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一篇文章,或者說某知名問答平臺上的回答在朋友圈挺火的,是關于《為什么美國人不午休下午還能精力充沛工作》的討論。在我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12166個贊同和600多個評論了,不得不說,這個回答的確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評論里的小伙伴們更是躍躍欲試,想要give it a try。
首先我要說,看完這篇文章的第一感覺就是說的在理。我用這么口語化的語言來說明我的感受是因為這也并不是一篇嚴格意義上的科學依據非常多的文章。
這篇文章答主給出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美國人的午餐并不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會使餐后血液中的血糖升高,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反應使得人開始犯困。
我并不反對這個說法,我也并不完全支持。因為并沒有權威的研究機構就這個問題給出合理的解釋,而且我認為午飯后犯困并不是單純由于飲食引起的,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究。
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答主給出了一篇來自sciencealert.com的文章。文中提到了這是幾個德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到了幾個化學名詞,比如胰島素,色氨酸還有血清素。
這是答主對于他截取的英文原文的翻譯,我認真的看了一下,翻譯本身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且升糖指數較高的,會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從而導致大量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讓一種特別的氨基酸-色氨酸進入大腦,而色氨酸在大腦中會轉變成血清素導致人們犯困。”
【分析】
為一名營養學碩士,小付媽想要針對這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交流
** 引文成果可參考性,待考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的話,這樣一段來自既不是被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任何一篇科學論文,有沒有任何嚴格引用和注釋的文字,是不能被證明完全正確的。
這幾位德國科學家的名字分別是什么,他們又是通過什么方式跟方法得出這個結論的,中間有實驗的數據嗎,是否做了科學的分析,同一學界的其他科學家對于他們的研究結果都贊同嗎?如果是要用科學結果來證明的話,還需要更為嚴謹的論文。當然也不排除源文章是有給出這些信息的,但由于我無法登入到這個網站查證,所以我還是保持懷疑的態度。
** 色氨酸并不是一種所謂“特別的氨基酸”
對于文中幾個化學名詞的解釋。首先胰島素的確是會因為血糖的升高加快合成速度,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濃度。但是色氨酸并不是一種所謂特別的氨基酸,它是人體的8種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但是又不能在體內合成的,必須通過飲食來補充。既然是氨基酸,那么必然也是來至于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類,魚類,牛奶等。
換而言之,就算沒有碳水化合物刺激胰島素從而引發色氨酸進入大腦,日常進食的任何蛋白質都可能會讓體內色氨酸的含量升高。
** 你的身體遠比你想象中的復雜
色氨酸是可以生成血清素的,而血清素的確能讓人鎮靜,改善睡眠。但并不是說這種神經傳遞素越少越好,也并不是越少你就越不會犯困。因為它還有控制人情緒跟胃口的作用,在人發怒的時候也需要這種傳遞素來控制大腦相應位置的反應【1】。
**碳水沒錯,還是要均衡飲食
至于答主提到的升糖指數,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跟其他食物相比的確會引起體內血糖大幅度的升高,這對于糖尿病患者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答主建議的多吃些升糖指數底的食物也是很中肯的建議,其中就包括大部分水果蔬菜,也是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這就跟平常小付媽經常重復的那些話一樣,要均衡飲食,多吃粗糧。
【結論】
所以,小付媽對于這篇文章的結論就是答主的飲食建議是沒錯的,提倡大家均衡飲食,合理配比,但是把犯困的原因大部分歸到碳水化合物的身上就有些片面了。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尤其是有些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碳水化合物才是給他們提供能量最快速的選擇,對于午餐的選擇應該因人而異,切不可太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