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看完我的文章后說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了不太樂觀、有心事的訊息。我一直沒否認我是一個比較消極悲觀的人 ,只是一向看上去比較“高冷”嚴肅,好像不易接近。又因為不太喜歡表露這些情緒,所以在日常言談交往中,可能看不到我的消極訊息。但是這些情緒很容易就滲透到文字里面了。所有心里想的,嘴上說不出來的那些隱秘敏感脆弱、日常被保護起來的情緒,都瓦解在敲打的每一下鍵盤里。
大學期間就想明白一件事:所有個體意愿和情緒都應該是被尊重的,不管主流的大眾的態(tài)度如何,都應該允許有個體的聲音和愿望存在。有多種不同的聲音才是大千世界的常態(tài)。不能因為大眾態(tài)度是這樣,就要打擊、鄙視少數(shù),而令少數(shù)人不敢、不能發(fā)聲。
我這些脆弱的情緒就是一個主流價值評斷里,積極的陽光向上的青年不應該有的。為了保護這些脆弱的情緒,我有我的隱忍,但不代表就要接受大眾眼光的批判。想來大家多少都有這樣的體會,這也是大家厭倦了雞湯的緣故吧。我就是想要墮落一下,世俗一下,懶惰一下,消極一下,悲觀失望一下,你能不能暫時給我?guī)追昼娺@樣試一下,再讓我去打雞血?我不能永遠精神抖擻地做個道德楷模,我有血有肉有情緒有想法才是活生生的我,不是活在教科書上的紅領巾。
每次被人說高冷的時候,開始會說,我只是高,并不冷??删枚弥?,就不想這樣解釋了。那就這樣吧。甚至會有女生覺得我高冷而疏遠我,更有一位過去很好的朋友跟我說:你看上去高高在上,對別人的事情都不在意,有一種高冷和驕傲、瞧不起別人之感。有一瞬間有一點恍惚:我倒是覺得那些看上去很熱情跟每個人都自來熟的人才讓人不敢接近好嗎?被本不太熟的女生疏遠并不算什么事,被曾經(jīng)的好友這樣評價還是讓人傷心的,覺得解釋也無用,不如就這樣吧。
倒是我現(xiàn)在更容易被那些看上去冷艷的人吸引,活潑的人固然也可愛,但更喜歡看冷艷的人在冷峻外表下藏著的那顆很逗很天真的心。曾經(jīng)主持了一場英語演講比賽,我都不記得自己是否說順了幾句口語,很倉促。但是后來在公交上碰到有不認識的同學過來跟我攀談,說看過那場比賽留意到了我,很喜歡我 ,想認識我。讓我很驚喜。也有畢業(yè)時不認識的同學跑過來跟我說:我經(jīng)常在圖書館看到你,覺得你氣質(zhì)很好,很舒服。那時我在想,有人會覺得我高冷而疏遠我,但有人看到的是我的另一面,并且一直留意我關注我。還好我一直是我,沒去討好任何人,沒做任何改變。
碰到小張的時候,我也還是這樣的我。但小張是活潑的,自信的,討人喜歡的,有點逗的小張。我會想這樣的我跟他相處是否會不合。但是慶幸,自信的人會更包容吧,所以他才能在磨合期過后看到我更多的好(他自己講的,我也這么認為的)。偶爾會有“完美戀人”的標準冒出來,但是瞬間被拋開,有點小毛病有點小脾氣的戀人才是正常的啊。小張的樂觀也影響了我很多,所有我嫌麻煩的事情他都在耐心地去做,那些不常言及的微微脆弱情緒也偶爾會被他安慰,剩下的我更喜歡自己去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