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明天忘是正常的

圖片來自網絡

A君:感覺自己學習能力越來越差了,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后面。

B君:是啊,最近在學習英語,昨天記的單詞今天就忘了差不多了,反反復復的效率太低。

C君:哎,太有同感了,前段時間參加了不少培訓,滿滿的干貨,雖然記了不少筆記,但每每需要運用時卻總是想不起來!

A君:年齡越大記憶力越差

C君:也許吧······

B君:可是,好多比我們年齡大的學霸們也沒覺得他們記憶力衰退啊?

C君:那哪能比啊,他們那么聰明,天生有著好記性

······

看文章的你是天生記憶力超群,如金庸筆下的王語嫣,天資聰穎,記性過人,能將天下武學熟記于心;還是生來平凡,不斷地困擾于遺忘之中,如上文中的A君、B君或者C君呢?

先別著急給自己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常識告訴你的不一定正確,即使是那么的感同身受!記憶力的好壞與天資沒有實際上的關系,也不要把責任推脫到年齡上,你缺乏的是對大腦的了解(大部分的人從未真正的關照過自己的大腦)!

什么是記憶

對于記憶的定義分別有以下幾種:

維基百科

記憶是神經系統儲存過往經驗的能力。記憶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1、編碼:獲得資訊并加以處理和組合

2、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3、檢索:將被儲存的資訊取出,回應一些暗示和事件、

百度百科

記憶的基本過程是由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組成的。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對事物的識別和記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過程。保持是對識記內容的一種強化過程,使之能更好地成為人的經驗。回憶和再認是對過去經驗的兩種不同再現形式。記憶過程中的這三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360百科

人類思維中信息內容的儲備與使用過程。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

簡言之,記憶分為“記”和“憶”的過程,“”就是上述所述的編碼、識記、儲存/保存的過程,“”就是檢索、回憶、再現/再認的過程。(不得不感慨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啊!

根據目前大腦研究對解釋記憶的生理基礎所提出的理論,人在記憶的時候,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特異的突觸聯系。當人要記憶多件事物的時候,這些單個的突觸聯系就會成為“網絡”。網絡帶來的好處是,當信息需要被讀取的時候,過程的切入點并不一定要是該信息本身,還可以是該網絡上的其它節點。再遵循這個切入節點與所需信息的節點之間的連接(該過程被稱為聯想),大腦就可以同樣得到需要的記憶信息,并且將它裝載到“內存”中。這也解釋了某單一的事件與其他事件建立的聯系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遺忘。相反,孤立的單個事件容易被遺忘。

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工程學教授芭芭拉·奧克利(Barbara Oakley),在其著作《學習之道》中對大腦的記憶過程也給出了很好地解釋:當你專注于某件事物時,神經元被激活并發放信號點亮它下游的神經元,形成一條環路,這條被激活的神經環路叫作記憶痕跡。 然后通過意義將這些記憶痕跡進行整合,創造出概念性的組塊,便于人們記住組塊所包含的信息。

構建組塊的必需品:

1、專注力(foucused attention)

2、對基本概念的理解(understanding)

3、練習(practice)幫助你獲取宏觀背景信息。

(上篇文章《學習之道04》中已詳細闡述,可點擊查閱?)

組塊的過程就是我們大腦構建神經模型的過程,而神經模型構建的初期是非常微弱的,如果不強化,神經模型很快就會從腦海中消失,即我們所說遺忘,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檢索、回憶來不斷的練習以及強化我們大腦的神經模型。

什么是遺忘

遺忘是記憶中的一個特殊功能。人類的感覺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遺忘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關的信息,減輕大腦空間壓力,有積極意義。遺忘分兩種:第一種是記憶突觸聯系的消失。第二種則是記憶突觸暫時失活。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大腦讀取該信息的嘗試失敗。

最著名的關于遺忘的研究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是德國的一位著名心理學家他選用了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毫無規律的的字母組合,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通過自我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左側黃色圖),然后,艾賓浩斯又根據了這些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遺忘規律的曲線。不使用任何工具的記憶效果圖(右側圖)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圖片來自核聚公眾號

如何提高記憶力

我們從大腦的生理運行機制解析了”記憶“和”遺忘“,對記憶力是否有了更深的認識!那么,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加強“記憶”的過程,“減少”遺忘的過程,總結下來有以下三點:

1、在學習或記事情時,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專注于要記憶事物的本身,然后試著去理解事物的基本概念。

2、將事物或信息與自己已知的事情建立相應的聯系,即構建組塊

3、根據遺忘曲線的規律有節奏的復習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復習時不只是單純的重復閱讀筆記或者課本,當學習筆記或材料擺在眼前時,大腦會產生錯覺,以為學習資料也同樣存入了大腦,心理學家杰弗里·卡皮克表示,許多學生都曾在學習中體驗過能力錯覺。《學習之道》中提到過一個方法,提取練習——運用回想讓大腦提取關鍵概念。或者盡快的去應用所學的東西!

圖片來自核聚公眾號

記憶背后的本質,就是神經元的生長,并且建立穩固的鏈接。只有通過有效的復習造成的重復刺激才能做到。這個過程意味著,你的神經系統形成了解剖學上的變化。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今天學明天忘是正常的,它是大腦的生理學本質,只有熟練到改變了大腦,你才不會遺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書名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作者(英)丹尼爾·博爾(Daniel Bor)譯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閱讀 15,401評論 9 54
  • 我是天上的行星 而你是遠方的太陽 再努力追趕 也不過在同一軌道上 距離 始終如一
    懶墨閱讀 116評論 0 3
  • 萱萱,這是我為你寫的歌,等我譜好曲,唱給你聽…… 《圍城》 一個人下班,走在城市的邊緣 你和我之間,距離多么遙遠 ...
    艾_一直在閱讀 213評論 2 2
  • 1、Python2中urllib和urllib2模塊是相關分開的,各自執行不同的功能,但是在Python3中url...
    Epiphanyyaoyao閱讀 353評論 0 0
  • 以前,聽別人說:“泰山,好高、好難爬,沿途的風景也很美、”,其實,也不過如此。 泰山、也不過如此。剛開學,就有了去...
    夏小希閱讀 53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