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十一
一、
上周末的時候幫剛來到北京的小魚搬家,陪著她到附近的超市里面買東西,我看著個頭小小的她穿梭在一排一排的貨架中間,手里面挑選著的全部都是打折的東西。
在特價區抽出的五塊六的衣架,一邊說著這是她奶奶才會穿的拖鞋,一邊拿起了這雙藍色印著花的特價八塊錢一雙的鞋子。
小魚愛吃甜點,在經過甜品區的時候,我能夠清楚地看到她眼里面那份想吃的精光。
她走了過去,沒走兩步,便又走了回來。
拿著盤子和夾子,在那里細細地挑選,眼神看了看貨架里面的甜品,又馬上瞟到了旁邊的價碼牌上,從貨架的這頭走到那頭,盤子里面依舊空空如也,她站在貨架最邊上看一會兒,又轉身走了回來,在貨架中部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夾起了一塊抹茶味的蛋糕,很是莊重地放了上去,然后在靠近服務員的時候,便又停下了腳步,看了看盤子里面的那抹綠色,站在那里停了半響,像是在思考什么,抿了抿嘴唇又返了回去,將那塊抹茶味的蛋糕放了回去。
然后回過頭沖我微微一笑,說著,“走吧,太貴了,還是不要了!”
拎著東西陪小魚回去的時候,我側著臉問她,覺不覺得自己辛苦?
小魚先是微愣了一下,將手里面提著的一提打折的礦泉水往上提了提,笑容綻放,像是夜晚那顆最亮的星星,她清脆好聽的聲音在這黑暗的夜里幽幽的回蕩,帶著堅決而又自信的聲音,“不,從不覺得自己辛苦,這只是一個過渡,我相信之后會越來越好。”
剛畢業的我們連五塊錢一塊的抹茶味的蛋糕都不敢買,我們不是富二代,最初都是一無所有,正是因為這份沒有才更讓我們如此決心的腳踏實地,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去得到我們所期許的。
二、
小魚的現狀讓我想起了我剛來北京時候的樣子,也是一樣,買東西的時候眼睛緊緊盯著價格牌,結賬的時候,賬單上面每跳動一下,心里面就微顫一下。
緊緊地攥著自己的錢包,眼神巴巴地瞅著每個物品的價格,在心里面合計著一共需要花多少錢,自己還剩多少錢,糾結著自己要不要買。
甚至于吃飯想買個菜團子吃,都會在腦子里面過一遍,到底是吃菜團子比較合算還是吃包子比較合算。
買一罐榨菜的時候,也要蹲在貨架前面半天細細比較著價格和克數,盤算著哪一個是最合算的。
斤斤計較著一兩塊錢的差距,因為一兩塊錢可以讓我們買幾個饅頭對付著過上個兩三天。
以往的生活滋潤都是靠的父母,那沒有任何值得驕傲,到了現在開始靠自己養活自己,對于一個本來就沒有任何經濟基礎,但是想要獨立的一個人來說,買東西挑最便宜的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
二十二歲畢業的我們,是非常清楚明白再也不是靠父母養著的時候了,心里面的自尊與要強讓我們無法再掌心向上舔著臉管父母要錢,即使我們知道自己要父母肯定給。
從父母那里要錢讓我們過上舒適日子沒有自己一個人啃著饅頭就著榨菜的日子來的心安。
三、
剛畢業的我們是那么的貧窮,手里面的錢從不敢亂花一絲一毫,從以前的大手大腳變得如此“小氣”“摳門”,是因為我們那么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
我們現在一無所有,一切都降級到最低的標準,有住的地方就行,再也不談舒適與否;能夠吃飽就行,再也不糾結飯菜是否好吃。
我們在別人眼里過得如此破敗不堪,但是仍然笑著面對著面前的人山人海以及需要每天不斷思考的物價與房租。
梵高曾經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是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
我們心中的火是讓我們即使每天吃著方便面都如此努力地向上過著生活。
我曾經看過老姐剛畢業時候的生活,雖然不在一線城市,但仍舊過得一貧如洗,住著每月兩百塊錢的屋子,拿著不到一千五百塊錢的工資,每次發完工資都細細合算著這個月到底應該怎么花。
穿的衣服永遠都是路邊的地攤貨,有的時候金錢實在緊張,一天便只吃一頓飯。
她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直到去年才慢慢變好,有了存款,周末可以出去閑逛,想吃什么就可以去吃什么,想去哪玩就可以去哪玩。
前幾天看到她發了朋友圈,報了一個健身房正在健身。
她的生活現在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老姐在我來北京之前跟我說過,北京的生活會讓你變得更加覺得自己貧困,但是你千萬要相信,這份貧困不是一輩子的。
剛畢業的時候有時甚至覺得吃飯都是在浪費金錢,過得生活都是最“廉價”的,但是你要相信這份“廉價”只是暫時的,生活達到最“廉價”的地步再怎么走都是開始朝著“有質量”的方向去走的,你要確信你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
四、
剛畢業的我們一貧如洗,商品上面的價格牌都是我們的“仇人”,現在如此斤斤計較的生活是為了在之后過上舒適日子的時候更加享受那份舒適。
只有經歷過不好的,我們才更加懂得好的。
我們會過上周末悠閑坐在一家愜意的小店喝上一杯悠閑的欣賞著街邊的風景,我們也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逛街的時候看到的店我們不會連進都不敢進。
我們現在不敢買五塊錢一塊的抹茶味蛋糕,但是我們的生活會從現在的零開始一點一點的增加變得越來越好,你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