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友 凡徑 簡信來問:
牛師兄您好,我在一篇關于寒門貴子的文章中看到您的精彩評論,敬佩之情,無以言表! 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福利就是讓我們有機會能夠接觸牛人,請教牛人。 今天有幸拜讀高人思想,萬分欣慰,特有一事誠心請教,還望您不吝賜教!
?我的疑惑是,寒門中的貴子是不是真的靠的是努力,有沒有可能是一種內在的不平等,也就是天賦的高低造就了他們的成功,文章作者自己也說了小時候貪玩,卻又能夠取得優秀的成績,我也是一路讀書讀過來的,也明白在高中這個年紀,有些題目真的不是靠努力就會做的,沒有天賦的聰慧,很難想透那一點。
?不知道師兄您的方法論能不能培養我這樣的普通人,我也對事物的本質很感興趣,卻總發現自己還是不得要領,有時能模糊的摸到一些邊緣,但卻又難以總結精煉,還望師兄您指點一二。 非常冒昧向您提問,如有打擾還請見諒!萬分感謝!
首先俺和大部分的一幫一樣,都是平凡人,之所以有些許見識,是個人經歷的事情多一點而已,高中有朋友說要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用了好幾年個人才變成故事的源泉。我相信并一直在和年輕人說,他們按照好的方法提早行動,到我們的年紀,會比我們厲害很多倍。
當年一直尋找明白人,希望受惠他們的指點,可惜明白人一般很忙,即便指點,限于個人能力和對方表達也不一定明白。如今明白了一點事情,希望能以平和的姿態,細致的表達,闡述出自己的觀點。其實我個人明白,年輕人即便知道一些理論,也很難去踐行,受個人性格、能力、資源、時間等限制,他們還需要一些外在“干預”,我稱之為“成長服務”,未來期望在陪伴成長上能做點事情。
關于凡徑的問題,我簡單做如下回復:
我認為天賦差距不大,在讀書時候出現的天賦差異基本是環境影響的。不可否認,人生來不平等,家庭教育,耳濡目染,能讓小孩子啟智更快,提前不自覺應用一些系統方法,視野開闊,基礎扎實,方法得當,外在輔助,個人努力,所以顯得游刃有余。我們認為,作為個人是可以通過努力和方法獲得晉升的,但要注意,人不是個人而是集體的社會的,這意味著很多人靠家族的積累,靠關系的搭建,靠團體組織的力量干個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這是個人努力外的其它因素。
個人努力是根本,方法是輔助的利器,方法論很多,有時候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年輕人個人英雄主義情節重,喜歡自己摸索,不喜歡“求人”,有時候走了彎路,發現自己努力很久,事倍功半。
我講的方法論是視野開闊后,對分析解決問題反應出的方法策略的綜合運用,包括借智借力借錢……各種借;包括各種讀書學習方法;包括各種人際交往;包括坑蒙拐騙偷等……方法論很籠統,是面對問題對綜合知識的靈活運用,這里無法系統描述。達到目的方法很多,碰到任何問題,我們也要求找到多種方法,然后選擇最優方案,要么最簡單的,要么最有效的,要么最省錢的……有時候曲線救國比直來直去更便捷。
年輕人思考問題單線為主,全面看問題分析事物的能力稍有欠缺,周邊可支配的關系少,自己積累的知識工具人脈少,面對具體問題,能想到的方法少,不是方法不存在,而是自己想不到或無法達到那些方法,同樣做一件事,有些人瞬間想到各種方法,各種關系,各種資源,甚至自己不用去做,直接交由其它人去做,不耽誤自己一點時間,所有成功還算在自己名下,這樣就懂得方法了。
所以,要學會有效努力,學會統籌方法,學會利用他人給自己帶來便利,目的只有一個: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所謂的牛人,治大國如烹小鮮,大部分問題放在他們面前,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其實是他們方法多,效率高而已。這里講的同樣包括個人解決的小事情,和團隊配合的稍大一些的事情,把視野打開,不要再局限個人能力所及的小事情小視野,一旦格局變大,很多小事就不再困擾你了。
這里只是我在簡信的隨意回答,最近建立了一個討論小組,原意是通過群里朋友的專業知識、積累的方法論,通過看書、思考,幫其他朋友解決問題。有問題的在群里留言,有想法經驗的可以查找資料,整理思路,給出解答,建議,策劃案,方法論等,純粹為了建立一個開放的交流社群。詳聊可以在“真知識討論小組”語音探討,其他活躍的優秀大學生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交流請戳這里,一大波有志青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