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能感受到浮躁的人心,特別是看互聯網科技新聞,融資、新技術、變現和風口上的豬等等。媒體時刻傳遞著人們對金錢的焦慮。不僅是科技行業,還有寫作、讀書、學習、商業和金融,各種速成法盛行。
一年賺60萬的秘訣
想要學會寫作只要看這三本書
搞定時間管理,人生目標已經成功一半
一年讀300本書,別說你不會
這些知識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嘗試這20件事,人生會與此不同
這些標題都直擊我們的痛點,每天都被工作、學習和愛情弄的焦頭爛額的我們,無暇思考,這些標題如同一股清流,澆滅心頭莫名的煩惱。淺思考配合淺閱讀,安撫著我們脆弱的靈魂。可不加以甄別食用這些精神食糧,必將后患無窮。
曾經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都過著依靠勵志文字打雞血的日子,為什么生活如此不易,只怪自己讀這些自帶光環的文章太少。在一個人人皆為大師,信息獲取唾手可得的時代,沒有接受到走人生捷徑的信息一定是運氣差。于是我越看越想看,看到最后,突然發現這些文章是讀不完的。而且讀完后,我依然如故,沒有任何改變,這打擊可太大。果然是懂了那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于是,我開始主動出擊,想成為自己的命運的主人。從一個寫作小白開始了每日一更的日子。在堅持寫作的日子里,我發現了成功的捷徑——積累。
從第一篇到現在的100多篇文章,寫作對我來說,不在神秘和高不可攀。當然,要寫出精品,現在的資歷尚淺。但至少已經在路上。
我覺得做任何事都和寫作一樣,首先要開始拿起筆,認真思考每一篇文章的標題、內容、結構、排版和配圖。如同健身,無論你每天散步、跑步或是做無氧運動。只要動起來,就有改變的可能。
其次,在做中學。文章的結構應該如何設置?哪一個字更符合文章表達的主題?觀點該如何論證?素材是否豐富?如何結尾?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合理安排的。隨著你寫作的次數多了,你運用這些技能或技巧的機會增加,你的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而且,這些你自己提出來,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比起那些現成的寫作班學來的二手經驗深刻。
健身也是同理,你在運動中就會考慮運動方式和飲食習慣的關系處理,順帶要學習營養學和運動學的知識。這種主動式學習讓你學習的目的明確,學習效果也十分明顯。
最后,在踏實做事過程中,你會少一些焦慮和盲目,有的放矢的向奮斗目標靠攏。以前我經常看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文章,因為做事很容易分心。后來才明白,其實分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根本沒把自己的心思投入到當下的那件事情中去,就算你看100篇這種方法類的文章都沒有用。因為這些方法管理不了你自己的內心。就像你佩戴的手表,只能告訴你時間,不能替你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一樣。
我特別想提到一個人,就是秋葉老師,他每天早上五點寫作,他早已屬于成功人士的行列。但他想保持寫作的能力不下降,堅持日更,作為出版若干暢銷書的他來說,寫作能力應該相當不錯,但他聰明的了解這一點,縱然是高手,也需要維持正常水平。所以選擇堅持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成功的人都在腳踏實地的日日積累,更何況我們普通人。
所以,為什么成功人士從不看那些標題文章,因為他們都知道積累的巨大效應,而且早已經在這條路上腳踏實地前行。希望,你早點明白這個道理,別像我,走那么多彎路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