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重生之毒妃》

認真看完了這一本書,我也想認真的寫個書評。

也許書的名字聽著很低俗,但是作者的寫作水平真的不是蓋的。我非常佩服這種寫什么都栩栩如生的筆下功夫。

整本書,看完給我感觸最大的人物是安元志,我很喜歡他的字,霜天。

他明明是個從軍之人,取的字卻像個讀書人,這大概和書香世家的安家分不開;反觀上官睿,字衛(wèi)嗣,聽起來卻像個武夫,但是和他哥上官衛(wèi)朝很相應。

安霜天,他告訴范紅橋的名字就是這個。

他與范紅橋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很短,但是這個平凡女子的身影,從此再也沒有從他的腦海中抹去。他無疑是愛紅橋的,我一開始不能理解他抱著紅橋尸體的感情,但是看著他在往后的時光里每當要下重大決定的時候就掏出放在胸口的紅橋繡了一半的鴛鴦手絹,我越來越心疼他。

最后的最后,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國號為永寧時,他還是想起了范紅橋,掏出了手絹,只因為她喜歡永寧這個名字。

盡管此時他已經有了很多女人。

安元志。

我不是個看小說會哭的人,安元志這個非主角的人物,惹我哭了三次。

我總共看這本書就哭了三次。

第一次,袁威死,眾多軍士戰(zhàn)死沙場,場面洪大又悲涼,這場云霄關之戰(zhàn)描寫的特別波瀾壯闊,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安元志發(fā)現(xiàn)袁威尸體時候的反應,戳我的淚點,不只是為了袁威去世,也因為太多太多將官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給了這戰(zhàn)場。

第二次,安錦繡出宮。安元志,他小心翼翼地對他姐說,姐,這個泥坑不好走,我可以背你嗎。

背著姐姐走完這個泥坑,他們姐弟從此就不再相認了,所以,就像最開始一樣吧,他背著他姐,走著鋪滿花瓣的路,迎著鳳凰花,走向上官勇的迎親花轎。

其實我特別不能理解安錦繡對于安元志最后的不可原諒,如果是我,我會原諒這個弟弟的。

我十分同意上官睿最后的想法,我也覺得殺掉白承意是一了百了,上官睿這是為他哥著想。但是我也很能理解安錦繡的心情,畢竟白承意是她帶大的小孩,感情上就像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

不知道安元志為什么私下不告訴他姐,白承意還沒死。他姐可以得到安慰,還能瞞過上官睿,這樣,也許他們姐弟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安元志,最后放過了白承意,他于心不忍,他心疼他姐姐。

第三次,安元志登基大典。改國號為永寧。

其實小說里多次明示暗示安元志會成皇,所以,他最后打敗了白承英,我不意外。

但是我心疼他。我真的很心疼他。

安元志從前是個多么無賴天真爛漫的少年啊,我愛他的那份活潑開朗,跟姐夫耍賴,欺負上官平寧,沖他姐撒嬌,替他姐出頭,就算領兵打了仗,戰(zhàn)場上無情廝殺,回了營地依舊玩笑鬧騰。

他固執(zhí)地只對對他好的人展現(xiàn)自己任性的一面,大概就是因為他有這樣一面,他在對著圣上(白旭堯)和白承澤的時候演戲如此逼真。

他對與他無關的人無情冷血,盡管他有這樣陰暗的一面,我也愛他。也許他武功不如上官勇,才智也不如上官睿,心計也不如安錦繡,但是我就是最愛他。

好吧也許是因為他長得帥\( ̄︶ ̄)/

但是安太師這個老狐貍改變了他,他變得太快,我都來不及適應,他天真的那一面就幾乎完全消失了。

天地不仁,是以萬物為芻狗;君主不仁,是以百姓為芻狗。

所以,安太師說動了他,因為他骨子里向往權勢,他想當皇帝。

可是他的心機太淺啊,他騙了他姐姐,傷了周圍對他好的人的心,他心里知道,他沒有可以撒嬌玩鬧的人了。

我恨他的錯,讓安錦繡的計劃打亂了。

但是我心疼他,盡管最后安錦繡,上官勇,上官睿等都原諒了他,但是他不再開心了。

他還關心著周圍人,但是他不再任性了。

我心疼他這種變化。

可是他確實不能一輩子就跟在他姐夫后面打仗,我也不想看他長大成熟獨當一面的樣子,我希望他永遠是個孩子。

終于,在他姐夫要卸甲歸田的時候,他最后一次像個孩子,拽著行李不肯讓他走。

我心疼他從此要擔起整個江山整個天下興衰,我希望他永遠只愛范紅橋一個,但是他和他的后宮三千佳麗,最后還是有了兩個兒子,因為他是皇上,他不能任性了。以前他還可以任性的不去管安茹的生死甚至想殺掉他的這個女兒。

我心疼安元志,我愛安霜天。

理想結局:安錦繡原諒了安元志,安元志還可以在安錦繡和上官勇的家里玩鬧撒嬌打滾,白承意接來和上官平寧一起玩一起長大,由上官平安帶著衛(wèi)國軍為國征戰(zhàn),所向披靡。上官睿也可以回到他哥和他大嫂身邊,和安元志拌拌嘴,日子就這么平靜歡樂幸福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要是一切都沒發(fā)生就好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