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站一方講臺,守一份夢想。教師的清高緣于技能的嫻熟,產生于課堂的輕松有效,學生的聲情并茂。沒有比上好一節課更簡單的快樂了!追求有效課堂,一直是每一個教師心中的夢想。只有我為課狂,不斷思考,才能讓課堂如何有效變成可能,我們一直走在實現理想的路上。
? 一、紅杏枝頭春意鬧? 確定目標努力跑
? ? ? ? 做為一個對講臺并不陌生的教師,對課堂的敬畏絲毫不減。低段教學教什么,如何讓一年級的娃娃學得有效?這個問題在年級內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說實在的很多孩子小學畢業了,提筆不會寫字,開口不會讀書,這種傷痛真實存在,又像警鐘在鳴。“聚焦朗讀”這個清晰又真實的目標在聶校長的號召下走進了我們的日程。
二、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 ? 奔著目標,我們開始了研討之路。一年級課程要識得字12個左右,要寫的字7個,還要結合字源識字,讀文也不能忽略……2課時怎么安排更有效?我們也充滿困惑。老大說的對,沒有時間做后盾,一切都是空想。“少即是多”在年級研討的基礎上我們決定做取舍,一節課認識7到8個字,用字源就“磨透”它,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收獲,教研時間我們四個人泡在辦公室把每一節課的流程環節一一交流,小組內理清思路,取長補短。曉曉老師試講完畢,我們有開啟了漫長又煎熬的修煉之路。第一天感覺通篇用力,線索不清,第二天早上的課上我們就聽到了不一樣的課堂節奏,黑夜里拼命的努力,不僅天知地知還有聽課人知。我們努力讓孩子愛上學習,有效學習。
? ? ? 每一個努力的人在課堂上都有靚麗的影子。聽,薛媛的課,我們被她隨手勾勒的荷葉圖吸引,聽到孩子們羨慕的贊嘆聲,我們也覺得好幸福。“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誰也不知道課下,薛老師下了多少苦工,但這份熱情和認真值得點贊。
? ? ? 第二節來到王老師教室,作為一名老教師,王老師從課堂設計的清晰,到集中識字的緊湊,再到過渡語的流暢,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二、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課間聽連老師點評,我們再次頓悟。“聚焦核心目標,少就是多。”每次我們都想給孩子的太多,結果所有都是蜻蜓點水,仿佛為完成目標而完成目標。連老師最厲害的就是總能一語點破夢中人。“如果我上這堂課,我會在第一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一句聚焦疊詞,指導孩子讀出味道……”有思想的人是值得敬重的,連老師就用這樣有效的分析,幫我們撥開云霧見青天。“一切為朗讀指導服務,聚焦核心目標,大膽取舍,斟酌策略,改變方法”在我們心中越來越清晰。
四、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 ? ? 第二天講課的我,倍感壓力山大。雖說課堂思路我是清晰的,但奔著朗讀這個目標,我還得減掉無關緊要的字,從8個字,減到3個字,利用課余時間我和王蕾老師,曉曉老師從課件制作補充,到關鍵字的取舍,再次討論商榷。
? ? ? 老師范讀給孩子引領,學會標自然段,簡單提取信息。圍繞中心環節確定,“捉”,“急”,“塊”,三個字結合字源,創設情境,讀好對話。
? ? ? 圍繞具體目標,我再次書寫記憶環節,默練過渡語,盡量追求舒服高效的課堂。聊天式的對話最容易走進別人心里,所以課上不自覺話總是多。
? ? ? 沒有了領讀,孩子們對文章不熟悉,要讀出感情,真的是強人所難,收效甚微。課上在對話環節,出現的磕磕絆絆小插曲也是情理之中。
? ?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孩子學情的充分了解,是所有設計的地基。所有華麗的設計,所有明確的目標,都應該建立在學情的基礎上,熟能生巧,一點也不假。
? ? ? 課堂生成的一切都是值得思考的,不完美的節奏,讓我在思考中前行。
第三天再次聽二年級的朗讀指導課程,教學目標越來越清晰,課感越來越舒服,大家的進步都有目共睹,修煉進行時,我們提高中。
五、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 ? ? 聶校長的點評猶如疾風吹了進了,我的耳朵,沖擊著我的思想,敲打著我的心門……內心涌動的情緒久久難以平靜。重整旗鼓,整裝待發。
? ? ? 用好文本,研讀文本。不要舍近求遠,能用文本解決的問題,瞎創設情境反而是一種浪費。是啊,這大概就是我們課上說個不停的問題癥結所在。凡事有度,走在有效課堂的路上,我們光知道目標還不夠,實際行動起來,才能發現問題。有了改進方法,繼續實施起來才能看到效果。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找出問題再次試講磨課,為自我提升扎扎實實去努力,我們都走在自我修煉的路上,聽完點評,繼續完善課程,在每個班再講再思,真正提高課堂技能。讓每一滴流過的汗水,澆灌出希望的種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