漂亮,卻難以持續,必須用石塊扔進海中才會出現。閃爍發光的海水神秘而浪漫,猶如星海輝映,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觀賞,畢竟這是一個不用跑到國外就能看到的生物熒光海。
Google 了一下,其實生物熒光海灣的產生要有三個重要的條件:
1.淺灣,有很小的和海洋相接的入水口。這樣,鞭毛藻幾乎只進不出,濃度聚集到一定程度,才能肉眼可見。
2.海灣要有盡量少的污染,鞭毛藻對污染很敏感,保持水的清潔對它的生存極其重要,而且要看到微弱的熒光,還要求岸上的光污染也降低到最小。
3.四周有紅樹林(Red Mangroves), 紅樹的根可以釋放豐富的維生素 B12 和各種營養元素,這些都是鞭毛藻產生光亮必備的元素,同時紅樹林的根部能起到對水的凈化作用,對鞭毛藻來說是重要的保護神。
雖然生物發光看上去美輪美奐,但并非所有生物發光都意味著好事。比如正常的“藍眼淚”,是生物現象,一般指的是介形蟲,也叫“海螢”,這種小生物外形扁,生活在海底的沙子里;而另一種“藍眼淚”,則是一種名叫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的球狀藻類,由夜光藻和介形蟲所構成,該藻類體內含有大量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并透過浪的推進與巖石的拍打,受到外力作用,體內釋放出化學熒光素才會發光!熒光素在催化下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后形成藍色的光。
夜光藻是亞熱帶和熱帶海區發生赤潮的主要生物之一,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作為海洋環境中的一種耐污生物,夜光藻在富營養化的海區內分布尤盛。所以如果突然出現大面積熒光海,要小心也許會人體有害。
除了上面提到的 7 大熒光海灣,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熒光海,不過他們的形成原因也是各有不同。
湖水在夜晚會發出幽藍色的光芒,將石子投入湖中,也會激起藍色的熒光,人在湖中浸水或游泳后,身上會染上一層藍色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