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認為愛情就是他在家書里多寄了5塊錢,讓她做件棉襖;惠英認為愛情就是父親母親一生不曾紅過臉,不曾大聲對彼此講過一句話;薇薇的愛情觀模糊不清,夾雜著對母親專制的反抗。
拋開鋪寫辦事程序的繁瑣和電視臺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地強行介入,還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從火葬場拾撿骨灰到鄉下田野屹立的貞節牌坊,岳惠英執著地認為相愛的人一定要在一起,哪怕已經死了也要葬在一起。遷墳與其說是母親的遺愿,不如說是岳惠英的執念。丈夫尹孝平在繁瑣的辦理結婚證明的過程中說出了“媽就沒說過要遷墳的事”的真相,女兒薇薇在影片中也說了“外婆什么時候說過要遷墳”。
三代人的故事就在一個執意要遷墳與一個誓死要護墳的兩個女人間拉開了。
姥姥——一個沒有自己名字的女人,岳家的族譜里這樣記載她——岳曾氏。新婚不久,丈夫曾子福就進城娶了別的女人,安家落戶,自此從未回過家,只是按月寄來家書和生活費。姥姥孤身一人侍奉岳家老人,養老送終。她沒有兒女,但村里人都敬重她。她沒有“丈夫”的照片,便用自己家鄉的女性文字女書修成“丈夫”的名字掛在墻上。她思念了一生,等來的是“丈夫”的棺槨。但她還要守著這座孤墳度其余生,并在家里安放了一副棺材。大概是她為自己準備的。
當薇薇在床上問她:“姥姥,您這樣守著一個背叛你的男人值得嗎?這個男人辜負了你一輩子,你為什么還要等他?”
姥姥背對著薇薇,沉默不語。但當薇薇說出自己和男友阿達的事情,問該不該和阿達私奔去北京的時候,姥姥堅定地說:“去!”我想這大概是她一輩子的答案和遺憾。
貞潔牌坊是姥姥一生的寫照,換來了她的“名字”被寫進族譜,卻犧牲了她一生的幸福。薇薇不解,惠英也不解為什么要守著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的墳墓。
惠英——一個強勢霸道、即將退休的女教師。年輕的時候,男友入伍,一去好多年,惠英考上師范,成為矜貴的大學生,卻每周到男友家幫助男友父母做家務。等了男友回來又說服父母接受他。所幸的是,尹孝平對她溫柔體貼。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有一段薇薇和爸爸在快餐店里的對話深深打動了我。薇薇問:“您說您要是當年娶的不是我媽,是不是會過得更幸福呀!”尹孝平平靜地講述了妻子等他多年的故事,然后告訴女兒:“你媽她那是害怕。她覺得你遲早會離開這個家?!币⑵綄τ谄拮拥亩?,才肯大事小事都由著她、包容她。
薇薇代表了大多數20多歲的女孩,對于上一輩的不理解,對于自己感情的迷茫。她不能理解姥姥為什么要等一個背叛自己的男人一輩子,還要誓死守著外公的墳;她也不理解母親為什么那么不講理父親卻愿意縱容著。
作為一名電視臺記者,她無意間將家里遷墳的事透露給了臺里,卻被男友阿達鄙視為了收視率連家人的隱私都肯賣。
阿達前往北京之前,薇薇抱著他說:“我不會等你的?!?/p>
也許是對姥姥一生感到不值得,她才這樣說。
但回到家里,母親反問她:“你等??!我看你能夠等多久?!?/p>
“一輩子?。 鞭鞭彬湴恋卣f。這時鏡頭緩緩地轉過來,薇薇的臉上露出說不清楚的表情,低下聲音問道:“一輩子到底有多久?”母親沒有回答。
一輩子有多久?大概只有過完了一輩子才能知道。
影片的最后尹孝平開著新車來接惠英,淡淡地回憶著往事。尹孝平始終記得年輕時妻子說過退休了以后開著車去兜風。講著講著,惠英坐在副駕駛座上開始哭泣,厲聲說:“以后不許王太太坐這個車子?!?/p>
哭笑聲伴著《花房姑娘》的歌聲,那是他們的愛情。
姥姥等了一輩子,惠英等了許多年,薇薇會不會等下去,誰也不知道,連她自己也不知道。
姥姥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個年代沒有辦過結婚證,外公和外婆領過結婚證卻在需要的時候怎么都找不到,薇薇從家里偷出戶口本想和阿達領證結婚卻在服務窗口前找不到身份證。愛不是一張結婚證便可證明的。
時間是愛情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