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星期四
怎么辦?我會死嗎?
小臭屁有鼻炎,經常鼻子發癢,忍不住用手去摳,一摳就流鼻血,說了很多遍也不聽,隔三差五用淡鹽水清洗也收效甚微。放學回家經常看他的衣服、褲子被鼻血染紅。上個周末開始更是幾乎每天都要出鼻血三五次,雖然每次流量不多,他自己也久病成良醫,每次出鼻血不再驚慌地告訴我們,而是自己擦掉鼻血,然后把餐巾紙揉成一小團塞進鼻孔止血。這個禮拜公公婆婆回老家了,我和臭爸每天又要上下班,我額外承擔了接送崽上幼兒園的任務。婆婆走之前就給我打了預防針,我知你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媳婦。你老公工作忙,你輕松點,所以就由你每天接送崽崽上幼兒園。我對婆婆說,你這么說了,我還能怎么樣呢?不答應的話就成了拖老公后腿的不通情達理的老婆了!
就是公婆不在家的這個禮拜,小臭屁出鼻血的頻率明顯提高了。這個小臭屁意志力較差,有鼻炎還老不愛喝水,不愛吃蔬菜及水果,偏好吃油炸、燒烘、焙烤、糖果類食物,真的是反擊道而行之啊。我已經有意識地控制小臭吃垃圾食品,一起床就給他泡杯蜂蜜水,每天削個蘋果或者梨子,不忙的時候我還要榨點綠豆汁。我的舉措似乎成效不大,倒也有所緩解。小臭屁還是每天會出一兩次鼻血,盡管每次只是爬一條蚯蚓那么長出來就止住了。可臭爸和臭媽還是憂心忡忡,兒子天天出鼻血,叫我們于心何安?
就在昨晚睡前,小臭屁又開始了習慣性流鼻血,還坐在電視機前霸占著遙控大權看他的動畫片,讓關注中央軍事頻道的以家長自居的臭爸無計可施。臭爸說,看了這么久了總可以給我看了吧?小臭屁一邊處理著鼻血的善后事宜,一邊目不轉睛盯著電視機對臭爸說,不行,我還要看!臭爸說,我們家到底誰是老大,誰說了算?小臭屁說,我是老大,我說了算。臭爸忍無可忍搶掉小臭屁手中的遙控器,啪地關掉電視機電源插頭,換來小臭屁的仰頭嚎啕大哭。小孩子總是健忘的,哭了一會兒見無人哄他自覺無趣,就乖乖地答應陪我上床睡覺。睡下后,小臭屁開始了越來越猛烈的咳嗽,咳得眼淚鼻涕都出來了,喉嚨里似有異物堵住。臭爸說,怎么咳成這樣子,感冒了嗎?我說,沒有呀,好好的呢!是不是吃錯了什么東東卡在喉嚨里?回憶晚上陪小臭屁在外面吃飯并沒吃什么骨頭之類的,擔心他貪玩不小心把什么玩具吞進喉嚨里去了?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只說沒吃什么東西呀。臭爸用手去摳小臭屁的喉嚨,終于嘔了,卻是一攤血水,頓時把我們一家三口都嚇怕了。都咳出血來了,該多嚇人啊?小臭屁更是嚇怕了,都吐血了,怎么辦啊?怎么辦啊?爸爸,媽媽,我會不會死啊?我的頭腦里馬上浮現了林黛玉吐血而亡的情景,我自己犯慢性咽炎們厲害時也咳出過血,那時我自己也多愁善感過。但小臭屁還是個五歲不到的孩子呀,他原來也是那么膽小和在意生死啊。我故作鎮定安慰他,不會的,爸媽都在身邊,怎么會呢?小臭屁還是很害怕,快送我去醫院吧,快點!看小臭屁這么慌張和害怕,我們做父母的還能怎么樣呢?十點多了,一家三口手忙腳亂打的往醫院跑。有小臭屁在旁邊干擾,我從來沒痛快開過車去市中心。去醫院的路上,冷靜下來的臭爸分析可能是出鼻血時仰頭大哭,然后又馬上躺著睡覺,鼻血從鼻腔流到喉嚨里堵住了,剛剛嘔出來的就是那團鼻血。這不,鼻血摳出來后小臭屁慢慢地就不咳嗽了。我覺得臭爸分析得有道理,多半就是這樣,還記得小臭屁有一次吃了菜葉子卡在喉嚨也出現過這種類似的場面,后來嘔出來就沒事了。看來小孩子吃東東真的要小心呢!每次看小臭生病或者別的家人生病,我就對老天爺說,老天爺,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請保佑我和我的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既來之則安之,這個點到醫院只能掛急診科了。醫生要我們做了血常規檢測看了說沒問題,說得跟臭爸差不多一個意思,也就是說,今晚的我們只是虛驚一場。小臭屁聽了醫生的話更是難為情地笑了。不過,三天兩頭出鼻血終歸不是個事,我下定決心,得抽空去省里的大醫院看看耳鼻喉科。今天到網上預約掛號,發現有名氣的醫生周末都不上班,最近幾天的號子也掛滿了,只好等下個星期了。
2016年6月29日,星期三,陣雨
我要送你更大的鴨腿
晚餐有婆婆拿手的血鴨,婆婆習慣性地把大鴨腿夾到小臭碗里。小臭嘖嘖陳贊鴨腿好吃,并且夸張地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好的鴨腿。
得到五歲小孫子夸獎的婆婆自然幸福感膨脹。她問小臭,等你長大了,也會請奶奶吃鴨腿嗎?小臭說,當然,我要請你吃比這還大的鴨腿。婆婆感動地說,真乖,那我爭取活到那一天。小臭屁似乎被帶入到婆婆的語境里去了,憂傷地感慨說,不知道那時候你死了沒有?婆婆說,要是我等不到那一天就死了怎么辦?小臭沒說一句話,只是很傷感地靠過來,一把抱住婆婆,似乎說,奶奶,不會的,我不讓你死!
當婆婆把這個故事復述給我聽時,我的眼睛也濕潤了。我假裝被風沙迷住了眼睛,偷偷地拭去了眼角的淚水。我對小臭說,放心吧,奶奶身體好著呢,會等到這一天的。
6月30日,星期四,陣雨
講故事
晚上,照例是睡前故事時間。小臭要我給他講故事,我說今天我不照書念了,好嗎?照書念那是念故事,我要給你講故事。小臭不肯,一定要我念書,我說書上都是別人的爸媽寫的故事,媽媽編的故事比他們還好聽呢,為什么寧可聽別人爸媽編的故事,也不愿意聽自己媽媽編的故事呢?
小臭妥協了,他說,要不這樣吧。我給你編個故事,然后你再給我念個故事。我無比同意。小臭說,要不,我就念幾句臺詞吧?這個小臭屁,詞匯一天比一天豐富,念臺詞這么專業的話也脫口而出、借為己用了。“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小臭念完這三句后,就說我講完了,輪到你了。我說不錯,還算流利。雖然只有三句話但也算是個小故事,而且這個故事還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知道嗎?小臭搖搖頭,我就要他請教一旁躺著看手機的臭爸。本意是希望臭爸參與到這個親子互動中來,也是因為他確實比我更善于總結。
臭爸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制定規矩,否則人一多,人再多反而沒有真正做事的人。小臭說,那我們家里這么多人也有人做事啊?臭爸說,因為奶奶能干又勤勞,愛家里的每一個人,所以不用制定規矩也做很多事啊。
婆婆確實是我們家里最勤勞能干的人,這一點無可厚非。所以一提到做事,臭爸首先就想到她的付出也是無可厚非的。這是題外話。我和臭爸都感到欣慰,為小臭善于思考,能夠從故事中受到啟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遇事能夠觸類旁通而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