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通過細節去識別謊言
之前咱們就介紹過嗎,有興趣的朋友可翻過去看看。
??? ? 說謊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會說謊這是一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到處充斥著謊言。謊言說一千遍也成為不了真理,因為謊言就是謊言,無論如何完美,總會存在破綻,-一個小小的細節瞬間就將謊言構建的海市蜃樓擊得粉碎。如果你也喜歡看美劇,那么《Lie to me) (別對我撒謊)這部美劇你絕對不能錯過,這部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靈感來源于行為學專家Paul Ekman博土對人的面部、身體、聲音和語言四個領域的真實研究,發掘出深埋在人類臉部、身體、聲音和語言里的細節線索,然后將犯罪調查中的真相與謊言昭示天下,是微表情、微動作破案神劇的經典之作,其中“快樂與真相無法同行”的臺詞堪稱經典。
????? 同樣,謊言與真實也無法同行。人在社會活動中,習慣用語言與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因此言行就成為識人的一個基本要素,而人類大腦和身體的構造十分精密復雜,出于自然的本能保護,一個人絕不會簡單、直接地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暴露出來。所以,人們會在許多場合有意約束自己,把外化的言行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剝離開來,在面具下隱藏真實的自已。
????? 想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光憑其自我表述是遠遠不夠的,這是由于每個人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態度時,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言不由衷的,有些是在說謊,因此,需要對其表述的內容加以判別,從而去偽存真。而在社會中生存,人們出于本能,很多時候會不假思索地說謊。尤其是在社交場合,說話太實在會讓交往雙方都感到尷尬和難堪。因此,謊言在社交活動中便隨處可見,仿佛只有說謊,社交活動才能更有效、更順利地進行下去。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們為了取悅他人: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我。而說謊的理由也是各有不同,比如為了安慰家人和朋友、為了爭面子,為了獲得利益等。
????? 《朋友的真諦》中有這樣的說法:所謂朋友,除了互相督促,互相促進,其實就是互相吹捧,無原則地認可對方,友誼方能更長久:感情再好的朋友,如果天天按嚴格的世俗標準去要求對方,兩人之間的關系遲早會破裂。初聞這個觀點覺得有點驚世駭俗,有悖良言凈友的標準。但細細想來,卻不無道理。無論多么謙虛的人,如果每天都聽到朋友們的批評和反對意見,心里也會不高興的。作為朋友,最真摯的地方就是在別人都反對的時候支持他,在別人都誤解的時候相信他,所以,友誼也是略微有些盲目的。鐘子期死了,伯牙少了無原則的贊美者和吹鼓手,無人能與他達成默契,曲高和寡,摔琴謝知音那也是無奈之舉。
????? 不論多么善于隱藏的人,也會在某些育行的細節上露出破綻。那么我們如何識破謊言呢?細致觀察的人會發現,一個人絕不會輕易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往往通過謊言來掩飾。但他們即使極力掩藏,身體的某些部位還是會輔以誠實豐富的非語言行為,只要抓住這些小細節,真實面目就會昭然若揭。那么,如何通過細節識破謊言,讓自己具備-雙“識人慧眼"呢?下面就借鑒微動作和微表情的經驗,利用已經過千百次檢驗的準則來聆聽那些沒說出來的暗語。
????? 一、觀察面部五官變化。
????? 表情是秘密的泄露者。真正吃驚的表情轉瞬即逝,超過一秒鐘便是假裝的。眼睛是透露心理信息的通道。撒謊者不像慣常理解的那樣會回避對方的眼神,反而會非常認真地注視或凝視你的眼睛。注意!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是真實和真誠的信號,這是一個謊言的陷阱,說謊者需要依靠眼神交流來判斷你是否相信他說的話,所以在虛情假意時,對方是不會眨眼的,因為他不想錯過觀察你心思的任何機會。
?? 敘事時眼睛朝斜下方向看,這代表大腦在回憶,一般來說對方所說的是真話,因為謊言不需要回憶的過程,說謊者會說得十分流利。眼神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注意對方的眼神是否在飄移。說謊前眼神會飄移,在確定謊言后,眼神會很肯定。在你反駁時,說謊者的眼神會再次出現飄移。
????? 不時抿嘴,表示對信息的不確定;咬嘴唇,則說明緊張或者害怕。明知故問時眉毛會微微上揚,這表示對方知道各案。當對方面部表情兩邊不對稱的時候,此時的表情極有可能是裝出來的。微笑也不能錯過,假笑時眼角是沒有皺紋的,眼睛里也沒有笑意,也就是“皮笑肉不笑”的狀態。
????? 二、觀察肢體微動作。
????? 說話時單肩聳動,或者肢體某一部分抖動,這是說謊者不自信的表現,以抖動來掩飾心虛。不斷地摩挲自己的手或者身體的某一部位時,是說謊者自我安慰的表現。說話時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飾某些內容。談到某人或某事時,攥拳或者身體某部位緊繃,表示厭惡此人或者知道事情的真相。雙手抱胸,表示防御行為:向后退. -步,表示抵抗,代表此時對方的話不可信。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內心差愧。
????? 三、聆聽回答時的語言。
????? 對方描述得過于流暢時極有可能是謊言,因為回憶是片段性的。如果對方對你的質問表示不屑,通常你的懷疑是真的,情緒不激動卻氣嘴吁吁說明隱瞞了事實。描述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時,說謊者是按時間順序進行的,能否流利準確地進行倒敘,是判斷對方是否說謊的標志,因為事情根本沒發生過,沒有記憶,所以事情的先后順序不能倒著說。對提間內容生硬重復是典型的撒謊,因為撒謊者需要重復提問的內容,留出思考的時間來編造答案,重復是爭取時間的一種掩飾。-直自言自語、越說越多,是因為說謊者覺得你沉默時還在懷疑他。
????? 四、觀察身體生理機能信號。
????? 在詢問時,注意觀察回答人的身體潛動作。身體的傾斜方向和腳尖方向如果是沖著出口,那么這就是說謊的表現,說謊者潛意識里有要逃跑的傾向。觸摸說謊者的手,手-般都變得冰涼。因為害怕時生理本能反應就是想逃跑,血液會匯聚到腿部,為逃跑做好準備,所以手會變得很涼。出汗也是說謊的一個機體信號,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會使得說謊者身體發虛,經常會大汗淋漓。
????? 以上只是簡單地列舉了四類細節線索,在實際生活中只有徹底讀懂了微動作和微表情的奧秘,才能通過這些非語言行為提供的線索,在別人未開口之前就窺探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別人撒謊的時候看穿他的謊言,在別人未曾察覺的時候掌握他的心理,讓謊言在真相面前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