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余華所說:“這就是我的寫作,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經過政治、歷史、經濟、社會、體育、文化、情感、欲望、隱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個走過世界,經歷過幾個時代變遷的人,用犀利詼諧的筆寫下了中國動蕩百年里的細碎和浩蕩,從細枝末節中反應生活的本質,我又再一次看到了文學的迭代和震憾。
值得反思的是,那純粹的時代已經被定格在過去,而當下正在進行的時代,是紛繁復雜的,而今這個時代的荒誕已經快要見頂了,會逐步趨向于保守,趨向于溫和,因為我們人人需要自救。
我非常喜歡本書四段話:
1、閱讀的過程就像是撫摸刀刃的過程,而且是用神經和情感去撫摸,然后發現自己的神經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劃痕。
2、我用過這樣一個比喻:一個作家的寫作影響另一個作家的寫作,如同陽光影響了植物的生長,重要的是植物在接受陽光照耀而生長的時候,并不是以陽光的方式在生長,而始終是以植物自己的方式在生長。我意思是說,文學中的影響只會讓一個作家越來越像他自己,而不會像其他任何人。
3、文學的敘述就像是人的骨髓一樣,需要不斷造出新鮮的血液,才能讓生命不斷前行,假如文學的各類敘述品質已經完成了固定了,那么文學的白血病時代也就來臨了。
4、如果文學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讓我們在屬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環境的作品里讀到屬于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