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RM是一種理論上比較完整的網絡概念模型,但在實際應用中,完全符合OSI/RM的成熟產品卻很少;而以TCP/IP協議為基礎建立的Internet的發展非常迅猛,眾多的網絡產品都支持TCP/IP。經過多年的發展,TCP/IP已成為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事實上的工業標準,得到了廣泛的實際應用。所以,盡管OSI/RM國際標準對計算機網絡起到了規范和指導作用,但實際使用的標準仍然是TCP/IP。
TCP/IP(傳輸控制協議/因特網協議)是一組用于實現網絡互聯的通信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和互聯網的基礎。
模型結構
OSI/RM
1.應用層
2.表示層
3.會話層
4.傳輸層
5.網絡層
6.數據鏈路層
7.物理層
TCP/IP
1.應用層
TELNET、FTP、SMTP、DNS、HTTP以及其他應用協議
2.傳輸層
TCP:
TCP協議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雙方通信之前,先建立一條連接,然后雙方就可以在其上發送數據流。TCP協議具有數據報的順序控制、差錯檢測、校驗以及重發控制等功能。
UDP:
UDP協議提供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UDP是依靠IP協議來傳送報文的,因而它的服務和IP一樣是不可靠的,UDP協議將可靠性問題交給應用程序解決。這種服務不用確認,也不進行流量控制。UDP報文可能會出現丟失、重復、失序等現象。
3.網絡互聯層
IP、ARP、RARP、ICMP
4.網絡接口層
各種通信網絡接口(以太網等)(物理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