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無需拔苗助長,縮短旅程;只需靜候花開,等待驚喜。
今天,豆豆15個月嘍!15個月的成長,對于豆姐,亦或對于豆爸豆媽而言,就是一段難忘而又奇妙的旅程。在豆豆的這段成長旅程中,作為父母,豆爸豆媽一直都很享受,也難免會有所焦慮。跟其他孩子一比,豆豆的抬頭練了好久,豆姐的出牙長了好久,豆姐的學步遲了好久.....一旦比較,難免焦慮。回頭想想,這不過是自找煩惱,慶幸我們倆沒有心急地拔苗助長,縮短豆姐成長的旅程,靜候花開似的成長,何嘗不是一種美好!
豆豆每一個月都會有“里程碑”似的成長,雖然慢了一點,吃了一點,但是依舊讓我們驚喜,無需比較,只待靜候花開。這一個月,豆豆最大的變化就是蹣跚學步。從前幾個月開始,豆豆慢慢地有了想爬、想走、想跑的沖動。為此,豆爸早早地給她買好了厚厚的防摔墊,鋪在客廳中。每一次,把豆豆扔在墊子上,這古靈精怪的豆姐,從一開始完全趴在墊子上艱難地挪動,到慢慢地曲起腳,學會匍匐前進,速度也是一步一步往上提。
學會爬以后,豆豆再一次挑戰自己,開始試著站起來,依靠著沙發邊沿,小心翼翼地亦步亦趨地挪動。再到后來,依靠著沙發邊沿、床角邊沿,開始一步一步地學步,家人們輪流保護著她,牽引著她。有時候,甚至拿著一個玩具,在另一邊吸引豆姐注意力,誘惑她一步一步走過來拿。這學習的過程很是辛苦,也有些漫長,看著、聽著同齡的孩子,都慢慢地自己會走路了,豆爸豆媽心理不免有些著急,巴不得豆豆馬上就會走起來,一打聽,很多小朋友都買來學步車開始學步,提高的速度很快。豆爸豆媽也考慮是否要買一輛學步車,幫助豆豆學會走路。考慮了很久,兩人最后放棄了,學步車似地拔苗助長,縮短孩子成長的旅程,兩人更傾向于等待,這種焦急地等待其實也是一種幸福的美好。
故事篇
某一天開始,豆爸豆媽終于等到了驚喜,豆豆神奇地脫離了借助的外物,一種渴望走路的欲望,讓她從踉踉蹌蹌地走出來,像一只可愛的小企鵝,亦步亦趨;再到沒法控制平衡地沖出來,一頭扎進父母的懷抱,這樣的沖擊是如此地興奮;之后,豆爸豆媽借助學步帶,把豆豆綁成一個提線木偶,帶著她走路。這種感覺雖然來得遲了些,但是依舊很美妙,每一次下班,豆爸豆媽搶著拿學步帶,讓豆姐變成一個可愛的小木偶,在父母的手里,一步一步的走路。慢慢的、慢慢的,豆豆終于掙脫了學步帶,自己開始控制其平衡來,小心翼翼地,自主地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臉上表情從一開始的緊張不安,到后來的從容淡定,這就是一種“里程碑”似的成長。
成長的過程不免也是充滿疼痛的,豆姐學會走路,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流過多少淚水,每一次蹣跚走路,控制不了平衡就要摔跟頭,幸好一直有家人呵護著,但也少不了成長的跟頭。豆豆一摔倒,豆豆的奶奶或外婆就坐不住,箭步,沖過去,過去抱起豆豆,摸一摸她的頭,打一打地面,幫著豆姐“報仇”。豆爸豆媽則希望她自己能夠頑強地站立起來,學會面對挫折。自打看了一些育兒書,豆爸也學會了一些育兒觀點,分享給了豆媽,兩人達成了“統一戰線”。
對話篇
豆豆學步,在防摔墊上摔倒了,豆爸忍住心中的擔憂,忍住慢了一步,走過去問豆姐:“豆豆,摔倒了,我們學著自己爬起來,好不好?”
豆豆趴在地上,泛著一絲淚光,用小手指著摔倒的地方,直叫“咦...咦...”,她希望爸爸給她報仇。
豆爸耐心地解釋道:“豆豆,寶寶不哭了,爸爸摸一摸,這個小怪獸(防摔墊上一個卡通圖案)把豆豆弄疼了,爸爸幫豆豆打它,那它也會疼的,豆豆,我們要打它嗎?”
豆豆趴下身子,沒有用小手怕打,竟然俯下身用小嘴親了親這個小怪獸...
那一刻,豆爸既震驚又感動,小孩子的心靈永遠都是那么單純!
【吾家有豆初成長--目錄】連寫18年,未完待續,每周一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