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去一個熟悉的茶餐廳吃飯,點了一份牛肉窩蛋粥,結果上菜時發現只有牛肉沒有蛋,剛好老板娘在旁邊,我還提醒了她一下,我心想,既然沒有蛋,那等會兒買單你就不可能收我牛肉窩蛋的錢吧,減錢也好、打折也好,或者只是說聲對不起就算了。可是沒想到結賬時老板娘一句道歉都沒有還居然氣勢洶洶地說有蛋沒蛋都是一個價,我瞬間火冒三丈跟老板娘理論起來:你理虧,確倚著店大欺客,要知道你的生意興隆都是仗著我們這些客人的幫襯,你不給我打折不道歉都沒關系,你把雞蛋還給我,生的我也要!更令我生氣的是,同行的人確在一旁說:就一個雞蛋,算了吧。當時我已然據理力爭,硬是把生雞蛋要回來,但同行人的那句話、那個態度深深觸動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你遇到不公時,你究竟是選擇沉默隱忍,還是據理力爭?
回答當然是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自己都不維護自己,還有誰會去幫你?但仔細想想才發現,其實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人都并不是這么做的,或者連想都不是這么想的。舉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件,比如去市場買菜回來發現不夠稱,你會不會回頭去找人要回來?發現工資發少了一點點,你會不會去問明白?寄郵件丟損了快遞公司不給合理的賠償,你會不會去爭取?可能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會!為什么?
首先,怕麻煩。菜市場離家走路10分鐘,來回都浪費了20分鐘了,一顆白菜才幾塊錢,何必耗費那么多的體力和時間去要回那一塊錢呢?算了算了,頂多下次不去跟那家人買了。這樣的經歷是不是似曾相識?寫到這里,突然想起某連鎖水果店打出一句承諾:不好吃不要錢。但真正不好吃的時候你會不會去退錢?我的親身體會是:幾率很小。怕麻煩的道理是一樣的。
再者,怕沒面子。“上個月工資跟我算的好像少了一點點,可能財務跟我的算法不一樣,就幾十塊錢要回來顯得我斤斤計較,平時還要常打交道的,哎~算了!”這種死要面子的人光是內心糾結,卻換不回來應得的。
第三,怕爭不過。個人面對一個集體或者公司時,個人的力量總是顯得那么薄弱,曾經寄過一個價值幾千塊的包裹,但對方遲遲收不到,一查是快遞公司弄丟了,接下來我就去索賠,找業務員,找客服,兜兜轉轉沒有人承擔,很多人告訴我,沒辦法快遞公司就是這樣子的啦,認栽吧!結果我看確實很難要得回來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有理卻沉默,只是期望下一次侵權之事不再發生,或者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就像小時候有人欺負你,打過你一次的人下次會把你打得更痛。賣菜的檔口、公司、快遞我通通換一家,有沒有可能你的下一家就是別人的上一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慢慢你會發現,菜市場騙稱的越來越多,工資每個月都少發,快遞丟件也不只是你一個人了,這些不公已經蔓延到不是一我們一個人一時就能控制的了。
不要再羨慕日本沒有假貨,國外沒有毒奶粉,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反思,當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嚴重到可以危害成千上萬嬰兒時是不是也有我們當初的沉默和隱忍;地溝油橫行霸道之初我們是不是睜只眼閉只眼。如果是,只能說我們都活該。杜絕下一次的辦法只有一個:反擊與震懾,讓侵權的人為侵權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或者及時將它扼殺在搖籃里!
想起近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與菲律賓的島礁之爭,有張微信轉發得很火的圖片,叫一點也不能少,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就算是一滴海水,一粒蝦米都必須據理力爭,今天不爭不搶,明天日本、越南就會更加囂張,后天可能就會因為更多參合損失更多主權。國事雖大,但換成個人小我,道理也一樣,不以事小而不為,面對每件不公之事,每個人都能為其伸張,離和諧也就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