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關系,婆媳關系是其中之一,也是大多數人感到頭疼的一種關系。婆媳關系不協調的案例舉不勝舉。
婆媳關系也是非常微妙的一種關系,婆婆是長輩,可是有的婆婆又拿不出媽媽一樣的氣度來包容媳婦,媳婦是晚輩,但很少有人心甘情愿的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理解婆婆。往往為了一些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搞的家庭關系復雜,讓做兒子的做丈夫的夾在中間不知所措。如果不能很好的協調好婆媳關系,那么日后的生活要想幸福都很難。
我的生活里見過太多奇葩的婆媳關系,也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引導過身邊一些因婆媳關系不協調的家庭,解決了家庭矛盾,讓他們過上了互相理解包容的家庭生活。
我是這樣和我的婆婆相處的:
首先是厘清婆媳關系的緣來,因為愛上一個你喜歡的男人,而生他養他的那個恩人就是你的婆婆,你的婆婆也是你的恩人,他雖然沒有養育過你,但是她把她的最愛給了你,從這個意義上,我非常感謝我的婆婆,另外,我非常愛自己的老公,愛他包括他的家人和有關他的一切,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我婆婆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公公早年去世,留下四個不懂事的孩子,都是婆婆一個人拉扯大的,這一點就足以讓我非常佩服婆婆的毅力。有了這樣的欣賞的眼光,生活中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不足以影響我對婆婆的尊重。因為我的理解,婆婆也非常喜歡我這個媳婦,她會把貧窮的家里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哪怕是剛煮的一鍋肉都要讓我先嘗個鮮,漸漸的我就把婆家當自家啦!
再好的關系都需要一點兒儀式感,我和婆婆不住在一起,在和婆婆相處的日子里,我每次和婆婆見面,都會帶上伴手禮,哪怕是一點兒糖果,禮物不分大小,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你的伴手禮代表你你心中裝著婆婆,老人家會非常開心的,婆婆開心了,先生也會開心,先生高興了,你也會感到更開心。這樣的良性循環的和諧共處,家庭生活質量就會越來越高,幸福指數也會不斷提高。
我是1990年嫁給我的先生,之后的日子里就有了和婆婆的相處,在和婆婆相處的日子里,我的回憶里都是滿滿的幸福往事,雖然都是小事,可是就是小事見真情。
最難忘的經歷是婆婆生命中最后的那段日子。2011年,兒子高考剛結束的那一年。婆婆已經87歲,身體還算康健,那天中午,她打算去商店買東西,在去的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因為年紀大了,一下摔壞了股骨勁,這一跤倒下,婆婆再也沒能爬起來,之后一直臥床不起,大小便都是要我們幫她,在伺候婆婆的日子里,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包括家人,都會議論說我了不起,一個生活講究的人,從來沒有嫌棄婆婆,而是比其他人都細心的照顧著老人。聽到大家的議論我心里也有反思,當時我就想,這是應該的,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婆婆對我沒有養育之恩,可是,我愛上了他的兒子,婆婆和我就有了關系。也可以這樣理解,我是替我愛的那個人盡孝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這樣的解釋會日更多人理解,也更愿意搞好婆媳關系。婆婆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我一直陪伴著她,她也特別信任我,我們細致入微的照顧,還是沒能留住婆婆離開我們的腳步。那年,婆婆去世了......
婆婆離開我已經好幾年了,可是她那頑強的毅力還常常讓我想起,我經常會和老公提起她老人家,她的優秀品質會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婆婆是我的榜樣,我也要用我的行動為子孫后代做榜樣!
如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不久的將來我也會由媳婦的角色轉換成婆婆的角色,我會像婆婆學習做人做事,我希望我家和諧的婆媳關系代代相傳。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最后奉勸那些還在為婆媳矛盾困擾著的年輕人,調整好心態,擺正位置,多一分份包容、多一份理解,放下包袱,暢享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0月13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