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一句源自但丁《神曲》的霸氣名言,安然無恙的流傳了近千年,最終依然敵不過神奇的網絡時代,被段子手們玩壞。然而,戲謔也好調侃也罷,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其實并不容易,至少在養家糊口的這條道上,絕大多數人走的都是別人給的路。又是一年校園招聘季,即將脫離家庭庇護的千萬畢業大軍,當務之急是想明白“路在何方”,至于“讓別人無路可走”,現階段就壓根兒不要奢望了吧。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還算是個理性的工科男,但是嚴肅淡定的外表下,是一顆樂于指導新人的熱心,即便對方不是美女,甚至連一半,就連女的都不是,我一樣會樂于傾囊相授。如果有誰立即聯想到X取向問題,沒錯……說的就是你,十有八九屬于ENFJ類型。要想知道這幾個字母是什么意思,那就請堅持看完全文吧。
我曾經指導過一些實習生和應屆生,也面試了不少畢業沒兩年的“菜鳥”,甚至還作為新入職者,在接受新員工培訓時,短暫給沒有工作經驗的“同學”們充當過老大哥。可是每次當我問及職業規劃,面對的基本上都是茫然的表情,當然,偶爾也有幾個看過霸王“面經”或者喝過成功“雞湯”的,會用生硬的技巧來掩飾他其實并沒有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深思熟慮。不過,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因為我自己工作的頭幾年,也同樣是這么迷迷瞪瞪過來的。等到我想明白,短暫的人生需要有個長遠而相對可及的目標時,能夠選擇的余地已經并不寬裕,因為我已經把最能學習拼搏的幾年青春,轉換成了難以割舍的沉沒成本。
實際上,現在大一大二的年輕人,懂得在簡書、知乎上尋求青春期迷茫的答案,這已經是非常巨大的進步。我們這代人,上學時期接觸的還是486單機,能夠通過向師長們面對面請教從而明晰人生方向的“天才”少之又少。而我,就是屬于另外的絕大多數,直到研二開始實習時,才認認真真考慮過擇業問題。契機是同時接到了IBM Blue Path的兩個Offer,一個是電信行業做BOSS系統,另一個是航運行業做ERP系統。嗯,各有千秋,應該是個糾結得難以取舍的境況吧?不過,我其實并沒有做什么思想斗爭,因為我直接選了離學校近的那個……
不開玩笑了,實際上當時我還是考慮過一下的,因為我出身郵電院校,所以選擇電信行業貌似理由相當充分。從此蘿卜落坑,大公司的職業發展路徑,可想象的空間其實并不大,要么是在一個行業里積累各種解決方案經驗,要么是憑一種解決方案積累各個行業內的實施經驗,所以前幾年我的想法也很單純,埋頭夯實自己的各項基本技能和素養,哪怕每月一兩次通宵、每周一兩趟空中飛人,我從來沒有抱怨過艱苦,剛畢業,欠缺的不就是歷練嗎?
就這樣,光陰一天天在忙碌中消逝,一個巧合的機會讓我對這種日復一日的例行生活產生了厭倦的想法,這還得感謝公司給我們提供了由部門付費的培訓。已經記不大清具體的課程名稱,只記得是通往PM之路的一個好評度頗高的培訓,據說公司內部價也得好幾百美金。這筆錢花的值不值,我不關心,反正也不是我自己出,但是它讓我接觸到了一個很神奇的玩意,那就是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職業規劃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
MBTI以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劃分的8種性格類型為基礎,擴展為四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會落在標尺的某個點上,靠近哪個端點,就意味著這個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具體的維度劃分以及用以測試性格的題庫,我就不具體介紹了,網上四處可尋。而且與其他性格理論一樣,對它的質疑聲從來沒有中斷過。
不過,當時我們參加培訓的好幾十號人,其中還包括一些經常給企業高管提供規劃建議的資深管理咨詢顧問,所有人對MBTI測試出來的結果,以及培訓講師的分析,都非常的認同。尤其是它細分出的十六個象限,對應的每種性格所適合的職業,對于思考過職業發展方向的人來講,還是相當有參考價值的。我想,這也許就是IBM把它作為每年必開課程的原因之一吧。而我們那位做了幾十年顧問卻依然保持青春心態的女講師,還列舉了一些有趣的實例,來證明MBTI的實踐指導意義。例如,曾經有技術能力出眾的架構師,測完之后發現自己的性格其實更適合去做銷售,培訓結束完很快就申請了轉崗,然后同樣以驚人的速度在新職位上大放異彩。
MBTI測試不光為看清自己提供了依據,還可以幫助你了解團隊其他人的性格特征,從而便于你因人而異的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或者是讓整個集體知道如何去相互體諒。這就是為什么IBM會把這個培訓劃歸到PM范疇的原因。即將成為職場新人的年輕人,可能沒有機會讓你未來的同事去做MBTI測試,也不是以領導者的是否去引導周圍的人走出性格的局限,但是如果你感覺一直游離在團隊關系的邊緣,或者可能認為有人對你一直存在著偏見,也許你可以從性格特征的角度去檢討自己的行為、探析對方的本意,讓你成為一個大受歡迎的新人。
我們可愛的女講師還透露了MBTI的另外一種妙用:盡快讓你的另一半也嘗試一下這個測試,并不是為了及早發現雙方性格不合而和平分手,而是知此知彼,才能與對方相處得更為融洽。她本人一生的實踐經驗正是如此,她和相濡以沫二十余年的丈夫,一個ENTP、一個ISTJ,分處坐標系的對角線,沒有任何交集。正是了解MBTI,她知道自己因為E而喜歡周圍都是陌生人的派對,但另一半因為I而抵觸陌生環境、樂于獨處。所以兩人從不強求對方遷就自己,她不會要求他到處應酬,他也不會要求她深入簡出;事實上,她經常呼朋喚友燈紅酒綠,而他則會準點驅車在外等候。所以,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平和的牽手了半輩子,還培養出同樣處于兩個對立面、卻都就讀于哈佛之類名校的一雙兒女。
當然,性格測試并不只有MBTI一種,現在有許多大企業都在運用類似的手段來分辨應聘者是否符合企業的理念及文化訴求。我的另外一個前雇主“華為”就是相當有名的例子。網上也有了一些所謂的華為性格測試破解法,作為親歷者,我并不認為性格測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好比高富帥招親,想了解應征者的動機是否單純,似乎天經地義,雖然可能會讓對方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舒服。但這本就不是對等的相親故事,對嗎?
讀到這里,你是不是有趕緊測試一把自己的沖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說明我的功夫沒白費。幾分鐘之后,你就能第一次量化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甚至茅塞頓開,理解自身行為模式的內在原因,這將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初到簡書并不久,每次我看到首頁上談及職業發展的文章,評論中經常會有迷茫無措的在校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應該去向何處,尤其是選擇第一份工作時,糾結而無助。因此,我在這里拋磚引玉,建議年輕人不妨先認清自己,再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專業技能,認真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為將來的路畫出明亮的斑馬線。
莫愁前路無知己,同是天涯可憐人,共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