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套路biu~biu~biu~
前幾天,在職場工作中感覺非常之困頓。
工作進展毫無起色,“上”不“扶持”,“同”不協助。
腦海中一直是盤旋著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真怕豬一樣的隊友”。
簡單概述事情的前因后果。
要舉辦一個活動,需要銷售去跑贊助、邀約嘉賓,不然沒辦法確定具體事項,后續我手頭的工作無法開展。
我明里暗里多次催銷售,但人微言輕,且銷售一直毫無頭緒得干等,著實把我著急壞了。
于是變相得懇請領導具體安排工作事項以催進度。
領導說:“你們自己溝通好。”瞬間我就傻楞在那了。
首先我無權指使銷售干活,再者我不認同銷售處理事情的方式,打內心其實有傲慢與偏見的存在,我覺得做成這個活動難度好大。
我內心梳理一遍后,有種感覺就是我應該去向銷售示殷勤,讓其多多協助。可內心一萬只羊駝狂奔而過。
內心的os是:你拉贊助活動順利舉行可是有提成的呀!
此銷售總喜歡以一種趾高氣揚的姿態來指示所有平級同事干活。
而我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忽略,后在一次同事交流中,驚覺這種無為手段是給對方留了空門呀,萬一有個什么事,一句“我和她說了”,但我沒做,這責任干系肯定少不了我。
還是太young了!
頗有職場套路經驗的同事分享道:“這種情況,是因為你好說話,而且有一必有二,慢慢你就會被套牢。而且最不應該的就是置之不理,一定要回復,但需要有技巧。”
《一個外企女領導的日記》給我的啟發
無獨有偶,周末在家無意中翻看到《一個外企女領導的日記》這本書,講的便是職場中的那些套路。覺得頗有幾分道理。
回想起工作中遇到類似的情況,心計不夠,妥妥得活該被套路。
比如就上面那種進退兩難的情況,該怎么處理?
排除領導的處事風格不講,對下屬的“放任自由”,不明確分工安排,很容易導致最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
僅從自身如何脫離被動局面出發,總結了以下幾點:
1、善用郵件,對于公司郵件的模式我之前是不熟悉的(工作經歷中沒遇到過,一般都是面對面溝通處理)。
《……日記》一書中就有提到,準確辨別TO、CC、BCC針對對象,并且利用好。
根據我的實際情況,完全可以追加郵件予以壓力。
于是之后我通過郵件告知活動進度,同時給到銷售邀約嘉賓及拉贊助的截止時間,希望其通過郵件告知邀約等工作情況。
當然這樣的郵件鐵定不忘抄送領導,讓其時刻知道我們在做什么,活動進度如何,無形中也能給到銷售一點壓力。
其實,這其中我還是藏有私心的,萬一活動不能如期進行,有郵件為證,我的責任將大大減小。(是不是太復雜太有心計了—_—)
總結:在職場中最笨的方式就是自己默默做了很多事,領導卻不知道(以前我就是這樣)。
了解職場后,發現一定要懂得適當得“表現”。你做了多少和領導眼里你做了多少完全是兩個概念。
2、關于承接工作,《……日記》中講到,對于領導安排的工作要學會說不,這和我們傳統的觀念好像又有點區別。為什么?
如果領導安排的工作,你什么都接,結果沒有按時完成,和領導講能不能放寬期限或者降低要求。
你是領導你怎么想?
所以首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否匹配交代的工作。
如果不能,是堅決拒絕嗎?
肯定不可以,不然領導會覺得你沒有積極的工作狀態,而且很不“聽話”。
所以最好的表達方式應該是:領導,這件事情有難度,我不能保證做得好(先給到領導一個較低的心理預期);
我能做的部分,我一定盡量做好(表態你是一個認真工作積極向上的好下屬)。
總結:超出能力范圍的工作,不要全接,能做多少承接多少。
千萬不能給領導過高的期望值。
3、如何匯報工作,最近有在看《金字塔原理》,在匯報工作中完全用的上。
我們總喜歡事無巨細向領導匯報說明。
恨不得將自己如何艱難解決難題的細節都附上。
這是我們想表達的,而領導僅僅想聽結果。
所以匯報工作時一定要簡潔。
第一句是結果,之后是解釋說明。
然而在我的工作經歷中,偶有遇到這樣的領導,10分鐘開會可以和你扯兩小時。
主旨不清,安排的工作項也并不明確,然后會問你“明白了嗎?”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你不知道說明白還是不明白。
其實你并不明白,可是問了之后領導還是模棱兩可的答案,還是不明白。
最后事情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
總結:匯報工作或者組織會議,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明確主旨,以終為始。
不說不確定之言,不講沒來由的分析,只講確定之結果。
若提出問題一定要附帶解決方案。
職場水太深,套路太多。我竟傻白甜得安然度過了兩年。
此次文章,并不是教你詐,只是我職場中終遇這樣的套路,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生活依舊美好,傍一技自保而不害人,多點真誠少點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