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崇拜者:藝術大師豐子愷畫筆下的童趣世界

【兒童節特稿】中國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被稱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他筆下的世界永遠是那么的優美、素凈、恬淡,無論身在何處,他總能捕捉到愛與詩意,筆下流出的是不變的慈悲和仁愛。尤其對兒童的熱愛,崇拜兒童,描寫兒童,謳歌兒童,在這些方面,恐怕至今沒有誰能與他比肩了。

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

熱愛孩子,是豐子愷創作兒童漫畫、寫作兒童故事的主要動機。

他在《子愷漫畫選》一書的自序中回憶往事時說:“我同一般青年父親一樣,疼愛我的孩子。我真心地愛他們,他們笑了,我覺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們哭了,我覺得比我自己哭更悲傷;他們吃東西,我覺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們跌一跤,我覺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正因為豐子愷熱愛孩子,并懂得兒童的情趣,所以他用漫畫來表現兒童生活的插圖,深受小朋友讀者群體的喜愛。

豐子愷幼女豐一吟在《夢回緣緣堂·豐子愷》中說:“父親常常‘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他發現兒童是世間最富有靈氣的人,在兒童身上看不到成人中的虛偽、丑惡。成了兒童的崇拜者,描寫兒童,謳歌兒童。”

豐子愷對兒童的影響力,主要來自兩方面:兒童刊物和中小學生的國語教科書。

據統計,1937年上海出版的雜志共320種,其中兒童雜志約十四種,兒童刊物的出版達到了鼎盛的時期。豐子愷為眾多書局特別是出版兒童讀物的開明書局從事裝幀美術工作,給最具影響力的兒童刊物《小朋友》等雜志畫插圖,他的兒童漫畫風格頗為盛行。

豐子愷最大的影響力則來自中小學生的國語教科書。1932年由葉圣陶主編、開明書店發行的《國語課本》。

現重印的開明《國語課本》

里面的文字和插圖便是由豐子愷書寫和繪制的。為了能方便兒童閱讀學習,這本教科書在整體設計上,豐子愷選擇了一種符合兒童的閱讀習慣與生活情趣的風格,即文字采用毛筆書寫的大號字,插圖用簡練的漫畫筆法,勾勒出寓教于樂的畫面。

而在文字與插圖的編排上,豐子愷也煞費苦心,有別于一般教科書與兒童讀物圖文相分離的編排方式,每一行文字的位置、長短由頁面上插圖所占的空間決定,頁面上文字的安排方式就像是國畫上的題跋,只在畫面空余的地方書寫文字,插圖與文字構成了一個畫面的整體,葉圣陶稱贊這套課本是“詩詞和畫的結合”。這種巧妙的編排方式,深受歡迎,先后印行四十余版次。

今天,我們來分享豐子愷畫筆下充滿情趣的兒童世界。

折得荷花渾忘卻 空將荷葉蓋頭歸
兒童不知春 問草何故綠
小母親(手拿針線,有模有樣)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晨出(父輩做鬼臉)
同情(這家孩子好可憐)
衣冠之威(田中稻草人能驅鳥)
旭日初升萬疊金(一家三口下山來)
舊時王謝堂前燕(大家都愛小孩)
草草杯盤供語笑 昏昏燈火話平生(我為父親吹火棍燒水)
種瓜得瓜,吃瓜得燈(好玩的西瓜燈,還有蒲扇)
努力惜年華(我們給小柳樹澆澆水)
慶捷之夜,日本投降后二日于重慶(我被父親舉起來,一家四口笑呵呵)
東風浩蕩扶搖直上(和院子里的伙伴放風箏)
春風楊柳唱歌聲里(與小伙伴們跟老師學唱歌)
阿婆少年時(喜歡給我們看她小時候的照片)
BROKEN HEART(第一次知道了心碎的感覺)
哥哥穿嫌短,弟弟穿嫌長,媽媽刀尺忙
KISS(兒孫親奶奶)
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姐姐做媒人
濃陰春畫(樹上掛飛機,缸里開輪船,地上拉汽車)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