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繼續下,但是我的心情非常舒暢,因為這樣的天氣溫度適合靜下心來讀一讀書。最近一直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剛放假的時候已經粗略的讀了一遍,囫圇吞棗,很多內容半知半解。于是重新再來讀一遍,這次讀得慢些,順便寫寫自己的感受,繼續自己的胡言亂語。
今天學習全面發展教育的第六個方面:掌握牢固、深刻、理解透徹的知識培養人在整個一生中都要追求的“我要比今天知道的更多”的不能動搖的學習愿望。我感覺這一條是大部分教師最關注的一方面,但是這一方面與全面發展的其他幾個問題一樣,應該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既取決于那些問題,又同時制約著他們的順利解決。
現在我們的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應該是提高人的人格的階段。在我們的社會里,很多努力都是來使人體驗和理解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感,使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尊嚴,并且珍惜她,并且努力在多方面的活動中展示自己,以便贏得人們的贊許和表揚。這些就是構筑我們道德刺激的基地——榮譽和自尊感。如果我們教育者不能夠在學生的心中,樹立他們的榮譽和自尊感,那么也就扼殺了兒童的學習的愿望。那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紀律性,服從責任感等所做的勞動創造都會顯得無能為力,而且往往會造成師生之間的沖突。
我們教師的工作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要經常的評價學生。在衡量知識的質量,教師的評價,帶著明顯的道德意義。評價里包含著刺激應當是兒童在這種刺激的影響下確立一種要學好而不是學壞的意向。通過這種評價使孩子們對于別人怎樣看待他抱著積極的態度,使他與自己內心的精神力量結合起來,敏銳巧妙的、堅持不懈的嚴格要求地培智力和道德力量,幫助兒童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榮譽和自尊,激發起兒童的學習愿望。
當然,教師幫助兒童把學習看成一種要做出很大努力的勞動。這種勞動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時候才是一種愉快的勞動。這個勞動有三個階梯:首先是做出自己的努力,然后靠勞動取得成果,再享受腦力勞動的歡樂。兒童們沿著三個階梯走上去,就會掌握牢固的理解透徹的知識。一個內行的教師如果看到兒童還不會學習,還不理解,對他的要求是什么,是絕對不會對兒童作出評價的。只有當每一個兒童都非常真實,教師給他所作的評價時,才會充滿一種熱愛勞動的氣氛。所以屏蔽的次數不要過多。同時在給學生作出評價的時候,不要只評價所謂純粹的能力,而要評價勞動與能力的統一并且把勞動放在首位,就這樣的評價在道德方面才是正確的。
總的來說,教師們培養兒童具有榮譽感和自尊感的學習愿望,需要教師們做出適當的評價。將兒童的智力發展和能力的發展與具有道德性的評價有機結合,才能使每個學生的心目中燃起永不熄滅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