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愛有天意》

假如,愛有天意,你是否愿意陪我走一程。

1

我是第二次看《廊橋遺夢》:第一次,是在少女時代,不經世事的我,被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也為羅迪遜橋畔的旖旎風光沉迷著;多年以后,當我再次翻看這部老片子時,物是人非,感慨萬千,歲月似乎早已更換了謎底。

我們到底還是回不去了,但愛卻是無法忘記的。

大雨還在下著,羅伯特.金凱駕著車子緩緩地離開小鎮(zhèn),他脖子上掛著印有“弗朗西斯卡”的項鏈,隨著車子,不停地晃動著;而他身后,躲在暗處里的弗朗西斯卡眼睜睜地看著愛人的背影,一寸一寸地追,追著他浪跡天涯。

那一刻,我淚如雨下,悲傷的不能自已。

弗朗西斯卡是一個中年婦女,生活的瑣碎成為她的日常,磨去了她青春的模樣,也磨去了她年輕時代的夢想。

有一天,弗朗西斯卡在自已的家門口,遇見了國家地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前來探尋羅斯曼橋的地理位置。

熱情好客的弗朗西斯卡帶領金凱一同前往。

是的,他們相遇了。可是,命運將如何安排他們之間的故事。

于千萬人群中的遇見,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遇上。

也許,這就是緣分。冥冥之中,老天爺早已按頓好了一切。

認識你,我用了一下子;愛上你,我用了一陣子;忘記你,我卻用了一輩子。

我向你走去,你向我走來,已經很久了。雖然我們相會之前,誰也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有些人,我們彼此讀了一輩子,也沒有讀懂對方;有些人,卻一見傾心,似乎在哪里見過;也許,只是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卻無法忘記你的臉。

2

我之所以在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在寫作《廊橋遺夢》時,是正處于“離婚潮”的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面對愛情與責任,人們將做出怎樣的選擇。

作者以一個藝術家獨特的視角重新審視人性,在靈與性的結合中,肯定了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是渴望愛與被愛,以及對愛的追求;揭示了在現實壓力和世俗眼光下,婚外戀在道德上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實;人們總是站在道德倫理的制高點對他人的言行進行評價。

兩情相悅,人生難求一知已。

如果你有幸遇見了,請好好地感受這一生只此一次的愛,小心安放,善待他吧!

他們在相守的這四天里,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兩顆孤寂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惺惺相惜,竭盡全力地愛著彼此。

或許人的一生可以愛很多次,然而總有一個人可以讓我們笑得最燦爛,哭得最透徹,想得最深切。

那個人未必是戀人,可以是任何人;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鮮為人知的優(yōu)雅。

羅伯特,有句話,我是第一次說,而且只說一次。

我知道,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弗朗西斯卡。

當四目相視,電光石火的瞬間迸發(fā),這注定是一場逃不脫的情感糾葛。羅斯曼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我愿你快樂,既便快樂不再是因為我。

3

你要知道,這個家在我走了之后,會完全改變的。

兩個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么辦?這是他們的家啊!最溫暖的港灣!可是,我現在卻要毀掉他,他們將在缺失母愛的環(huán)境下長大,這將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造成怎樣的傷害?此生無法補贖回來!

當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了自已的孩子,就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意味著終點。

還有我的丈夫,作為一個男人,他將如何有尊嚴地在這世間,這小鎮(zhèn)上生活下去。

愛情的魔力雖然無法抗拒,若因為愛情而放棄責任,那么愛情就會消失,還會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在面對愛情和責任時,弗朗西斯卡選擇了后者,羅伯特.金凱承諾不再打擾她的生活,兩個人余生不再相見,把這個愛的秘密守口如瓶。

我不需要你。

為什么?

因為我不能擁有你!

喜歡是放肆,而愛卻是克制。

4

當弗朗西斯卡的骨灰拋灑在羅迪遜橋畔時,藍天白云,綠樹紅花,競相綻放開來。

我活著的時候,屬于這個家,但愿死了之后,屬于他。

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放不下;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果;有時候,明知沒路了,還在前行著,因為不甘心。

愛,是什么?愿你一生一世都幸福平安,盡管我不在你身邊!

誰會令你夢斷廊橋?

弗朗西斯卡,我在這里等你!

嗯,我來了,羅伯特.金凱!

Hold me now (現在抱緊我。)

Touch me now (觸摸我。)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沒有什么能夠改變我對你的愛。)

假如,愛有天意。

愛人,你聽見了嗎?我對你的呼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