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的 Face ID 值得期待嗎?

人臉識別早就不是什么新事物,但是最近又被蘋果炒熱起來。對于 iPhone X 對 Face ID 功能,大家各懷己見。

發(fā)布會上的失敗演示讓人忍不住想要質(zhì)疑(下文會解釋失敗原因),但是從已經(jīng)公開了的基本的技術(shù)原理和感應設(shè)備來看(下文也會解釋),蘋果在人臉識別上的努力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確實有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和目前市面上的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

但是拋開這些細節(jié)不談,人臉識別這個功能本身就自帶問號。這一技術(shù)雖然不能說是普及了,但距此也幾乎只差臨門一腳了。這些實際運用中,質(zhì)疑的聲音一直不斷,例如:刷臉支付被質(zhì)疑可靠性和實用性三星的面部識別被爆可以用照片蒙混過關(guān)……

我因為每天都要用 Surface Pro 的人臉識別解鎖筆記本,也算是一個人臉識別的重度用戶了。所以在探討 iPhone 的 Face ID 之前,我想要先分享一下自己使用筆記本人臉識別功能的體會。

Surface Pro 的人臉識別

好處

方便自在:作為我的默認解鎖方式,基本不會無故失敗,大大節(jié)約了我的時間,只要坐在電腦前,可以一邊做別的事情一邊等待啟動。

不挑光線:即便室內(nèi)光線非常糟糕,只要不是全黑基本都可以,也可能是屏幕本身就具有不錯的不光作用。

化妝識別:當然我也不怎么花濃妝,不過一般來說有沒有妝對識別成功率沒有什么影響。?

壞處

有點尷尬:雖然時間也不過0.5到1秒,但是每次打開都要面對鏡頭“定”一下,有時會覺得奇怪。?

眼鏡識別:我一般在家不帶隱形,所以它只認得我戴眼鏡對樣子。

隱私擔憂:因為人臉識別要求攝像頭是可以自動開啟的,這就讓人不得不多一些顧慮。

Face ID 的超前之處

速度很快

網(wǎng)傳 0.5 秒,如果真實使用中確實如此,那么對于習慣卡機的人來說這個速度幾乎可以算是無感了。(參考:如何評價 9 月 13 日發(fā)布的 iPhone X?

超越圖像

目前市面上見到的人臉識別大多只有攝像頭這一種感應器,高端一點的支持雙攝像頭做3D判定。對得起 iPhone X 的定價的是, Face ID 的人臉識別除了攝像頭之外,還補充了至少三個新設(shè)備,與其它感應器合體成為傳說中的深度攝像頭(TrueDepth Camera)。?

目前市面上見到的人臉識別大多只有攝像頭這一種感應器,高端一點的支持雙攝像頭做3D判定。對得起 iPhone X 的定價的是, Face ID 的人臉識別除了攝像頭之外,還補充了至少三個新設(shè)備,與其它感應器合體成為傳說中的深度攝像頭(TrueDepth Camera)。

Face ID 特殊之處在于對紅外線對運用。首先,它會用泛光感應元件(Flood illuminator)給用戶的臉打上看不見紅外光,這樣就可以避免糟糕的環(huán)境光線。

點陣投影儀(Dot projector)會將三萬個同樣不可見的紅外點向用戶的面部投射,這樣就可以判斷面部的3D結(jié)構(gòu)。

紅外攝像頭(Infrared camera)會將這些不可見光的成像捕捉記錄下來。

A11 仿生處理器(A11 Bionic)會將紅外圖像與十幾萬張用于 AI 訓練的、儲存下載的、你的面部照片進行比對。其中的紅外光、點陣投影和3D處理,都與目前常見的圖像分析類的人臉識別技術(shù)不一樣。(參考:How Apple's New Face ID Works

Face ID 的潛在問題

方便盜用

堪稱人臉識別領(lǐng)域的一大未解難題。

濃妝識別

不可見光和點陣投影聽起來挺有保障的,希望能抵抗得了化妝品。

強制識別

根據(jù)蘋果公司的官方回應,這個問題也是導致發(fā)布會上演示失敗的原因。至少直到發(fā)布會之前,F(xiàn)ace ID 被設(shè)定成失敗兩次就要手動輸入密碼。在發(fā)布會上,上臺之前手機可能因為臨時測試之類的原因,自動啟動了人臉識別并失敗,導致上臺后演示時被要求輸入密碼。(參考:Apple explains Face ID on-stage failure

相對指紋識別的失敗五次輸入密碼,兩次還真是是有點少。更何況為了體驗上對順暢, Face ID 的識別會在喚醒手計時自動啟動,而這個時候你可能還沒準備好接受人臉識別呢!在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嘗試喚醒手機,人臉識別自動啟動,然后失敗,要求輸入密碼,這樣豈不很煩?


口罩和墨鏡

雖然不方便的時候可以改輸密碼,但是對于口罩和墨鏡愛好者是有點困擾的。

拿手機的姿勢

我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說,最舒服的拿手機的姿勢并不適合自拍(很有可能只能拍到額頭以上),則也就等同于不適合人臉識別。也就是說每次開機時,你都要做好擺拍對姿勢。

我用 Surface Pro 就是這樣,雖然不用表情動作什么的,但是一定要把臉擺正對著屏幕一下。在家就罷了,大街上這么做不會尷尬嗎?以后如果路上看到有人突然舉起手機,或者四十五度低下頭,很有可能是在解鎖優(yōu)勢或者付款。

隱私問題

Face ID 功能要求一些感應器要長期開啟,用來記錄可能的面部特征。這樣一來,很有可能記錄下一些用戶不想被記錄的信息,甚至是用戶身處的環(huán)境也有可能被記錄下來。這些信息手機系統(tǒng)本身能夠保密好,會不會被第三方應用利用,都值得懷疑。(參考:iPhone X’s Face ID raises security and privacy questions

——

我自己的設(shè)計背景和從專業(yè)人士了解到的知識對主題進行思考,并分享自己對想法。我非常樂意看到大家參與討論并給出各自的觀點。

歡迎原作者前來認領(lǐng)網(wǎng)絡(luò)圖片,如果能夠找到真實作者,我很希望能夠注明來源。

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zhuǎn)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