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產品的一些思考:為我自己而寫的,真心有感而發的

一、手機不再只是充當一個工具的作用了:

前些天看到《奇葩說》會員史航參加“黑鏡實驗”,這個實驗的要求是“斷網7天”,也就是如下圖:


這令我回想起我們現代人的手機控狀態,無網無生的感覺。

現在以下場景你是否很熟悉:

每天早晨一起來刷微信、刷微博;

打開Uber或滴滴,叫車出門;

上班路上看微信或聽喜馬拉雅;

上班時,用云之家、釘釘或者Teambition等協同辦公工具和同事交流工作;

無聊時看微信;

睡前看微信;

和朋友聚會時看微信;

到飯點了,打開餓了么或美團外賣點外賣;

有空時打開京東或淘寶看商品,但又不一定買,或許只是想一飽眼福;

周末了,打開活動行或互動吧,開始了充實的周末活動;

。。。

互聯網已經深深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手機已經不是當初的只能簡單通話、發送即時短信,而是互聯網最重要的、最廣泛應用的載體。

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和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朋友圈里的我們是真實的嗎?


雖然真實拿到第三名,但我總覺得心里沒有那種一起并肩作戰、燃燒歲月的激情。這些感言更多的是從別的團隊看到、聽到的。發表的內心初衷,是想讓大家看到、并稱贊。


在參加一個培訓前發表的,發表的內心初衷,是希望能得到大家關注,其實這個培訓也不至于會讓我沒時間看手機的。

想想看,從朋友圈里看到的曬XX,是為了得到關注、贊賞而曬,還是真的為了自己而曬?那些勵志的話,是想給人一種你很積極向上、想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否真的腳踏實地的做到了?每次發完朋友圈,是否時刻期待著有人給你贊和評論,5分鐘打開看下,10分鐘打開看下,沒過多久又打開看下。。。當你和朋友說“晚安”時,是否真的之后你就晚安?

我們似乎開始活得不那么真實了,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更是在他人的看法下而活著。

在此補充了兩個視頻鏈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看到互聯網的另一面。

離開網絡享受兩個人的時光

離開網絡你會怎么樣?

誠然,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但我們應該秉持著最純真的自我,表達真實的想法。網絡社交是我們之間互動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局限于此,我們也需要和身邊的人進行互動交流。

三、網絡背后是我們,我們之間的本質是人性:


關于電競,不可忽視魔獸世界,這部從05年開始風靡全球的端游。伴隨著無數人的青春。魔獸世界的背后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協作、支持,一起戰勝困難、一起挑戰、一起收獲成就感和傷悲。

以下是魔獸十周年,一些被封于“泰坦眾神”和“上古之神”稱號的人記錄片:

魔獸十年從未離開

這部游戲的開發者們,勢必已經將自己的全身心的情感和智慧投入到游戲創作中。這部游戲玩的已經不僅僅是游戲,而是在滿足自我實現、關系需求(包含尊重、社交)等需求。沒有廣泛的世界觀、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敏銳的市場洞察,是很難做出優秀的產品的,特別在中國這個市場驅動為主導的地區,對于市場的洞察力要求會很高。

總結來說,對于本質的洞察應該是一種:站在至高點,作為“局外人”來看互聯網,來看世界。同時也需要融入成為“局內人”,感受他們的感受,這樣你才能更好的了解他們。

How? ——沉淀與思考

多讀歷史,多去生活中觀察、多些認真總結和記錄,多些批判性思維。

四、是否有合格的產品經理?什么是合格的產品經理?

What?——你還在想合格的產品經理?


優秀的產品經理不是培訓出來的。天然的自我驅動,極奇濃厚的好奇心,把產品看做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不是培訓能做到的。成王敗寇,你必須得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不以結果證明自己,何以服眾!

在老板眼里,只有優秀的產品經理和狗屎產品經理,堅持走產品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要么成為優秀,要么成為狗屎。沒有人會放心把產品交給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