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在意的在意你嗎?

一位寫作上比我勤奮、比我優秀的朋友最近有點苦惱,在微信上說:每次只要一打開公眾號看到自己又漲粉了、掉粉了、文章閱讀數、點贊數漲了、掉了,她都會為其所牽,可謂點點鬧心呀!于是,在一個暖陽怡人的周六下午,我們找了個咖啡廳,在一個臨窗的包間里坐下了。

開聊,先散扯了不到五句話,她就按捺不住自己的煩惱了。

她端著咖啡,悠悠地說:“其實吧,我寫文章、發文章也不是為了什么粉絲數、閱讀數、點贊數還有打賞數,主要還是想通過寫文章這一個形式來寫寫自己的所思所想,寫點兒心里話,要是能獲得別人的點贊,在我看來就代表著我寫的某一個點觸動了對方,甚至引起了對方的共鳴了,這會讓我很開心,甚至內心充滿喜悅!你知道嗎,就是有一種與他人心靈對話的感覺,很奇妙,我也很享受!

時間久了,我獲得的這種心靈饋贈越來越多,反過來我的期望也就越來越高,甚至有時候會讓自己為之煩惱!就像最近這篇文章吧,寫的是我的真情實感,我很用心地寫了一整天。文章寫好后,我就特別期待著能有人給我反饋,一遍又一遍地刷新著頁面,焦急地等待著,甚至于我出門的時候也要一直拿著手機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及時反饋似的。唉,這樣太累了,你這么一說,我感覺自己這是在自找苦吃,這是何苦呢!”

“你說我這是不是太敏感了?”朋友望向我的眼神中流露出滿滿的小情緒。

“我記得你原來很淡定呀!你還說了要有一顆平常心呢,用心寫,只要有一人能讀了受益,你就感到值了。說實話,這個轉變讓我也有點沒想到。說說看,你是不是真的很在乎公眾號的粉絲數、文章的閱讀數、點贊數?”我微微前傾,看著她問。

“是呀!人做事情總要有個反饋吧,這樣才能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不是正確、有沒有問題、原因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情況今后才能做得更好,你說呢?”朋友自信地反問我,讓我瞬間感覺自己的智商下降了。

“嗯,你這樣想沒錯,人人做事都要追求效果和最終結果的。做一個公眾號、發一篇文章,都要看看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樣、寫得好不好。可是,我怎么覺得這里面還是有問題?!蔽宜坪鹾鋈灰庾R到了什么……

“什么問題?不要故弄玄虛了,快說吧!”朋友不耐煩地催我。

“別著急,我已經有點頭緒了,慢慢聽我說說看。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經常在朋友圈、QQ空間里轉發一些自認為的好文章?當然有時候自己也寫一些發。發出來之后,你是不是發現幾乎每次點贊的都是那么一些人?”我問朋友。

“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這樣,幾乎每次點贊的都是那幾位朋友。這些朋友里有的是認識的,但更多是半生不熟甚至一點兒都不熟的。但我也發現,很多我在乎的、希望能給我點贊的朋友卻很少給我點贊,這讓我心理有點失落。難道是我發的文章不好么?還是說我這個人的品味就有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懷疑是不是他們沒看見呀,所以還特別注意了發文章的時間,特地選在他們很可能看到文章的中午、下班路上、晚上九十點鐘等時段來發,可是,說來也怪,就算我這么調整了,還是會有不少朋友沒有反饋——一點反饋都沒有啊!”朋友顯然有點激動。

“別激動,不知道你有沒有細想過這背后的原因?”我故作玄虛地看著她,帶著一點兒狡黠。

“這個我倒沒有想太多,別賣關子了!你細想的結果是啥?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朋友知道我這個人好琢磨事兒,也好琢磨事里面的人。

“好,那我就說了?。 蔽仪辶饲迳ぷ?,忍不住又哈哈哈自笑了一會兒,按了按下巴,收斂了一下面部肌肉,接著說:

“其實啊,你不要小看網絡世界,其實從最底層的意義上來說,網絡世界是現實世界的一個延伸、投射,它與現實世界密不可分。特別是網絡世界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往往存在著三大類:

我先說第一類關系。第一類是熟人關系,就是本來就是在現實世界中很熟悉的關系,比如自己的家人、好友、同事、同學,這些關系遷移到網絡世界去以后,不大容易發生根本的改變。換句話說,這些關系會讓我們感到安全,但也沒有太多的新鮮感。為啥?因為我們相互之間對彼此的印象和態度已經形成了,甚至已經持續多年了。

就像你現在回想起你的大學同學,你頭腦中浮現出來的一定是那幾個讓你印象深刻的畫面、印象深刻的人臉。誰性格溫柔,誰做人虛偽,誰內向可靠,誰精明世故,等等,早就在你心里排好了座位。別的同學想到你時也是一樣的,你也就是他們眼里的“一位同學”而已,對吧?

也就是說,你們早就完成了互貼標簽的工作了,再想撕下標簽可就不容易了。其中,有些關系我們本來就喜歡,也一直在維持甚至不斷深化,而另外一些關系恰恰相反,在現實世界里我們就不太愿意與其來往,到了網絡世界也一樣。”

“你說得很對!就是這樣的!我有時還真的想尋找一個沒有熟人在我身邊的自由空間,在那里我再也不用在意他們那些偏見、成見!”朋友這時明顯又激動起來,迫不及待地打斷了我的分析。

“嗯,先別急,你說的其實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后面兩類關系。先說第二類關系,就是陌生人關系。陌生人關系有什么特點呢?好就好在“陌生”這兩個字上,當然,有時壞也就壞在“陌生”這兩個字上。先說壞的一面,比如各種網絡詐騙,主要是騙財。不過也有不少騙子不光騙財還會騙色,這都聽說過太多的案件了,是吧?”我邊說邊故意把眼光從她的臉上往下移了移。

“這個我懂,不用你說。本姑娘至今在網上從未被騙,更別提什么既騙財又騙色的感情騙子啦!”她說這話時,那股自信溢于言表。

“那是!誰能騙得了咱呢,不騙別人就不錯了,是吧?”我這句話把她給逗樂了!

我說:

“好,咱們接著分析。陌生人關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你們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知道誰的過去,所以就容易放得開,說話、發言比較自由,不會束手束腳。其實,在網絡剛起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這種陌生人關系根本不靠譜,你都不認識對方,對方什么底細你讀不知道,你怎么跟人家聊呢?

不過現在看起來,恰恰是這種陌生人之間的陌生感才帶來一種神秘感,神秘產生誘惑,讓人不自覺地想要了解更多,想要探索更深,于是兩個原本陌生的網絡ID就這樣開始了接觸,接觸多了,你會很可能找到比較投緣的網友,互動起來非常開心,甚至比跟現實中的朋友的互動還要開心!

然而,網絡是個無邊無際的世界,昨天我們互動頻繁的網友,可能到了今天我們就沒有興趣再跟TA聊了,為何?因為我們可能“另有新歡”了!這話不是在批評誰的素質不高、品行不好,而是在描繪一個事實。于是呢,這些原本陌生的關系就逐漸演變為了半生不熟的關系。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后,都站著海量的半陌生人,他們有的是原來線下現實世界里認識的朋友,后來大家都來到了網絡世界,和我們繼續有一搭沒一搭地偶爾互動一下;有的一開始就是網絡上偶然認識的,平時放在那兒也很少有心思再聊什么;刪了吧,畢竟曾經有過一段交集,還存有記憶,下不了手,反正不占地方,就一直保留著,猶如每個人家里儲物間里那些玩具、書籍,即便積滿了灰塵都舍不得扔掉?!?/p>

她這時用略顯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老趙啊,你這個小腦袋里還裝了不少東西呢!快說重點吧,我聽著呢!”

我知道分析不能太多,就加快了進度,說道:

“好的,簡單來說吧,這些長久不聯系的已經不再陌生的曾經的陌生人們就成為了我所說的第三類人,就是半陌生人。這樣一來,你想想看,單就我們每個人的朋友圈來看,我們就可以大致把朋友們分為這三類:熟人、陌生人、半陌生人。當然, 微信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熟人和半陌生人,陌生人很少。而QQ空間就可以開放給所有人。

不管怎樣,每當我們轉發或者自己發表一篇文章、幾張圖片、一段視頻,甚至只是幾句簡單的說說后,我們面對的其實是十分復雜的三類關系人群。而如果我們開設了公眾號,甚至在簡書等寫作平臺上開始發文章,那么我們其實依然面對著這些人,這些與我們關系有遠有近,且有著頗具個性特點與心理需求的人們。

所以我們就不能期望一篇文章發出來以后所有人都叫好兒、點贊打賞了,對吧?在網絡世界里,誰愿意看啥就看啥,愿意點贊就點贊,愿意打賞就打賞,不愿意也完全是個人自由。就像我們自己在看別人的文章時的反應往往并不一致一樣,我們也沒必要過于在意他人的不同反應,甚至讓這種在意影響到了我們的情緒和心態。你說對吧?”

“對了,你有沒有明明看了一篇文章挺好,就是沒有點贊的情況?”

她說:“有?。〔皇敲看味枷肫饋睃c贊的,要是每次都要提醒自己別忘記了點贊,那得多累呀!還怎么愉快地看文章了?”

我笑著說:

“是吧?那么別人也很可能是這種情況,也就是說,他們每天看到了這么多的文章,假如標題很吸引人,讓人非點開看個究竟不可,那還好一點。不過那樣就有“標題黨”的嫌疑了,也不好。大部分文章也就出現在朋友圈、QQ空間、訂閱號列表、簡書網站等上面轉眼即過,真的叫瀏覽,極其快速地瀏覽。”

“哎呀,其實說起來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要發生在了自己身上,要心底里沒有一點兒不舒服地接納就不容易了。”她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往后靠在了沙發上,眼睛看著窗外。

她的這個回應我能理解,為了讓她更安心些,我接著說:

“還有一種可能,不過這種可能性我說出來以后你可能聽著不一定很舒服,要聽嗎?”我壞笑著看著她等她回應。

“都說了不要賣關子了,說吧!”她又恢復了坐姿,端起咖啡慢慢喝了起來。

“嘿嘿,其實,或許你真正在意的是你在意的人有沒有在意你。”我說。

“什么呀這是,搞得像繞口令似的!”她大聲起來,表達不滿。

我故作神秘地看著她,不慌不忙的說,“我再說一遍啊!或許你真正在意的是你在意的人有沒有在意你?!?/p>

她這次顯然聽懂了,臉上表情一怔,像是我這句話擊中了她!

我不再說話,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她。我順手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只見她輕輕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也許吧,也許你說的是對的?;蛟S我真正在意的是我在意的人有沒有在意我。”

她這次成功地完整重復了一遍我說的這句有點繞口的話,我聽了很開心。

我接著她的話說:

“其實寫文章也好,做工作也罷,道理都是相通的。我們都希望甚至渴望尋找到真正能夠認可我們、接納我們的人,能夠給予我們溫暖的正能量讓我們茁壯成長的人。一旦得不到了,就會變得心慌、焦慮,就想知道原因,想要重新獲得這種認可和接納甚至贊賞。這種被別人在意著的感覺很美妙,就像生活在別人的愛的關注之中,渾身舒展,充滿活力!而如果是我們很在意的一些人呢,比如我們的家人、好友,我們心里有他們的位置,也十分關注他們的近況,這樣我們就很可能想知道我們在他們的眼中、心目中是個什么樣子,我們在意的他們,也同樣在意我們嗎?”

我的這些話讓她陷入了思考,我接著說:

“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寫文章不是給所有人看的,我們甚至也不在乎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我們的文字。我們真正想要做的,可能是通過寫文章來與更廣泛的人進行接觸,從中尋找到與我們能有共同觀點、共同感受的朋友,好讓我們心底里不再孤單。

然而,只要我們在意一件事情,就會被其牽制,不論是被人還是被事被物牽制,都是一樣。你想一想:正是因為我們在意他人的反饋,特別是我們在意的那些人是不是也在意我們,有沒有給了我們反饋,所以我們才會變得焦慮,過于關注在意這件事本身,反倒是逐漸喪失了寫作本身的樂趣了。

所以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我們就可以更坦然了,就像我們一開頭說的那樣,我們就會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一個更純粹的心態。寫了,發了,也就寫了,發了。再寫,再發,只要自己開心、有收獲就好。假如有人看了我們寫的文章受了啟發、獲得了共鳴,當然很好;即便沒有,也很正常,我們無需奢求太多,不是嗎?”

后面我們還談了很多很多。

到了掌燈時分,窗外的行人依然模糊,街邊的路燈在夜色中逐個亮起,我們才緩步走出咖啡廳,輕輕揮手,不說再見,各自走回自己熟悉的家中,走回那個一直在等待著我們的網絡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13評論 25 708
  • 社交紅利閱讀筆記 書名:社交紅利(修訂升級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筆記: 推薦序1摘要 社交...
    鳧水閱讀 9,003評論 4 26
  • 風景真正是不錯?。〞r間2015.4.9-2015.4.13)上個我覺得拍的最好的圖,已經設為手機桌面,哈哈哈~ 等...
    糯米馨閱讀 225評論 0 1
  • 我的生命被偷了,導致我難以寫詩,誰能告訴我,偷去了哪里? 那撒嬌的雙腿,是否還蕩漾在溪邊?百尺的危樓,還可手摘星辰...
    小秋SAKIYA閱讀 274評論 38 7
  • 三個整數相減: 參考3.2節中的AddSub程序,編寫三個16位整數相減的程序,程序中需要使用寄存器即可,插入調用...
    Cichar閱讀 73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