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目:《見識》
作者:吳軍
第1章: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1、人生好比一條河流
若想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意義,需要把我們的生命不斷地拓寬、縱深、延長。幸福感除了基因的傳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與世界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影響力。我們給予他人的越多,與這個世界付出的越多,你的影響力也就會越大,你也就會感到越幸福。
生活中,我們給予他人更多的鼓勵,多去肯定他人的價值,其實就是一種給予。人活在世,也許到離開的時候也未必知道究竟給世界帶來多少價值和影響力,但是做好眼前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堅持讀書,不斷把新吸收的觀點通過寫作分享給更多的人,也許暫時不會有什么直觀的結果,但是也許以后就會被更多的同頻的人看到,得到,而我們的人生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
2、這個世界不欠你的
社會本身就不公平,而這種不公平的狀態從古至今一直存在,且還會持續下去。我們沒辦法決定自己的出身的階層,成長的家庭環境,但是唯有接受現實才是逆襲的基礎條件。
與其負能量的抱怨、憤憤然,不如將最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最值得關注的具體事情上,利用好手中可以利用的資源,堅持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就自我,因為即使其他人的起始條件再好,如果懈怠自我,浪費資源,好牌也會打稀碎。
3、人生最重要的投資,除了自己之外,就是你的配偶。
年輕人擇偶告別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許老話講的“門當戶對”是有底層邏輯的。
男生擇偶,要選擇吸引你、有思想、有智慧的女孩子。
而女生擇偶,一要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二是要帶著智慧選擇有潛力的男生。世界上不存在絕對“老實不花心的男生”但選擇一個以婚姻關系為重的男生很重要。
幸福的婚姻有三個條件:對方有成熟的心智模式、彼此的價值觀和文化習慣背景類似、愿意為對方改變缺點且不覺得是勉強。
4、重新定義如何做到孝順父母
尊重和理解他們想法,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行動與他們去交流,以一個成年人的尊重的態度去和他們溝通分享新的知識和收獲。多給爸媽打電話,對待父母也要拿出像對待子女的耐心,幫助他們他們更好的與時俱進,消除代溝。
5、如何做好父母
第一、如今社會信息爆炸、科技發達,日新月異,所以父母那輩的的生活思想未必完全適用于新的時代。所以教育子女不能強勢、包辦、控制欲太強。
第二、人生路上,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父母不能當兒女一輩子的保護傘,既然有些坑注定親身經歷才能吸取教訓,那早進坑就比晚進坑強,年輕犯錯,以后還有時間成本去改進去成長。
第三、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與其干涉婚姻,不如花精力好好教育子女如何掌握有智慧的人生價值觀。
孩子在某種程度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讓他們有出息。父母就要先成熟起來;要想讓孩子將來成為精英,自己要先成為精英的父母。
6、關于生死
生命的意義只有一次,即使這個社會存在再多的階層和資源分配不公,但是對于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
在有限的生命里,和無限的欲望里,我們就要學會選擇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這個有意義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不是社會世俗認為的,而是真正自己想做的。
與其想破腦筋延長自己生命的長度,不如更充分的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少去做那些別人也能替代自己做的事情,提高自己生命的質量。也許這么說有些不負責任,但是人活一世,最終的是體驗,觸覺、視覺、味覺、感受悲歡離合。
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在滿足生存的基礎上,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你想要的領域和人身上。當我們想到生命的意義,站在一生的高度過每一天,就能活出真的精彩!
7、很喜歡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大家其實都是在排隊沿著一條路往前走,停不下來,走到盡頭就是死亡。這時候,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開始說笑起來,然后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整個隊伍便充滿了歡樂。”
我想我們的生活其實就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