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看的書和書評

2017年1月看了七本書,事實證明2017的我依舊沉迷日本文學,因為七本里有六本都是日本的小說。這個月沒讀原版,雖然是假期作業的一項,但還有三分之二的假期,看一本原版大概沒太大問題。

所以先放書單。



1.5-1.16 《所羅門的偽證》

“那是一雙看到過對岸風景的眼睛。”

三本書放在一起寫。

這是我第一次看宮部美雪的書,看之前翻了一點評論,都說她的敘述很冗長,翻開看果然如此,但整個故事還是很連貫的,分成三本書的理由除了太長也沒有其他理由了。這其實是個并不復雜的故事,只是作者布了非常復雜的局,導致閱讀過程有些磕磕絆絆。正如簡介所言,整個故事是:一個少年在校園內死亡,本被認定為自殺,卻又有匿名舉報信稱是他殺,而自己目睹了兇手行兇的過程。學校想要息事寧人,記者在其中摻和,一群少年們想要發掘真相,于是在校園內辦了法庭,對舉報信中的兇手進行審判。

第一本是一個布局的過程,作者并沒有在這本中引入最重要的男主角,而是從事件發生之前寫起,在事件過后又對幾個有關成員的家庭進行詳細描述,令形象們生動起來。但她并沒有將最大的懸念——即寫舉報信的人放在最后揭示,而是讓我們目睹寫信人寫信的全過程。這樣的寫法很容易失去故事的懸念和刺激,但事實上正因為我們已經了解寫信人的動機,接下來的一切才能如此順理成章。

第二本是女主角決定要進行校內法庭后,檢察官和辯護人收集資料的過程。這本里最重要的男性角色終于登場,我覺得作者一定看過不少漫畫,男主角活脫脫是二次元里特有的沉著體弱美少年,連女主在他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風。從這本開始,作者已經在滲透少年死亡的真相,以及他的心理。比起第一本這本要精彩許多,盡管沒有驚天動地的反轉,卻使得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第三本就是校內法庭了。在此之前我沒能想到作者真的將審判的過程寫了一整本書,而且非常嚴肅地在展現真正法庭的樣子。這是我第一次看有關法庭的橋段,描寫也變得簡潔有力,所有一問一答的橋段都讓我熱血沸騰。仿佛看到男主站在面前聲聲鏗鏘地對被告發出質問,又仿佛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來到學校,沒錯,這是個非常有個人魅力的男主角,蓋過了所有其他角色的光芒——至少在我讀的時候是這樣。同樣的,這本揭開了前面的很多伏筆,也非常有說服力,牽強的解釋幾乎沒有。同時也從側面帶我們了解被害人生前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時隔多年,參與這場審判的其中一人又回到這個校園,再一次想起法庭上的那些人,也許會發現:他們都是同類。

總的來說,這部小說雖然很長,但沒有為長而長的部分。讀客掛了個推理的頭銜出版,但其實這本書的推理很弱,一開始就將真相告訴我們,更多的是抽絲剝繭的故事。讀這本書的契機是期末復習的課上,一套一套地做卷子讓我覺得無聊透頂,去學校圖書館找一本情節刺激的書來醒醒腦,在刷完卷子之后有事可做,于是被這本書的簡介吸引。但事實上這并不是我最初想象的和《拜見女皇陛下》一樣的——“少年同成人世界做斗爭”的小說,而是一個少年和少年之間的故事。更適合這本書的標簽,大概是有些另類的校園吧。

PS:這本小說的電影版也值得一看。

1.10-1.17 《艾比斯之夢》

寫書評之前,讓我先夸夸新星出版社的封面——盡管不喜歡拆開是海報的封面設計,但畫實在是太美了,以至于我在圖書館第一眼就看中了這本書。事實上這本書也沒有令我失望,在此之前日本的科幻只看過《看海的人》,更何況這還是有關機器人的一部作品,讓我在讀之前就好奇得很。

翻開書頁,第一段就讓我驚艷,作者的描寫實在是太美,和封面一模一樣的感覺,美麗得讓人說不出來話。人類和機器人近身搏斗的場景也一上來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還以為這是一本劇情向的科幻小說。不過腰封上也寫了,這是另一個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機器人綁架了寫故事的主角,給他講了七個故事。故事念完,小說落幕。就算是故事集,作者也是相當有誠意,寫了七個誠意滿滿的故事。也正因為它是故事集,所以我在考試的自習間隙,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看完了它。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機器人的領域是完全一無所知的,就是這樣我也知道許多AI對人類發動戰爭的故事。這本書向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AI是對人類文明的延續。我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在未來有幾分實現的可能性,隨即自嘲片刻——我對AI的敵對觀念竟然也是根深蒂固的。但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更愿意去相信作者的觀點,因為正如艾比斯所說,某些行為是人類機制里的弱點,而機器人從某種意義可以規避這些弱點。七個故事從人類和AI共存的程度層層遞進,而在最后的故事,即艾比斯自己的故事中,AI已經展現出人類完全望塵莫及的智慧,因此這本書提出的美好設想更像是童話故事,畢竟未來充滿未知,提前對任何事去下定論都是不合適的。

“我對你的愛是(3+10i)。”

艾比斯是驚艷的美麗。

1.17-1.20 《重力小丑》


“真正重要的東西就要明朗地傳達出來,就像背負的東西越重,腳步就該越輕一樣。小丑在空中秋千上穿梭時,完全忘卻了重力?!?/p>

同樣的,這也是我第一次看伊坂幸太郎的書。這是個個人風格非常強烈的作者!看完這本,我有種撿到寶的感覺。

最令我驚嘆的是他竟然能把殘酷的事寫的如此云淡風輕。這本書如果換個人來寫甚至能渲染成恐怖小說,但在他筆下,正如封面一樣,這個故事飄著天空的藍色。作者東寫寫西寫寫,看起來是在寫一些令人摸不到頭腦的瑣事,事實上卻是將打破世俗觀念的親情滲透在里面了。只是他那輕松的語氣差點就讓我熱淚盈眶地迷失,忘記了小說的主題。兄弟梗非常棒,對標題不作過度解讀,不過作者之所以提到不受重力束縛的小丑,大概也是希望春能拋去枷鎖無比輕盈吧。

1.21-1.24 《第二基地》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實在是太有名了,正所謂“科幻的高峰”,就算有十五本書在前,也還是很想翻越一下的。然而認識他的第三年,我也只是把基地三部曲和《永恒的終結》看完了而已。對我而言,英文翻譯過來的科幻是相對好讀的,而最令我頭痛的人名,在基地系列譯作中也幾乎不給我造成閱讀障礙。這一本是基地三部曲里面最快看完的一本,說到這兒真的很想吐槽一下阿西莫夫的套路,前半本書,甚至可以說前面90%都無聊得讓人想棄文,然而就在最后幾頁,有時候是最后幾句話(比如這本)給你一個神轉折或者非常刺激的情節,讓你根本欲罷不能。每次想到要看他的書我都有些糾結,然而就為了最后那幾頁,我也讀了,因為值得。

而這本讓我看到了一點不一樣,因為從剛開始,故事就緊湊而有情節,不知和兩個短篇拼合有沒有關系。整本書中最大的懸念是第二基地的存在,作者最終揭示了它的位置,一如既往地只有教人目瞪口呆的份?;厝壳赐炅耍X得放到現在,物理科學已經很弱(在當時也許非常超前吧),更著重的是對心理學之類學科的想象。不過這也恰恰降低了閱讀門檻,因為當做故事性小說來看也是非常好的。

1.30 《告白》

今天去書店看到一直想讀的告白,就把它看完了,幾乎是現在日本文學帶給我印象的典范。聽說是由一個中篇擴充而成,也剛好解釋了為什么第一章就將整個事件全部講出來。少年一念之間的惡也令人心驚膽戰,日本文學在描寫青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時格外用力,短短二百多頁沒有驚心動魄的反轉,只讓人忍不住掩面,連杜絕問題發生的措施也來不及去想象。除了最后一章都是從不同角度對事件本身的復述,但因視角的不同,暴露出了人們不同的心理。有時候人們寧愿相信他人的一念之詞,也不愿親自獲取真相,這就是為什么心理脆弱也會毀去一個人。孩子是無辜的。老師的手段是真狠。

書評終

又:今天一天都待在書店里,細想好久沒有去過書店了,實體書的書頁摸起來是最有感覺的,對我,書店簡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這個月因為逢考試月的緣故讀了許多書,事實上并沒有讀書目標,只是隨心讀。

另又:現在在讀的書是《亂世佳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走進宿舍,詭異的氣氛讓我很不舒服,但是我不想說,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別人情緒干擾的人,所以我放棄了談話,選擇了...
    開開_4d4f閱讀 461評論 0 1
  • BGM:Safe and sound 中原中也拉開吧臺前的高腳圓凳坐下,大衣折了兩折搭在手臂上,和往常一樣點了一杯...
    御星辰閱讀 897評論 0 0
  • 暑假第一周,努力 經過了暴風雨般的考試,又迎來了注定過不好的暑假,風雨過后是彩虹,實際卻不是,而是陰天,...
    百合花劉浩然閱讀 211評論 0 1
  • 十二點半 四仰八叉躺在小床上 迷戀的民謠歌手唱著歌 頭 擺左擺右 框架外有淡橙黃色的光 框架外有水珠聲 誒 不是說...
    梁歪歪閱讀 281評論 0 0
  • 學習java領域的知識有兩年近三年了,當然時間不完整,實際學習時間當然不可能有這么多,總會打折扣的。從最初的...
    夢中睡客閱讀 636評論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