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講故事的人一定是有魅力的人。
昨天在大觀園門口碰到茜茜和她的奶奶,太陽快要落山了,他們正準備離開。我們打過招呼,停下來閑聊了幾句。不知怎么就說起了糖果。
奶奶給我們講起一個說給茜茜聽的故事。她很快就進入講故事的狀態:
“從前,有個老婆婆和老公公,他們很喜歡糖果,所以一天到晚都在做糖。他們做的糖有三種,甜的、酸的、苦的……”
夕陽照在她的臉上,泛著柔光,慈祥的表情,溫柔的聲音。一下子讓她和其他在廣場上對孩子們大嚷大叫的看護者們拉開了距離。
這件小事之所以在我心上泛起波瀾,是因為最近看了一本叫《故事思維》的書。
銀色的封面上畫著一匹扭頭凝視的斑馬,難道它也別書中的故事吸引了,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過頭看看講故事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的裝幀,它將封面的銀色一直延伸到里面的小折頁,上面印著作者和本書的簡介,瞬間把人帶進了一個銀色的故事世界。
故事是潤滑劑
《故事思維》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被譽為將故事思維應用到商業領域的先驅。這本書暢銷全球十余年,她在書中闡述了好故事是怎么樣打動人的,好故事比干巴巴的大道理更容易成為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每天早上洗完臉,果果不喜歡擦香香(雪花膏),每次追著她到處跑。當我著急出門的時候,硬是涂在她臉上,惹的她大哭大鬧,甚至曾拿著一本書在臉上蹭,試圖把臉上的雪花膏抹掉。這種情況維持了很久,沒有找到改善的方法。有一天早上,她繼續跑,突然有一個聲音在心中說:“現在需要一個故事!”我在腦海中苦苦搜索,終于想到一個大灰狼不肯吃賴皮熊的故事。這個我倆共同熟悉的故事奏效了。她不再抗拒,一邊認真地傾聽著,一邊讓我給她擦臉。有時她一邊閃躲,一邊笑吟吟地說“我不是賴賴熊”。我湊過去一邊擦一邊說:“你當然不是啦,你是笨笨熊。”我想這就是故事的魅力。
值得講的故事
《故事思維》提到有6種類型的故事能有效地提升你的影響力。
1.“我是誰”的故事
2.“為什么我會在這里”的故事
3.“愿景”的故事
4.“教學”的故事
5.“行動價值”的故事
6.“我知道你們在想什么”的故事
如果你的故事最夠好,那么人們會自愿得出結論——你和你所傳達的信息都是值得信任的。
“愿景”的故事
有個人來到一個建筑工地,那里有三個人正在工作,他先問第一個人:“你再干什么?”那人說:“我在砌磚啊。”他接著問第二個人,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修一堵墻。”然后他又走到第三個人那里,問了同樣的問題。那人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干活,對他說:“我呀,我在修一座教堂。”
也許你已經聽說過這個故事,相信你也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關于夢想的故事吧!
換個角度思考的故事
有一天,小羅伯特非常沮喪地來找我。他哭著問:“馬斯特先生,你知道天堂里有狗嗎?”小羅伯特正在為他剛剛病死的小狗難過。馬斯特愣了一會兒,他不能簡單地回答有還是沒有。最后他撫摸羅伯特的頭說:“嘿,如果天堂里沒有狗,那還叫天堂嗎?”小羅伯特眼中閃著淚花,露出一絲笑容說:“謝謝你馬斯特先生。”
故事總會在你無助的時候啟發你,讓人覺得生活并不糟。只要你換個角度,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讓自己有用”的故事
投資大師約翰·聶夫初到威靈頓管理公司,他是資歷最淺的證券分析師,其工作職責被描述得很寬泛。他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當時威靈頓有一個備受尊重的傳統——“讓自己有用”。我想一定是這句話奏效了。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華爾街聯絡員,需要不辭勞苦地奔到紐約,敲擊門鈴,采集觀點,撰寫備忘錄。強大的好奇心驅使我一次次拜訪華爾街的投資辦公室,收集各類觀點、見解、主張。總的來說,我正在為成為未來的投資組合經理而進行有意思的實習。這期間學到的東西開闊了我的眼界,并在接下來的30年中發揮巨大作用。我第一次接觸了航空公司、儲貸社、金融公司和許多其他特定行業。我頻繁參加證券分析師的午餐會,從中了解到許多公司的信息。”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也正是“讓自己有用”照亮了我的心,它激勵我,讓我努力尋找“如何讓自己有用”的方法,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很多故事都對我的影響頗深,卻被我忽視了。正是《故事思維》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故事竟有這樣的魔力。《天方夜譚》中聰明的妃子謝赫沙德用故事吸引執掌生死的國王,從而無限期地推遲了她的死刑。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不如一個故事,我已體會到其中的真味。
《故事思維》不僅揭示了故事的重要作用,還總結了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方法,以及“授人以漁”——如何擁有故事思維。相信《故事思維》這本書也會給你別樣的啟發。因為故事思維是影響他人、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能。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