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評分
顏值:★★★
干貨值:★★★★★
可操作值:★★★★★
閱讀時長:4個小時
頁數:237頁
讀這本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最近的我陷入一個怪圈,原因是這樣的。
2015年年初定下今年要讀300本書的計劃,就努力、加快速度閱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然而讀書過程中發現自己讀了這一本,就忘記了上一本書講的是什么,誠可謂讀書不走心,反而感覺這樣的讀書方式——只重視讀書數量、不重視閱讀質量,這種閱讀方式很不可取。
要想辦法改善啊,于是在一位高人的指點下找到了這本書。一下子豁然開朗,原來之前自己的閱讀方式是錯誤的。原來我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種看法放到閱讀上就不太可取了。
而這本書——《快速閱讀》就是解決我的兩難,既可以幫助我提高閱讀速度,同時又能走心地閱讀,更高效率吸收知識,一舉兩得,不過由于我剛讀這本書沒幾天,有些方法過一段時間才能生效。
但這并不妨礙我把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分享給大家。哦,對了,差點忘記慣例,先上實體書圖片。
主要內容摘要
這本書的結構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進入快速閱讀之前的準備工作;
第二部分:在培養快速閱讀習慣中所用到的訓練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介紹閱讀一整本書的步驟和技巧。
那接下來進入正題吧!
一、快速閱讀須知
閱讀是眼部運動。培養閱讀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活動雙眼。
這句話乍聽下來是句廢話,可是,又有多少人曾經仔細觀察過自己的眼部運動呢?事實上,我們的眼球幾乎每時每刻都處于運動狀態,在閱讀過程中也完全不需要有意控制眼球就能毫不費力地讀取信息。
但事實是:大部分讀者閱讀是逐字閱讀,類似于下圖的模式。
逐字閱讀就是低效率閱讀的所在。首先,逐字閱讀會影響整體速度。科學研究表明,眼球對焦一次的時間大概是1/4秒,從一個焦點跳到另一個焦點只需千分之幾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閱讀每個單詞所需的時間就等于1/4秒。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閱讀的方式還會引發其他一系列的麻煩,而閱讀速度受限是其中最嚴重的。
在逐字閱讀過程中,我們的大腦不僅要不斷疊加讀入的信息,完成運算工作,還需要隨時記憶,當我們讀完最后一個單詞后,卻已經把句子的開頭忘得一干二凈。
此外逐字閱讀還會讓我們分散注意力。原因很簡單,人類思維速度至少能達到600字/分鐘,而一般人的語速卻只有150字/分鐘左右。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在聽講座或是聽報告時才會經常走神,逐字閱讀也是同樣道理。
既然逐字閱讀是低效能的,讓我們看看閱讀高手的眼球軌跡吧。如下圖:
怎么樣?是不是很驚訝呢?其實,人們常說的『一目十行』也是這樣的道理。只要能擺脫逐字閱讀,你會發現自己也能夠做到『跳躍式閱讀』。
二、怎樣培養自己的快速閱讀能力?
1、提高閱讀速度
雖然我們最終目的并非單純的快速閱讀,但速度絕對是閱讀能力的基礎。那提高閱讀速度又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沒錯,就是視覺!接下來的訓練就是通過鍛煉視覺來達到提高閱讀速度目的的。
由于古人要在野外生存,那人眼對動態事物的捕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人眼因此練就了對或動物體的感知能力,而對靜止物體則沒那么上心。因此閱讀無疑是一項人類極不擅長的活動。我們必須時刻強迫自己將視線停留在靜止的文字上面,才能完成閱讀這一項非本能的任務。
既然原理是這樣,那么我們就不能違背本能,相反要利用它。怎么利用呢?這里就有幾個方法以輔助我們快速閱讀。
A、輔助閱讀法
閱讀效率取決于眼球運動的速度,而輔助工具的引導恰恰能優化眼球的運動方式,從側面幫助我們提高閱讀速度。
用筆輔助,正確姿勢如下圖。
剛開始時你可能會覺得別扭,但不要緊,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筆尖的移動軌跡和文章內容上,這種不適感就會很快消失。你會感覺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哪里有運動,哪里就有注意力,解決了走神的問題,閱讀就會變得更加流暢,理解文章也不知不覺更加輕松。
當然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你還可以這樣以及這樣,如下圖所示:
芝士君親自示范
B、反復閱讀
最快同時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反復閱讀。通過反復閱讀,復述內容時肯定一次比一次詳盡、準確。由此可見,讀一遍就想完全理解并記住整本書的內容,幾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幾乎所有的閱讀高手都有反復閱讀的習慣。
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成為其中一員。你會欣喜地發現,即使同一本書反復閱讀了好幾遍,總共花費的時間比原來死啃一遍要短得多,理解也更加透徹。
C、3—2—1練習
這個練習需要我們反復閱讀同一個段落。
第一遍閱讀。找出一個段落,在保證理解的前提下使用閱讀輔助方法連續閱讀3分鐘。3分鐘過后,編輯自己的閱讀速度,并且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大致內容,判斷自己的理解程度。
第二遍閱讀。這次,你必須在2分鐘內完成同樣篇幅的閱讀任務。本次練習重點在于速度,所以理解程度是次要的。
第三遍閱讀。這一遍的閱讀目標就是在1分鐘的時間里讀完跟前兩次同樣長度的內容。
3-2-1連續,就是讓大家提高閱讀速度,盡快適應快速閱讀。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你每次定焦所讀入的字數相應增多了,你的視野就變得更寬廣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這些能力就會不斷強化,逐漸成為潛意識操作的能力。
3-2-1練習要不斷練習,根據自己的作息習慣和日程安排一段固定的練習時間,這是長期堅持的關鍵。
D、2-2-2練習
這個練習可以與3-2-1練習交叉進行。
第一遍。找一個你還沒看過的段落,用閱讀輔助的方法讀2分鐘。之后標注出結束的位置。
第二遍。請回到第一遍閱讀的地方,試著要在2分鐘內讀2倍于剛才篇幅的內容。
第三遍。這次的目標是3倍于第一遍的篇幅!
小貼士:分清閱讀練習與平時閱讀該練習的時候就根據每個練習的重點調整自己的閱讀方法,一旦放下練習,就把所有的規矩放到一邊,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來完成正常的閱讀。
2、試試『一目十行』吧!
『一目十行』的訣竅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學會擴大自己的注意力范圍,而注意力合眼球運動是分不開的。前面說過,哪里有動靜,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哪里。
現在,我們就開始訓練。請你在閱讀的同時用鉛筆在書頁上畫圈。就像下圖一樣。每個圓圈的上下直徑大概是3~4行文字那么寬,而且最好是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
『畫圈練習』過程中,你將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你只能看懂個別詞語,而隨著練習的增多,你能復述出的關鍵詞也會越來越多;然后,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大致跟得上小說的情節發展了;再接下來就是填充越來越多的細節。
3、集中注意力練習
找到注意力的『歸宿』——后腦勺上的那個點.
真正的閱讀高手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會把自己的一部分意念集中在后腦勺的那個點上面。早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思考帽』這樣的發明。固定在帽子內側的一個突起物持續壓迫后腦勺的那個穴位,讀書人就更容易感知到那個點的存在,從而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
另外一個影響注意力的是壓力。如果壓力過大,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因此我們首先要從減壓入手。減壓訣竅——深呼吸。
4、理解力練習
所有文字表達都是線性的,作者必須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自己的描寫或論述。
然而人腦在數十萬年間不太適應這種線性思考方式,很難梳理出如此清晰的脈絡關系。
而通過閱讀。作者首先要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轉換成線性的表達方式,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思想,而讀者則要讀取這些線性結構的信息,然后在大腦中完成解碼的過程,進而生成另外一幅發散性的圖像,最終理解作者的意思。
既然我們發現這一過程,那我們怎樣做才能實現這種信息轉換內?
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所謂的『視覺卡片』,有人也稱之為『思維導圖』。
怎樣制作視覺卡片呢?
第一,盡量使用橫向排版。橫線擺放的紙張更能刺激人的形象思維。
第二,始終把文章的主題寫在白紙的正中央。
第三,結構清晰的主干。說的具體點,就是文章一共有幾個最重要的信息點,你的視覺卡片就應該有幾個最顯眼的主干。
第四,把所有文字都寫在紙上。
第五,字跡必須工整。
第六,善用箭頭和連線突出各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第七,多用符號和插圖。
案例——思維導圖(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你還是學生,閱讀的重點想必是學習新知識、準備考試,那么你應該養成制作視覺卡片的習慣,把它當做每次閱讀的必要環節。
如果你是上班族,只是希望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再上一個臺階,那你就大可輕松點兒,只把視覺卡片作為閱讀訓練中的一個手段。
5、記憶力練習
A、建立明確閱讀目標的條件反射
因為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我們的大腦根本無法找到切入點而有所側重地處理信息,結果當然什么都記不住。
B、建立激活知識儲備的條件反射
難度再大的醫學論文對于一個學醫的研究生來說,也是小菜一碟。因為他有相應的知識儲備。而對文字的理解速度也是同樣道理。
C、建立復述文章內容的條件反射
高手在閱讀會時不時暫停一下,在腦子里默默復述一遍剛才讀過的內容。
D、建立回放視覺影像的條件反射
蘇聯心理學家魯利亞研究發現:某人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主要是因為他在閱讀和交談的過程中,都會在腦海里生成相應的圖像。而且,這些圖像都極為清晰細致。此外,他還會給這些記憶附上其他的感官感受。
三、閱讀整本書的步驟和技巧
1、閱讀前要明確閱讀目標
具體來說,就是找出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
A、我為什么要閱讀這本書?
B、這本書對我來說有多重要?
C、我想要獲得哪些信息?
D、我打算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哪些方面?
回答完這些問題,就相當于給自己找到了一把閱讀的標尺。能清醒把握自己的進度,并且明確自己的終極目標。
2、閱讀整本書的步驟
在閱讀的過程中,請時刻保持放松與專注的狀態。
A、泛讀本書,把握整體脈絡
在閱讀某本書之前,有必要先梳理出整個學科的知識脈絡,完成大致定位。這樣才能更好把握宏觀的閱讀放心昂,系統地組織讀到的信息。至于怎樣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就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斷了。
怎樣判斷一本書的價值呢?這里提供一個有效且簡單的方法。
1)就是閱讀封面和封底。
2)此外,瀏覽目錄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合理的目錄可以為讀者提供整本書的結構、篇幅重點等許多有用的信息。
3)把目錄與之前讀到的內容簡介、作者介紹結合在一起,可以讓我們對整本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要想成為閱讀高手,這種快速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家里的書大多是毫無價值的。
B、快速閱讀和反復精讀相結合
首先,要用幾分鐘的時間快速閱讀第一部分的內容,并在頁邊標記出重點信息。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搜集信息,為腦干提供更多的細節。
其次,經過上一步后,你很可能已經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具體信息,或者發現這一部分沒有太多有意義的內容,這種情況,你可以繼續下一部分的快速閱讀了。
在閱讀過程中,要始終跟著讀入信息的進度積極思考,爭取在閱讀的同時完成理解、吸收和記憶的任務。
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過濾,你可以輕松找出全文的重點,集中精力處理這部分信息。整本書的其余部分也遵循同樣的閱讀原則:只要達到既定目標,就可以放心大膽往下讀。
C、回顧知識點,系統理解全書
找到了全書的主線,逐一閱讀各個部分,還不算徹底完成了整本書的閱讀任務。最后,還要花費5分鐘時間,把每個部分的知識點一一串聯起來,梳理清楚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實現最終的整體理解。與傳統閱讀方法相比,這一章介紹的閱讀步驟與技巧能夠讓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留下更深的印象,把書里的內容徹底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為以后的復述和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漲姿勢:
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呂寧。曾從事法律行業,后來創造德國格呂寧學院與格呂寧出版社,投身培訓以及出版行業。擁有作家和培訓講師雙重身份。
他在臨近大學畢業時準備律師職業資格考試期間,因為無法像同學一樣有充裕的時間復習備考,而自己開發出一套快速閱讀法,最終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高分。之后便開始密集研究快速閱讀與學習技巧。
更多圖片和內容請至芝士閱讀網站或客戶端。
芝士君 整理
————
<a >芝士閱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a>
<a >芝士~不止書摘,發現更大的世界</a>
下載客戶端:<a >iPhone版</a>和<a >Android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