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中傷害模式

01

“我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跟他聊我的心情卻被說太‘作’、矯情,是我想太多?”

“我的情緒不敢告訴別人,別人會不會覺得我不好?人家會怎么看我?”

“控制不住情緒,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了,一生氣就口無遮攔了........”

“對方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是不是不關心我?不夠在乎我?”

“朋友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我該說什么安慰他呢?”

事實上,這些都是咨詢室中,來訪者經常問我的一些情緒表達方面的困擾。

試想,人如果憋一段時間不呼吸會怎樣?

我們每天接收各種各樣的情緒,就像我們吸氣,而表達就像呼氣。

如果每天吸進去的情緒只能憋著,不能呼出,整個人的狀態都會變得岌岌可危。

情緒表達是幫助我們滿足基本心理需求的方式。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接與關系。

但研究了情緒問題多年,我覺得,成為一個會表達情緒的人太重要了!

02

“我都跟你道歉了,你還想怎么樣?”

為什么表達情緒這么難?

中國人在情緒表達方面不太擅長,與文化和中國人含蓄的個性特點有關,古人講言傳意會,由此可見中國人交流的含蓄。

由于父輩的不擅長,導致年輕一代生活中也沒有可以參照的對象。

現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使得通過情緒的表達來減壓和產生人際連接成為非常迫切的事情。

比如兩個小孩打架了,家長一般會說,

“你錯了,趕快去跟人道歉”。

一句“我錯了”就完了,但這并不包含情緒的表達和溝通。

你打了人家,她多傷心呢,換做是你會不會傷心呢?

理解了情緒,你才知道該如何真正道歉了。

成年后,我們順利習得了這樣的技能,像小孩子那樣,遇到沖突覺得我說對不起道歉就行了。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我都跟你道歉了,你還想怎么樣?”。

道歉是好的,但是重點可能不在道歉上,而在我們的情緒如何去表達和溝通上。

不幸的是,我們往往缺乏這種教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習慣性的回避情緒的表達,甚至會演變成臨床上的述情障礙。他不能夠識別和描述自己的情緒。

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個人的創傷或者父母有創傷。

03

自我暴露——

“在別人面前哭,是很丟人的事情。”

有多少人能夠真的在別人面前哭呢?很多人都做不到。

情緒表達,意味著你要把自己脆弱而真實的一面,暴露給對方去看。

而我們對自我暴露的控制以及回避,會形成對情緒表達的回避。

我們的社會文化中,自我暴露會被看成“不太妥當”的事情。

“不要告訴別人那么多事情”

“多說無益”

“說了能怎樣也解決不了問題”

甚至會覺得自我暴露是個丟臉的事情,不該讓人看到自己脆弱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對錯誤的人自我暴露了后,對方沒有積極回應,就因噎廢食了,再也不愿意說了。

但人是非常需要自我暴露的。

所以,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去識別和尋找你生活中可信的人,跟他們建立關系,對他們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部分,對你的內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同時,自我暴露也是關系的催化劑,關系中的社交貨幣。

如果跟一個不是特熟的同學或者同事吐槽自己某個狀態,對方會說“原來你也是這樣”,然后兩個人關系立刻就被拉近了。

如果對方說的話里面有自我暴露成分,你會覺得他愿意跟你分享個人經歷。

只有雙方都有這方面交流關系,才會容易深入進去。


04

“我都是為了你好”

用內疚感去操縱別人,其實也是一種暴力

當情緒激烈的時候,我們尤其難以自控。

事實上,我們經常在無意間使用暴力溝通。

有的人會用內疚感去操縱別人,這其實也是一種暴力。

“我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又在在嘆氣的時候,是你覺得心里覺得最難受的時候,因為里面有那種微妙的暴力存在著。他們也可能采取冷暴力:

“我不溝通,你看著辦”。

所以我們怎么能夠盡量的減少我們情緒表達中的暴力的情況。

05

批評、防御、輕視、冷戰

最具傷害性的4種情緒表達

第一種是批評。

要想避免批評,就要多用“我”這種表達,而不是你怎么樣。

第二種是防御。

我們有時會把責任和錯誤等同起來,誰的責任就是誰錯,這讓我們更傾向于防御。

“這個跟我沒關系”,“這不是我的事”特別急于防御,把事情推出去。

防御的開始就是阻礙對方表達的開始。

第三種是輕視。

非常傷人的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暴力表達。

最后是冷戰。

冷戰實際上是一種極度傷人的冷暴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冷戰型,那么考慮多去主動的溝通,主動的去表達。

即使做不到主動,當對方主動來找你表達的時候,你至少給他一個情緒的反應。

你可以說“我現在不知道說什么,我現在情緒不太好”,這也是一個反應。

06

非暴力溝通

——真正正確的溝通方法

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怎么辦?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真正正確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

正確溝通公式是:

(1) 你(對方)做的事情或者表現是什么?

? ? ? ? ? “我”看到的對方的行為和表現

(2)你這樣做,給我的感覺是什么?

? ? ? ? ?? “我”的內心情緒表達

(3)我希望你可以怎么做?

? ? ? ? ? ?? 非常具體、完善的表達出“我”的需要

比如面對另一半,你可以說會說:

你最近一個月晚上都很晚回家(對方的行為)

我一個人待著,我覺得很孤獨(我的內心情緒)

那么你看看有沒有可能不要那么晚回家,或者我們周末的時候花一點時間在一起。(我希望你怎么做)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非暴力溝通方式。

在溝通的這個公式里有幾個,每個點上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當你在說別人做的事情或者是別人的表現的時候,要具體不要太泛,不能是指責。

一定要說是我的感覺是什么樣子。而不要說“你覺得我會怎么想呢....”去指責對方。

你希望對方做什么,要具體盡量具體。

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有人可能你需要的是別人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能需要一份有心意的小禮物,也有可能就是你別理我,我只想跟自己待著去散散心......

尤其越理性的人你對越需要對他說得具體,你不可能指望別人都能猜出來。

希望你成為一個會表達情緒的人。

由此,你才會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撕扯,擁有更真實和幸福的人生。

同樣是一段關系,給有些人帶來的是綿延的幸福,而帶給有些人的卻是巨大的失望和痛苦。為什么?因為不懂對方,沒有學會真正的表述自己!德瑞姆推出婚姻家庭咨詢師,提升自己和家人的溝通的能力,從心理學角度更專業的了解愛與婚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世界總不聽話 人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運轉,希望身邊的任何人都聽從自己的安排。事實上你會發現,讓別...
    靜888閱讀 12,440評論 1 45
  • 題記: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屬于每個階段不同的感受,有的甚至只是一時的念想,一晃而過。以前過得太粗糙,現在我想把這些...
    郭小雷閱讀 304評論 0 0
  • 月亮,我最親愛的月亮, 你慢點兒走,慢點兒走: 可憐的星星在落淚挽留, 河畔的老柳已寸斷肝腸; 你聽,聽聽你的老友...
    瘋言瘋語閱讀 336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