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方接受的建議前提是先認同她

? 你對一個人不滿意了,你還得先認同她?好像“認同”和“不滿”是兩個死對頭,可到我這,她倆居然能握手言和。可在工作中,有的員工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可往往給她提完建議之后,她很排斥,不愿意接受,有的甚至會鬧情緒。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想讓別人接受你的建議的前提是先認同她。

誒。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由于我沒有認同她,直接指出她問題的失敗案例。

我記得有一天的周六,可是業績不是很理想,我們隊的那個小姑娘是第一次做銷售,和顧客說話都有點靦腆,但她做事情很勤快,試衣間的收尾,不管輪不輪到她,她都會去做。可那一次,因為她和顧客說話的時候,聲音太小。我直接朝她發火了,把她罵了一頓,覺得她特別笨,和陌生人說話都不會。后來我給她安排的一些工作,她表面答應了,卻敷衍的去做了。讓她把衣服疊整齊,她卻只是擺齊而已。我問她,怎么了,是不是不開心?她只是一句“沒有”,就不搭理我了。一直沒有解開心結,有次她在收銀的時候把支付寶的金額錯輸入到了微信上,打出單了。她對系統不是很熟悉,我離她最近,她卻沒有叫我,卻叫了一個離她比較遠還在打掃流程的同事。我問她為什么不叫我。她卻說:“我不高興。”問她是不是對我有不滿,她不說話。你不理我,那我也不理她好了。明明一個隊的人卻連陌生人都不如。后來她就直接提出了辭職。

? 我這么努力的幫助她,她為什么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呢?讓對方接受我的建議的前提是認同她。我沒有認同她,我直接否定了她,我給她的建議,在她眼里都不是幫助,是在挑刺。大家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我們都需要被認可,而不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批評,先肯定對方優秀的點,再提出建議,而提出建議的語氣也要注意,你認同了對方的閃光點,對方才會覺得你懂我,你欣賞我。我才會真心實意的去接受你建議。

我是一個話癆,我記得小郭問過我們,“你們想在什么環境下工作?”我們都寫了開心,快樂。我帶隊的時候,也經常帶她們開玩笑,樂呵。可是時間長了以后,我們就聚眾聊天了,顧客來了,也不想上去接待顧客。可我的店長沒有在賣場直接指責我,是在我倆私下的時候說的,她說,我喜歡你的性格,我也喜歡你把快樂帶給別人,因為有你,我們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可有時候太開心的氛圍,會讓別人放松狀態,會讓員工不專心的接待顧客,時刻想著聊天,你覺得呢?你回憶一下大家是不是太放松狀態了? 那一刻,我確實感覺到了,我是做的有些不太好。 我也反思了下, 我也想起之前的公司也是對我提過這“你太活潑了,像猴一樣,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快改改吧。”,可當時我就不樂意了,臉就馬上拉下來了。我也思考了下這個問題,為什么都說我太活躍了,而這個店長說的我就那么愿意聽呢?我就愿意改呢?大概是因為店長給了我認同,她沒有直接否定我的全部,她希望我保留我的活潑的同時告訴我如何更好的帶領團隊。自然而然以后我也會注重自己的心態,以及員工的狀態,該嚴格的時候就嚴格,該讓氣氛推到開心的最高點的時候,就要把氣氛嗨,。因為她認同了我,所以我接受了她給我的建議,打心底里,愿意去改變。

? 我先被對方給認同了,那一刻至少她是贊同我的,可能我只是度沒有把握好。如果現在的店長和之前的公司一樣,上來就否定我,那我可能會炸毛,覺得這個公司一點都不懂我,我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得到認可,那我極其有可能會消極對待工作,可能會影響到我以后新工作中的狀態,也會變得畏手畏腳,不敢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 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可為什么很多人都是對話都是“你錯了嗎?下次還這樣嗎?”“錯了,不這樣了。”可下次還是不改。我們喜歡用“我為你好”這句話當做可以輕易指責別人的盾牌。就像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也不會去聽,甚至反駁,甚至爭吵。哪怕我知道我是錯的。可我不愿意接受那種好。因為這種“為我好”讓我感覺到的是,我很失敗,我渾身沒有哪里是優秀的。如果換做是先認同,我覺得你的想法不錯,我也很喜歡,但如果把那一個小的負面的拿掉就更好了。那樣我們都會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別人給的建議,也會對那個人充滿好感,因為我覺得她懂我。

? ? 我們應該先換位思考,我們得先肯定別人的優點,肯定她的付出,她的努力,而不是上來就劈頭蓋臉的罵。讓對方感受到我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助她的,她才會去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也會做出改變的。所以讓對方接受我的建議的前提是先認同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