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天氣莫名其妙變涼。
公司里新人來了又去,舊人走了未回。
周邊的人都在嚷嚷心情不好,人生毫無意義。
我心情也不是很好,雖是每日努力開心,卻也總有些陰郁。
這幾日看蕾秋·喬伊斯的《一個人朝圣》。
哈羅德·弗萊,六十歲。 在釀酒廠干了四十年銷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
然而好友奎妮的一封信,讓他從此開始了一場不尋常的旅行。
蕾秋·喬伊斯的語言安靜細膩。
哈羅德每每路過一個郵局的矛盾,猶豫而后堅定,總是那樣打動人心。
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哈羅德是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然而也有自己的執念,一個讓好友康復的執念。
我們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我們有親人要照顧,有工作要繼續,有夢想未完成。因此猶豫不定,不能瀟灑前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
就如我對清邁的執念,俠女對房子的執念,朋友對前途的執念。
而這些執念既使我們痛苦,又使我們向前。
下面是我一年前寫的話,如今想來,生活總也值得期待。 比如一個房子,一只寵物,幾朵花,一個愛人。
“ 我硬頸,喜歡的人會認真地企圖長久,喜歡的歌會反復循環,喜歡的菜會一直吃,喜歡的錢包款式永遠是奇怪的布料手工款,固定的那趟公交就只坐某個位置,把每個出租屋都當做自己家去添置物件。
我喜歡固定又熟悉的環境,沒什么野心。
或者是懦弱,我不擅長瀟灑地與人與事告別,每次都只會被動地在某個不得不分開的路口才能下定決定去走另一條路。
這里不能住了啊,那我去找下一個住處吧。這家店倒閉了啊,那我去別家試試吧。這個人離開了啊,那說句再見吧。
我以前還愛跟自己較勁,一直覺得“為什么啊,我希望一直一直在一起不要改變啊”。
現在好一點,學會每逢分別時刻就開始自己在腦內循環《喜帖街》。
我還想養一條薩摩耶,想把所有的愛分給它。
想傍晚的時候陪它散散步,回家洗洗澡,我在沙發看書,它在旁邊睡覺。
想把自己的房子種滿各種花花草草,想把天花板種滿各種吊蘭。想在吊蘭的下面留給自己一個書柜和畫架。
還想要騰出一個小空間,周末請閨蜜來喝下午茶,我親手做各種甜點,每個人談論自己的近況。
想要在每年的某個固定時間外出旅行一段時間,然后回來發現,屋里的花草依舊繁盛,我的貓咪在門前仰頭迎接我。”
這所有的所有的夢想,原來都已經實現。
你看,雖然歲月漫長,然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