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長沙的雨是斷斷續續的下著。
早上出門看到窗外下的是毛毛雨,沒在意,直接出門。
載著兒子慢悠悠的騎著我的小電驢,一路感受著老天爺用雨水輕撫著我的臉龐,滋養著我的靈魂,到學校猛的發現我身上都是濕嗒嗒的。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生活中很多小事情,可以發現其背后的一些思維方面的小樂趣。
我們常以為的毛毛雨想必也就是毛毛雨而已,不至于讓自己淋成落湯雞,其實稍加一思考,這是我們的思維陷阱,一看下大雨會準備雨具。一看是毛毛雨,感覺不準備雨具也無妨,但是潤物細無聲,時間長了,自然也會濕透。
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微小,比如每天看15分鐘書,覺得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可是時間長了,就會拉大距離了,Ted演講上就有一位演講者,每天錄視頻1秒鐘,30年后視頻可長達5個多小時。
所以說很多時候,是我們的思維方式的原則造就的,有些是陷阱,值得反思。比如:
1、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出問題的框架。人生并不是非A即B的選擇題,可以更無限寬廣。
比如,之前我在北京一涉外酒店吧臺上班時,邊擦紅酒杯,邊跟客人聊著天,不小心太用力把杯子擦破了,割到了食指流血了,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依賴小時候得到的知識,于是把割破的食指放進嘴里吮吸。然后想起來沖冷水也有幫助,所以我把食指放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沖。
吧臺的客人告訴我這樣處理對我的傷口沒有任何好處的。他立馬給我打了電話,請來了酒店醫務室的一醫生。好在醫生及時趕到,因為我割到了神經,且手指里還殘有碎片玻璃,醫生用正確的方法幫我處理了傷口,還意外得到了三天的工傷假。
這樣的結果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因為在非常有限的知識來源中尋找答案,卻不懂得運用我們的想象力和直覺來突破問題的框架。
之所來自舊有的知識,人們永遠沒辦法成長,唯有吸收新知識才能成長。
2、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歷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
我注意到了,每次妥協地解決問題之后,我都能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生活也變得更豐富了。
比如,現在孩子上學學校要求周末做手抄報,有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類手抄報,當然還有各個節日慶?;蚬潭祟}黨手抄報。我兒子每次都會拖到周日晚上來做這項作業,且會問我要怎么畫,怎么寫。
我剛開始也抓狂,但礙于所謂做媽媽的尊嚴和權威,得幫助他解決,查百度上網頁四處搜索符合他的主題元素的素材,然后再詮釋告訴他去打開腦洞,模擬別人的或者自己畫出來,寫出來。每次都會感覺到這哪是考孩子,是考家長的,不然怎么說現在是拼爹拼媽的年代。
不過后來有反思,直覺認為這是一個逼著自我學習的好機會,于是自己參加了線上組團繪畫群,讀書群,思維導圖群等,通過線上的溝通交流和學習,認識了很多朋友,而且通過我自己的堅持學習,帶動了兒子自己主動學習,我也開啟了人生新模式。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
有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王二有把祖傳的斧頭,鋒利無比,使用這把斧頭,每次上山砍柴的速度都會比他鄰居劉五快很多倍。
這天,鄰居劉五照樣過來叫王二上山砍柴,可是王二在柴房怎么也找不到那把祖傳的斧頭了,他就問他家里人,家里人都幫著找了沒看見斧頭,于是他們王家就開始議論開了,王二媳婦說可能是鄰居劉五偷了,不然今天劉五的聲音不會這么大,也不會主動這么早來叫你,你看他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
王二一聽覺得有道理,他也沒心思上山砍柴了,于是他開始揣摩,分析后也這樣認為,可是又苦無證據,只能是他們王家人議論罷了。就這樣過了幾天,柴房里的柴燒的差不多了,斧頭也自然出現了。
這時,王二他們家里人才覺得錯怪了鄰居劉五,正好劉五經過他們家過來叫王二上山砍柴。王二家里人又開始議論說看劉五腰板挺得多直啊,人多好啊等等。劉五還是那個劉五,但是在王二一家人的心中早已不是當初的劉五了。
看,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事情發生,很多時候我就會中槍,犯思維原則上的錯。
我們時常需要去觀察和覺察,并思考,就會發現有很多的樂趣,也會體驗到生活處處兼學問的哲理。
所以,親愛的,你也中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