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信?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自信就是自我效能感。自信關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個體用擁有的技能能夠做些什么事情。自信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也就是說,自信與能力的大小無關,與做事的成功與否無關,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并加以肯定和相信,才能在行動中積極向上。
說起來是很簡單的事,但事實上能真正做到正確認識自己的很難。也就是說自信很難。高估自己叫自負,低估自己叫自卑。自負的人往往會拔高目標,因自身的能力有限常常不能達成,就會滋生不滿情緒,而自卑的人則往往對自己能唾手可得的東西表示懷疑,擔心害怕常常伴隨著他左右。自負和自卑的人幸福感大抵不高,或覺欲求不得,或驚恐失去。大概只有自信的人才會看淡結果,從容面對得失,得之坦然,失之亦坦然。亦或反之,能看淡一切的人更自信些。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相信自己亦有能力把握,對不能得到的,也能釋懷。
而快樂的理由常常來自于內(nèi)心對外界的感知,這是一種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自信的人因設定目標常常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所以更能完成目標,更易獲得滿足感。所以說自信是快樂的源泉并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