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愛情的樣子,在同性朋友間。。。

故事A

在我生日的前幾天,她問我,“生日就快到了,準備怎么過呀?”

我說想要surprise。

“那,那天我做你的'男朋友'吧'。”

到了那天,我休息,她值班。她讓我去單位,然后一起去藍色港灣。可我是個總犯低級錯誤的傻姑娘,坐車坐過了站。于是,只好臨時改為單位下一站見面。

她乘坐的公交車來了,我趕緊上去。看見她抱著一個巨大的盒子,穿的稍顯正式,條紋襯衫套針織衫,黑色緊身褲,高跟鞋,外加一件紫色妮子大衣。

“Hi!Happy Valentine's Day! ?送你的花!情人節快樂!”

我都懵掉了!單身久了,這種愛情里才有的橋段讓我不知所措。

她告訴我,本來她把花千方百計地擺在了我單位的柜子里,還給我寫了明信片,希望我打開柜子,就能看到驚喜。

那晚,她陪我看了我期待的電影,La la land。

送了我情侶筷子,讓我和她一起開始綠色生活。

走在燈光照耀著的石板路上,說了說心里的夢。

一只貓也過來湊熱鬧,我們走了一圈又一圈。

故事B

“忙什么呢,一會兒來我家啊。” ? 她給我打電話。

“在外面呢,完事估計快十二點了。”

“那正好,過來吧。”

進了她家門,飯桌上已擺好了飯菜,其中有兩盤餃子。

天知道我有多愛餃子嗎?!!

飯后,我收拾起碗筷,她就擦桌子。

然后,她躺在沙發那頭,我躺在這頭。

睡醒后,我們面對面坐在書桌旁,各自讀書。

故事C

“哎呀,我快要放棄了,為什么總打不好?”我拿著網球拍抱怨道。

“你慢動作揮一下我看看。”她說。

“嗯,你看你拿球拍的姿勢,球拍稍微傾斜,胳膊放松狀態,揮得路線像我這樣。擊球時,用腰的扭轉帶動身體發力,不是用胳膊使勁。”她一邊說一邊糾正一邊示范起來。

“每次抓住一個點練,每個點練好之后再組合起來。來,我給你扔球,你再揮30下找一下感覺。”?

她總是那么耐心、熱心,不厭其煩地指導著我,網球,英語,看待事物的態度,乃至人生追求。

愛情的樣子


來自網絡

有浪漫,有平淡,有扶持,這不就是愛情的樣子嗎?

我哼著調,你就唱起歌;我吟上半句,你就接下半句;我說想去埃及,你就查攻略收拾行李。我們種花,我們養魚;我們讀書,我們吟詩;我們牽手在高山上用力呼吸。花兒盛開,我們在花叢中;雨兒落下,我們在窗臺旁。陽光燦爛,我們在陽臺晾洗衣物;大雪紛飛,我們在庭院放肆追逐。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我笑了,你笑了。

這是我在15年寫的一段文字,當時發在了朋友圈,大家的回復中,有三個令我印象深刻。一,不是我打擊你,我怎么看都覺得是只有女人們在一起才會有的畫面;二,夢想飛太高,不容易降落啊;三,That's it!

三個回答,可以代表三種截然不同的愛情態度,甚至三種截然不同的愛情狀態。一,我覺得這樣美好的愛情不現實,經歷告訴我,婚姻更多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二,這樣的愛情很美好,可我不知道會不會存在,能不能找到;三,這就是愛情的樣子,這就是我的愛情的樣子。

婚姻與愛情

人們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我卻覺得婚姻和愛情都簡直太怨了。婚姻與愛情,本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又哪來的因果呢?明明是頂著“愛情”的名義走進了婚姻,失敗了,卻反過來說婚姻扼殺了愛情,或者是愛情經不起歲月的打磨。

婚姻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交易,一種是愛情。首先聲明,交易在此是中性詞,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主要指一種物質與另一種物質的交換,誰也沒有權利非議每個人的選擇。

那么婚姻交易包括哪些呢?其實不外乎錢色交易,權色交易,錢權交易,權權交易。

這種婚姻的最終目的是借此實現自己。

《傲慢與偏見》,描述了班納特一家嫁女兒的故事。18世紀初,英國的財產主要為不動產,而不動產采用長子繼承制,可惜班先生班太太未育一子。于是,一旦班先生去世,土地被表侄繼承走,班太太及其女兒面臨著隨時被轟出去的可能。而那個時候,女人是不工作的,婚姻是唯一頭等大事,關乎生計甚至生存,于是班太太想盡辦法把女兒們嫁給有錢人,以保證后半生的日子。而班先生的表侄,以為自己會繼承一大筆財產,將在婚姻市場上占有巨大的優勢。

一個是奔錢去,一個是拿著錢挑美色。價值交換占據著婚姻市場的大部分。

那么愛情有什么不同呢?怎么區分呢?

比如,一個女人與一個有學識的男人結婚了,是交易,還是愛情呢?這個時候,我們無法得出結論,我們需要獲取更多信息。

女人可能是借男人的學識、地位,獲取外界的尊重,跨越不同的階層。在婚后的生活中,在與這個男人的溝通障礙中,女人可能會慢慢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一定是不可解決的,但女人估計更多的是覺得男人變了,或者沒有認清他的本來面目,于是埋怨,要求對方做出改變。因為這時,她已得到婚前想得到的,她會繼續想要更多。一直以來,她想要的,她從來沒有從自己身上尋找,而是依靠另一個人。

女人對男人,也可能是愛情。她欣賞這樣滿腦子學問、有點呆呆傻傻甚至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男人。婚姻對她而言,也是成全自己,自己的愛情。但這成全更包括對方,甚至對方多于自己,因為她愛的就是這個男人本來的樣子。正如楊絳先生所說: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鐘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癡氣。

是什么扼殺了愛情

來自網絡

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發展中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在發達國家,高級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

哦,原來我愛不起,是生錯了國家!

我們確實面臨著很大的社會壓力,房子、車子、醫療保障等等。但我們也很幸福,生在這樣的一個國家,安全性、便利度是很多國家都無法匹敵的。最主要的是,國家的整體印象和水平,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手里。

正如愛情,其實,你從來都能選擇。

以前女人不工作,為了生計,多數女人選擇交易型婚姻。現在,女人雖然上學、工作,但因為承擔生育的責任,在個人獨立性和工作上仍然處于弱勢,于是,有一部分女人需要部分依靠丈夫;但也有許多女人開始選擇單身或不生育,追求更多的自身價值。

而男人大致可分為四種:一,已經達到一定階段,獲取一定的經濟、社會地位,但愛情仍是必選項,如陳道明對妻子的不離不棄;二,達到一定地位,愛情早已不算個啥,所以不斷刷新妻子的年齡;三,自身還不夠強大,理想也沒有實現,包括愛情,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四,自身不夠強大,寄希望于通過另一半翻身或更強,考慮女人能帶來的財力和權力。

前些天聽說,一個朋友和相處了兩個月的男友分手了。原因是男人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她是老大,還有兩個弟弟,未婚。男人分手的理由是:如果我們要在北京買房,估計你家里幫不上忙,而且有可能你弟弟還得找咱們幫忙。

我不否認男人認為女人現實的觀點,所以我也沒法批評男人現實的事實。因為男人、女人太多,選擇的方向也很多。我只能感嘆,我這個一把年紀卻辭職讀書的女人,估計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愛情了。

但我真的很好奇,我們什么時候悄無聲息地把人性的懶惰和貪婪發揮到了這么極致的地步。

現實,指客觀存在的事物,本是中性詞。但漸漸地被我們用做貶義詞,形容我們這個世界,形容某些人。這么說,其實我們是不贊同這種人和這種行為的,比如,我們說別人:你怎么這么“現實”?可我們是不是也這么“現實”呢?我們為什么要這么“現實”呢?

自我需要的滿足、自我實現,本是自己分內之事,我們卻傾向于過多地借助外力總妄想走捷徑,獲得與自己本身能力并不匹配的成果。婚姻就是最好的捷徑,通過一場婚姻,可以實現財富的急劇增加,權力的極度擴張。于是,很多人想打好這張牌,而丟掉愛情。

真正的同性朋友之間,卻不涉及這些利益,于是我們能更純粹,更真實,更包容。

希望我們終能掙脫所謂束縛,嫁給愛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天晚上回新房那住了,因一直沒找到吹風機,所以平日如果回來住早上上班都沒敢洗頭(頂著濕頭發出門挺奇怪的)。 今天早...
    問之成兮閱讀 80評論 0 0
  • 1、教育者與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引導孩子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傳統教育模具或者教育者心中認為的某個樣子。 2、為孩...
    孫黎黎閱讀 125評論 0 1
  • 文/寧夏初開 天黑了 云起了 模糊了眼 天黑了 花開了 彌漫著香 天黑了 風靜了 沉寂了苦 天黑了 月明了 照亮了...
    寧夏初開閱讀 412評論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