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有好奇心,能接受所有的不一樣,又喜歡讓思維天馬行空隨意馳騁卻又有些膽小的人來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一定是可以與之產生共鳴的。
跟一本寫精神病人的書產生共鳴實在不算一件太好的事,卻又有一絲許的興奮,原來有這種想法的人并不止我一個,而且我竟然沒瘋,多幸運。
一直對夢有留意,我可以記住很多的夢境,包括小時候夢到的。尤其是這兩年,對夢里的內容記得更為清晰,我猜想自己年紀大了,神經開始衰弱而引起的。也可能是工作環境的變動,周身的氣場與磁場還沒完全融合,直接導致了我的神經末梢觸到了第六感?
有一個夢在我的記憶中重復過兩次,夢里的那座大雪山讓人心曠神怡,整顆心都變得純潔而放松,心里所有的煩惱郁悶也隨之放下,就像重生了一次。看過《前世今生》后,我一度懷疑那是我前世住過的地方。很幸運地,我的夢是和諧而充滿希望的,而不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里的那位孤獨的守望者。
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都會做夢,夢里的那個我做的工作過的日子跟我完全不一樣,仿佛是在看另一個我的生活,夢醒前,夢中的我,看著我的眼睛,我似乎讀懂了她:如果現實中的我遇到了挫折與不幸,那對夢中世界的另一個我來說就會變得很幸運。所以當我醒來,我會對自己說,也許宇宙中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還有一個我,既然我遇到的挫折能給她帶來幸運,那所有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而現在我在這本書里知道了物理學上的多宇宙理論,并有人極度的相信,也是,對于未知的世界為什么不能大膽地揣度呢?
有些人的第六感特別的強烈,很多時候我也會放空自己試著用第六感去預見未來,還真巧,有些時候事情真的就如你所想到的那樣發生了,比如會在電話來之前幾秒醒過來,一條蛇趁我在院子里刷牙時從我背后溜進了廚房,一分鐘內他會從房子里走出來……因為真的實現過,所以特別怕自己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可是思維真的趕不上想象,每次想到便會在心里馬上否決掉,唯恐被那未知所發現。可巧,書中就有這么一位可以預見未來的病人,因為太執著于此,導致痛苦不堪。
近幾年來,很多時候看一本從未接觸的書,看著看著就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仿佛以前讀過,這次只是又讀了一遍,可又記不起什么時候讀過,這種感覺在書里有個病人歸結為生命的回溯,這一點我忽然覺得特別有感觸,在行走的時候,整個思維都是個夢游的狀態,醒悟過來時,才發覺原來我在走路,那我想了些什么呢?忘了!有時候醒來,看著老公,我會神經質的問自己:“我結婚了嗎?”或者久久地凝視子沐:“這就是我的兒子嗎?”也許夢里的我才是真實的,又或者我現在的生活才是夢境中?于是特別喜歡莊子寫的那篇莊周夢蝶的故事。也許莊子也算是一個語言的蠱惑者?
“現代生理學表明,人的大腦分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是負責語言和抽象思維的腦,右腦主管形象思維,具有音樂、圖像、整體性和幾何空間鑒別能力,對復雜關系的處理遠勝于左腦,左腦主要側重理性和邏輯,右腦主要側重形象情感功能. ”這或許是本書作者為什么會把瘋子放在右邊的原因吧。書里的精神病患者有具有超凡能力的,有特別睿智的,還有智商極高的,他們總有著超強的自信,并對自己得出的結論深信不疑。瘋子們也許并不瘋,只是擁有與眾不同的執著罷了!可是他們那些極度蠱惑的言論卻能控制普通人的心智,導致他們的信徒做出極端之事。
是的,每個人都有精神病,只是有的人一輩子都追不到那個未知所以他永遠成不了精神病患者,也有的人總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那些想不明白的事。同樣也瘋不了。還有就是能力與智利都夠普通,那就更加瘋不了。
也很慶幸,作者不是純文學作家,沒有把患者的言論當成故事來寫,能讓讀者站在局外讀得進去又走得出來。達到“人生若只如初見”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