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一本小說

“她睜大一雙絕望的眼睛,觀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樣,在霧蒙蒙的天邊,遙遙尋找白帆的蹤影。” ** ** ——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

見信好!關注池塘之底已經有段時間了,感恩相遇!我已經不是青少年了,可我最近遇到一個問題無處述說,心里好難受。

我跟老公在一起10年了,女兒8歲了,我們感情一直不是很好,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大吵,我們的價值觀不同,每次有什么事總是說不到一塊,他一心想做股票,我卻覺得不靠譜等等很多時候我們無話可說。他相信一切都是命運,運氣,一切有定數,可我覺得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人應該去拼搏,去學習,提升自我。

在一個讀書群里,我遇見一個人,他一語道破我的心思,他鼓勵我去學習,去跑步,我也堅持下來了每天跑步,現在也準備去充電,我覺得自己愛上他了,可是他心里愛著別人,他告訴我,只能把我當朋友知己,可以鼓勵我,幫助我。

可我卻沒辦法把這份感情放下,他甚至是我努力的一切動力,我心里很糾結,一方面我背叛我的婚姻愛上別人(但是我們沒有做過任何越軌之事,只是感情上),和我老公結婚也是因為那時候經歷感情失敗心灰意冷,想著找個愛我人過就算了,他也明白我們之間沒有愛情了,他想保住家庭給女兒一個安穩的家,我想離開他,就算一個人過也好!

可是我也舍不得女兒去面對我們的婚姻失敗,自從我覺得愛上別人之后,我們就沒有同房過了,他主動過一次,我卻沒有任何感覺,之后他也沒有主動過,我們分開睡,其實他一直在遷就我的脾氣,可是他始終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跟他提過離婚,他只問孩子怎么辦?

我是一個很優柔寡斷的人,一方面我明白我們之間沒有愛情了,這樣下去很辛苦,想一刀兩斷,可是又舍不得女兒,一方面我喜歡的人,是我不該愛的人,他不會給我任何承諾,我的愛在他面前是那么卑微,我沒有自信面對他,我跟他約定我努力三年,如果三年之后我還喜歡他,有勇氣站在他面前,他就給我一個公平的機會,可是我害怕我的卑微,我們最終是一場夢我覺得站在十字路口好迷茫,每天都在糾結該怎么辦?

我左顧右盼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心神不定,他總是叫我看清自己心里想要的什么?可我已經失去自我了,我一會覺得人生應該勇敢一次,想愛就愛,一會覺得他已經擺明了心里有別人我還這樣傻傻地愛,是不是很傻,愛別人勝過愛自己,這樣的我是不是到最后會很慘,理智上來說,我不應該對他有幻想,應該快刀斬亂麻,可是我不忍心,他幾乎都我一切前進的動力,我不想。

我覺得自己快瘋了,我迫切需要做決定,每次我下恨心要搬出去住,可是又心軟了,我想一個人出去住一段時間,好好整理一下心情,可是我看不清自己的心,我沒辦法說服自己做好決定之后,不要再猶豫,不要再迷茫,一條道走到黑。我恨自己為什么這樣總是在徘徊,不能堅定內心的想法,我想要求助,可是不知道問誰?

看來《解憂雜貨鋪》好想有個老爺爺能幫我解憂。

如果你們看到我的來信,希望能盡快收到回信,謝謝!不管是怎樣的回復


見信好。

每學期將要結束的時候,學生們都會把班級圖書角的圖書送到班主任那里。上學期這個的時候,坐我斜對面的余老師一邊填寫學生成長手冊,一邊和站在他身旁的小女孩聊天:

“你看了什么書?”

“《包法利夫人》。”

“講了什么?”

“講了一個女人——她結婚啦,她嫁給了一個醫生……”

這個時候,我被他們的對話吸引,我很想知道當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是怎么看《包法利夫人》的。

但是,小女孩沒有繼續說下去,余老師也沒有追問,他在繼續認真地填他的成長手冊,小女孩說了什么,或者《包法利夫人》是一本怎樣的書,他其實并不關心。

對這一點我也毫不奇怪。我是語文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對于《包法利夫人》到底講了什么,也是毫不關心。

學校里每年都會舉辦讀書節,在每次的讀書節上,老師都會下發大量的推薦書目,書目中不乏世界名著:《紅與黑》啦,《包法利夫人》啦,甚至《安娜·卡列琳娜》,甚至《約翰·克里斯多夫》……

每次看到那樣的書目,我都一陣頭大。我一直記得我在讀大學時看《約翰·克里斯多夫》的情景——我花了大半個學期,費盡心神,才將那本厚厚的書我讀了三分之二。但后來,還是無法堅持下去。那個時候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本書要說什么,書里寫的內容,后來也毫無印象。

“那個變態,居然讀《約翰·克里斯多夫》。”有室友說。

從此之后的很長時間,我幾乎都不再看世界名著。

因為我看不懂。

所以,作為中學語文老師,我并不提倡中學生去看世界名著。因為它們中的大部分,你沒可能看懂。并很可能因挫敗感而產生對那些名著的反感與厭惡。

《包法利夫人》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正好與朋友談起這本書。她那個時候剛剛看完,然后略帶急促地跟我分享書里的故事。她講述時給我的感覺,并非是在講一個萬里之外百多年前的人寫的小說,而是在講一個發生在她身邊的故事——而且,非常明顯,那個故事震撼到了她。

在她那樣情緒下的表述,那個故事也很快將抓住了我,并讓我漸漸心生不平——甚至一度讓我焦躁和憤怒。

我知道,那是深深代入故事中人物時的感覺。我相信她也有這種感覺。

“你代入了誰?”我問,“包法利,還是包法利夫人?”

她想了想,說:“都有。”

是的,都有。我似乎聽到”啪啪“兩聲,有人在百米之外開槍,然后連中靶心。

那實在是一部很好的小說,只是大學時的我也沒辦法看懂。——需要看懂一本書,并非只是看懂里面的文字,和它語言中所要表達的意思。更重要的 ,是通過文字和故事,捕捉到當年作者寫下那些時的心態、情緒感受,乃至內心所有的所思所想。

而沒有人生閱歷和因此而帶來的思考,你沒辦法捕捉到這些,也沒辦法被那些文字和故事擊中——槍手的槍法再好,擊中的也只是另一個世界的靶心。


看到這里,你可能開始煩厭——這和我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你的來信,讓我想到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并且,我建議你去看這本書。有你當下的心態,我想你看到的《包法利夫人》,和余老師班級小女孩看到的《包法利夫人》,一定不是同一本書。

“結婚以前,自以為就有了愛情,可是,婚后卻不見愛情生出的幸福。歡愉、激情、陶醉,這些當初在書本中讀來的美好字眼,生活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她渴望答案。”

“她睜大一雙絕望的眼睛,觀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樣,在霧蒙蒙的天邊,遙遙尋找白帆的蹤影。”

“然而,假如夏爾是一個有心人,假如他會察言觀色,假如他的眼睛能夠接觸到她的思想,哪怕只有一次,那她覺得,千言萬語就會立刻源源不斷地從她心頭涌出來,好像用手一搖墻邊的果樹,熟透了的果子就會紛紛落下一樣。可是,他們生活上越接近,心理上距離反倒越來越遠了。

** 夏爾談起話來,像一條人行道一樣平淡無奇,他的想法,也和穿著普通衣服的過路人一樣,引不起別人的興趣,笑聲,更不會使人浮想聯翩。據他自己說,住在盧昂的時候,他從來沒想過上劇場去看看巴黎的名演員。他既不會游泳,也不會擊劍。更不會開手槍。有一天,她讀小說的時候,碰到一個騎馬的術語,問他是什么意思,他竟說不出來。**

** 一個男人難道不該和她恰恰相反,難道不該無所不知,多才多藝,領著你去品嘗熱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奧秘嗎?他以為她快樂,不知道她怨恨的,正是這種雷打不動的穩定,心平氣和的遲鈍,她甚至于怪自己不該給他帶來幸福。”**

她愛海只愛海的驚濤駭浪,愛青草僅愛青草遍生于廢墟之間。她必須從事務得到某種好處。凡是無助于她感情發泄的,她皆看成無用之物,棄置不顧--正因為天性多感,遠在藝術愛好之上。她尋找的是情緒,并非風景。

……

你的來信,讓我想到書中的這些句子。

如果你沒有看過,那么趕快去看,如果你已經看過,那么,再看一遍,你會有收獲。

或者再去看《安娜·卡列琳娜》。

對的,以上兩部,都事關出軌,而且,都是悲劇。而且《包法利夫人》的悲劇,到了讓人郁悶憤怒的地步。


好的文學作品,是一定能夠展示人們內心的幻想與現實的糾纏,欲望和倫理的沖突,并且不論對錯,不談道德,只是冷靜地、旁觀地甚至冷血地敘述。

我想,如果你看完以上兩本書,你會發現,洞察人性的福樓拜和托爾斯泰已經通過自己的文字,給了你最好的建議:你內心的幻想和欲望,或者說對愛的追求,那都并沒有錯,并甚至能夠給你的人生增添光彩,但是很有可能,那樣的故事會以悲劇結束。

當然,那都是小說,好的小說,一直是追求悲劇性給人帶來的震撼的,現實社會當然不見得如此。而且當下的社會也并非十九世紀的法國或俄國,而這不同尋常的一兩百年,改變了這個世界的許多東西。不變的是人性,是內心的幻想和欲望,變化的是社會結構,是人們的觀念。人們開始認為男女平等(至少口號如此),認為女人不再是男人的依附,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追求愛、追求幸福的自由。

是的,內心里我無比贊成這樣的觀念,并以擁有這樣的觀念而自豪。
我甚至想,若是每個人都能持有這樣的觀念,大概《包法利夫人》的結局將會改寫。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的內心都并不見得都那樣想。更關鍵的是,包法利夫人似乎也沒有那么想。愛情是她一生最大的夢想與渴望,除此之外,她并沒有其他的追求。她的出軌,更多了的是對于眼下日常的厭倦,她想逃離眼下庸常的生活。為了這個,她甚至可以拋棄一切:丈夫,女兒,甚至可以作為立身之本的金錢。

好感人是不是?但結果是自己自殺而亡,丈夫在窮困郁郁而終,遺下的女兒做了苦工。

的確,現實不等同于小說。現實里我們能找出很多離婚并追求真愛案例,它們的結局雖然未必那么美好,但往往也遠非《包法利夫人》一般的悲劇。但是在那些例子里(大概是因為娛樂女明星的感情生活能更多地展示在大眾里,我們能找到不少發生在女明星身上的事例),女主一定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事業,有賴以生活的經濟獨立。也就說,能取得不錯結局的女主,大多都有著一定程度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也不談道德,不論對錯。單單討論有可能產生的后果。那么我想,看到現在,你面前的選擇應該是清晰的。

首先你得明白,幻想和欲望,都有熄滅的那一天,永遠的激情大多都不切實際。特別當你喜歡的人并不見得喜歡你的時候。他和你的三年之約,若不是因為敷衍隨口說說,那便有些自私。用三年時間來證明你對他情感的純粹,對你不覺得是一種殘忍嗎?

其次你得考慮,你有無自己的追求,或者只是一直以來在追逐一個幻影,——他的出現,是觸發了你本身對跑步的熱愛,還是你僅僅因為他才去跑步?如果沒有了他,你還能繼續跑下去并感受到跑步的樂趣?還能繼續積極的對待你接下來的生活?

如果你發現一直以來,你都只是一個依附者(無論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那么,打消你出軌和離婚的念頭吧。你的老公雖然一心只想股票,雖然相信命運,但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善良和有家庭責任心的人——至少對于女兒考慮,他比你強太多。

雖然你在信中沒有明說,但我還是能感受到你對于老公的不滿,甚至怨恨。我想,你需要靜心思考清楚,你對于他的怨恨,是真實的來自于他,還是生發自你的內心。是否是因為自己不能改變目前庸常令人厭煩的生活,找不到自我的實現,所以怨恨叢生。而此時丈夫的無從回應,讓你覺得和他在一起就是個錯誤,是他毀了你尋找自我的希望。

所以,你想離婚,到底是想逃離老公,還是想逃離眼前的庸常,給自己的人生翻一個新的篇章?無論,你是否離婚,這些都是需要你思考清楚的。

另外,發現你的來信的每一段的結尾,都不喜歡打上句號。但每一次痛苦的抉擇,都需要以下決定畫句號來結束的。你當下的痛苦,來自你的猶豫不決,并非來自于出軌或是不出軌,離婚或是不離婚本身的傷害——這二者無論你選擇了什么,你的痛苦都會隨之消散(當然其他的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

有興趣的話可以翻翻歷史消息,里面有一篇《不做決定,才是最糟的決定》,我覺得對當下你的心態,也比較有幫助。

不過,無論你做出怎樣的決定,無論你愛不愛你的老公,都請一定要愛你的女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雖然生活在開始改變,雖然每天都出點小狀況。但,我依舊熱愛著現在的生活。 努力工作,努力健身,就是沒什么時間看書。 ...
    帥貓貓閱讀 180評論 0 0
  •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并沒有共...
    無與倫比1314閱讀 120評論 0 0
  • 寫作: 今天談了合作【還需要加油,至少知道怎么來的】 你身邊的人厲害你才能更厲害,學習如何提供幫助,讓自己有價值 ...
    那個小小閱讀 140評論 0 0
  • 簡書的處女作 偶然下,翻到了《28歲未成年》的資源,想到說里面有馬蘇,一直很喜歡這個率真的東北大妞,就決定看看...
    果凍er閱讀 24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