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很多。我要步行川藏線,感受一路風景豪邁;我要去林芝住半年,看那里的落花成雨;我要學畫畫、學彈鋼琴;我要去山區支教;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我要幫助很多的流浪貓狗;我要去非洲大草原看獅子;去北極看極光… …那么多的夢想,像燦爛的星,照亮我往昔的歲月。
那些夢想,曾經多么遙不可及,現在依然遙不可及。
我與夢想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是什么悄悄拉長了這段距離?是時間、是金錢、是勇氣,是毅力;是不能放棄的穩定工作;是在乎別人的目光;是日復一日堅持的枯燥;是邁不出去的艱難的第一步。
夢想,就如同鎖在匣中的珠寶,一直都在。匣子蒙塵了,夢想,也便被放入內心的角落里,漸行漸遠。偶然想起,就咬著牙說,等到何時何時、等我怎樣怎樣,我一定去做。夢想,就與那些不重要的東西一起,被再次擱在一邊。只有在某個深夜,流著淚,聆聽心曲,凝視著夢想,像撫摩著心頭的珍寶。
?一個“等”字,成就了多少借口,又耽誤了多少光陰。總以為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總以為來日方長。終有一天老了,回顧一生,夢想還像天上的星,遙遠、清冷、凄愴。
總以為夢想是神圣的。一定要等到萬事俱備,我才能鄭重其事、駕馭夢想,直抵人生巔峰。如果有一天真的萬事齊備了,有了自由之身,足夠的錢,足夠的勇氣,那個時候,夢想反而沒有印象里那么美妙了,甚至根本失去了追逐夢想的身體條件。也許是老了,走不動了,沒精力了,或者是時過境遷,今非昔比,感覺沒心情、沒味道了。種種情況,美中不足,一定是當初懷揣夢想時沒想到的。一句話,晚了。
夢想是有它的適應期的,一定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有的夢想下定決心就可以做到;有的,要融入到一天一天平凡的日子里,聚沙成塔;有的需要拆分成小步,一步一步創造條件逐漸靠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怎樣,夢想不僅僅是用來夢用來想的,更是應該用來做的。找到夢想正確的打開方式,勇敢去做,耐心去做,就比停留在原地更接近夢想。至少,我做了。
?夢想是前進的方向,夢想是動力。夢想的光茫,在前邊召喚我,激勵我向前走,去奮斗,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