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冷漠,這幾座城里法國人熱情似火

Airbnb(“空中食宿”)網站用戶去年曾票選出法國十大接待游客數量最多的“好客”城市,冠軍是位于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有著2500年歷史的古城阿爾勒(Arles)。

Airbnb(“空中食宿”)網站用戶票選出了法國十大接待游客數量最多的“好客”城市,十強排名依次為:阿爾勒(Arles)、安納西(Annecy)、尼姆(N?mes)、卡爾卡松(Carcassonne)、圖爾(Tours)、卡昂(Caen)、阿維尼翁(Avignon)、第戎(Dijon)、霞慕尼(Chamonix)。

由上榜的好客城市分布圖,可看出光是法國南部就占據了4席。

1. 阿爾勒(Arles)

阿爾勒旅游局設計了三條自助游路線:黃色路線(梵高),綠色路線(中世紀古跡),藍色路線(古羅馬遺址)。

1888年冬季,梵高步行游覽阿爾勒并開始創作,包括著名的《向日葵》系列。在此期間,他與畫家保羅?高更頻繁通信,后者更于同年十月來到阿爾勒,與梵高共同創作《阿里斯康》(Alyscamps)系列風景畫作。但創作分歧導致二人相處并不融洽: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后,梵高切下自己的左耳,并因此不得已住入精神病院。

圖為《阿爾勒的吊橋》。梵高在信中提到,“藍色天空下, 一輛小馬車正通過一座吊橋。[畫中有]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綠草、橘色的河堤, 還有穿著各色衣服的浣衣女”

古羅馬人在此建造了巨大的露天劇場、競技場、康斯坦丁浴場、地下回廊、公墓等設施。一年到頭,阿爾勒有不少節慶活動: 4月復活節(Feria Pascale),穿上傳統服飾的當地人在笛、小鼓伴奏下,跳起法宏多勒舞 (farandole),揭開斗牛季的序幕;5月,牧人節;9月,斗牛節(la Fête du riz);12月“圣誕滑稽節“。

阿爾勒地標建筑圓形劇場約建于公元一世紀末,如今每年復活節與夏季最重要的“斗牛節”仍在此舉辦。

不過,阿爾勒此次奪冠,也許還得歸功于暑期舉辦的國際原創攝影節:1970年,攝影師呂西安?克萊格、作家米歇爾?圖尼埃和歷史學家讓?莫里斯魯凱特共同創辦了該攝影節。在此期間,古城平均要接待的游客是平時的6倍左右。

阿爾勒附近的方特維雷(Fontvieille)村莊里,還有一座著名的風車小屋:它是法國作家阿爾封斯?都德在《來自風車小屋的信》中描繪的原型。

2. 安納西(Annecy)

2015年8月的安納西湖煙火節吸引了比平時多出5倍的游客。七月中旬,連續四晚的街頭歌舞表演Noctibules也是看點之一。

此外,始創于1960年的安納西國際動畫節是全球頂尖的動畫評獎節,每年六月能吸引不少業界人士。動畫節為期六天,每天由早上九時到凌晨都有不同規模的放映會、座談會、分享會,放映不同長片、短片、學生短片或廣告片……動畫愛好者可以借此過把癮,嘗足一次觀看十余小時影片的滋味。

安納西每年四月的環湖馬拉松比賽也吸引了大量游人:


因地理位置與日內瓦相近,安納西直到十四世紀末都是日內瓦伯爵的領地,如今的安納西城堡博物館就曾是伯爵府邸。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也在此度過十二年時光。

安納西素有“阿爾卑斯山下的威尼斯”的美名。在每年3月舉辦的狂歡節期間,充滿神秘感的假面游行使安納西與“總督之城”(Cité des Doges)威尼斯更加相像。

3. 尼姆(N?mes)

傳說中,尼姆(N?mes)是“泉神”Nemausus居住之地,也是法國保存最多古羅馬遺跡的城市。

古羅馬水利工程遺跡加爾橋(Pont du Gard)將清泉從于澤(Uzes)引至尼姆。

在城北的噴泉花園,清泉由地穴、巖壁涌出。登階爬上騎士山,可以看到留存的羅馬時期瞭望塔馬涅塔(Tour de Magne)。

十七、八世紀,尼姆因紡織業而興盛。今日制作牛仔褲的denim布料,即為“de Nimes“,尼姆制造。

角斗場是尼姆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時代地標建筑,觀眾座席按等級劃分建造。每年二月、復活節以及九月葡萄收成季,這里將舉辦三次熱鬧又血腥的斗牛賽。

4. 卡爾卡松(Carcassonne)

卡爾卡松位于圖盧茲、蒙彼利埃、巴塞羅那的三角區中心。擁有2500年歷史的卡爾卡松城堡被長達3公里的雙重城墻與52座塔樓圍護,隔著比利牛斯山與西班牙相望。傳說公元9世紀,查理大帝曾帶兵攻城,圍城內的人糧草短缺,卻將僅剩的一頭豬養得肥碩后扔出墻外,誤使敵方認為城內糧秣充足,無功而返。

失去防御工事的角色后,城堡迅速破敗,險遭拆毀。直到1844年,在有識之士的積極呼吁下,國王命維奧萊公爵負責修復工作、并對防御工事進行完整研究,最終,城堡得以成為歐洲最大的古跡建筑群之一。

古老的城堡依舊魅力十足,特別是每年7月的藝術節與8月的中世紀文化節期間,游客如織:

此外,卡爾卡松的南運河(Canal du Midi)集中了17世紀的水文地理學、地形學、幾何學及建筑學的精華,在法國政府的悉心維護下,成為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運河。

5.? 圖爾(Tours)

圖爾是巴爾扎克的故鄉,也是前往盧瓦爾河谷的傳統中心。在拉伯雷眼中,它還是“幸福生活與美食佳肴”之地。

圖爾附近的阿澤來里多城堡(Le chateau d’Azay-le-Rideau)是法國2014年度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11月11日不僅僅是“光棍節“、”剁手節“,它還是圣瑪爾定節。在這一天,人們一定要吃圣瑪爾定鵝(Martinsgans)。據傳說,選擇鵝為節慶食物的緣由在于,當圣徒瑪爾定被選為圖爾主教時,他為拒絕該職位躲入鵝舍,卻被鵝的叫聲出賣。還有說法是他在教堂布道時,常常被亂入的鵝所打斷。

每年圖爾會舉辦的文體活動有: 2、6、11月的圖賴訥地區古典音樂節;5月圣靈降臨節國際合唱比賽(Florilège Vocal);6月盧瓦爾河葡萄酒展會(Vitiloire); 10月的巴黎-圖爾自行車比賽。

6. 蘭斯(Reims)

根據Airbnb數據,與2014年相比,蘭斯2015年接待的游客數量翻了三番:雖然絕大多數仍為法國本土游客,不過多達73個國家的游客也光臨了這座城市。


暑期蘭斯大教堂燈光展覽。

自11世紀起,蘭斯被冠以“王者之城”稱號:絕大多數法國國王皆在此加冕,蘭斯權杖宮(Palais du Tau)更是主教居住過的地方。拉封丹曾對蘭斯贊譽有加:“我最鐘情的城市莫過于蘭斯,它是法蘭西的瑰寶、榮光。”

在蘭斯城郊,流淌著靜靜的馬恩河:馬恩河會戰又名蘭斯保衛戰,是一戰的經典戰役。而二戰也與蘭斯密切有關:1945年5月7日,德軍正是在此簽署了投降與停戰協定。

此外,蘭斯位于舉世知名的香檳省(Champagne-Ardenne):凱旋香檳(Boizel)、蘭頌香檳(Lanson)、汝納特香檳(Ruinard)、路易王妃香檳(Louis Roederer)、庫克香檳(Krug)等著名香檳酒莊的酒窖在此綿延長達250公里。

蘭斯特產玫瑰餅(Biscuit rose de Reims),作為法國東部地區餅干代表,玫瑰餅展現了德國和奧地利文化的影響。

7. 卡昂(Caen)

與上榜的其他城市相似,每年復活節假期及暑期是卡昂的旅游高峰期。此外,十月的卡昂音樂節(Nordik Festival)也吸引了眾多樂迷。

法國Murmure為卡昂音樂節設計的海報。

二戰結束時,作為下諾曼底大區首府的卡昂成了一片廢墟:75%的建筑物被摧毀。和平紀念館、D日博物館以及奧馬哈海灘紀念博物館珍藏了大量珍貴的二戰照片及飛機坦克復制品。

早在公元11世紀,卡昂式牛肚這道諾曼底名菜就登上了征服者威廉一世的餐桌:人們伴著諾曼底清甜的蘋果酒,享受這道由牛肚、牛蹄為原料,并以月桂丁香佐味的美味菜肴。

8. 阿維尼翁(Avignon)

按照凱爾特語、利古里亞語,阿維尼翁分別意為大風城、河神城,兩種說法的確各有根據:阿維尼翁建在多姆山上,風力強勁;它地處羅納河附近,受河神庇佑。

阿維尼翁7月的戲劇節是國際上最富盛名的戲劇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往往通宵達旦地在街頭表演,十分熱鬧。節日期間,游客人數比平時高出整整25倍。


阿維尼翁還是羅訥河谷葡萄酒之都,教皇宮的葡萄酒商店推出品酒活動,讓參觀者品嘗經愛好者與專業人士精挑細選出的羅訥河谷葡萄酒。

9. 第戎(Dijon)

從十一世紀開始,在四任勃艮第公爵的治理下,第戎成為當時的政經中心,藝術文化發展盛極一時。數個世紀累積的文化建設,成為如今的觀光資源,政府更是將22個觀光景點規劃成“貓頭鷹路線”。

作為法國盛產美食的勃艮第大區首府,第戎以芥末與勃艮第(Bourgogne)紅酒聞名全法,它還是法國知名伊山坡葡萄園(C?te de Nuits)所在地。不僅如此,“名酒之路”的聲譽為第戎贏得了“勃艮第的香榭麗舍大街”稱號。

在蒼穹劇院舉行的“八十年代”演唱會(Stars 80)也許是第戎躋身前十的原因之一。

10. 霞慕尼(Chamonix)

滑雪勝地霞慕尼坐落于“歐洲屋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Mont-Blanc)腳下,與瑞士、意大利接壤。每年霞慕尼接待游客的高峰為八月中旬及圣誕節前。1924年,第一屆冬季奧利匹克運動會曾在此舉行。不過,2015年這個戶外活動天堂從Airbnb榜首掉落到第十名。

1821年,英國女作家伍爾夫的父親斯蒂芬爵士和他的登山同伴們成立了“霞慕尼高山向導協會”。如今協會向導人數增至260人:高山向導也是當地山民代代相傳的職業傳統。每年8月15日,在霞慕尼舉行的高山向導聚會活動成為當地盛事,向導們進行不同攀登表演,籌集資金來資助那些去世向導的家人。

觀光行程中,人們可以乘蒙坦威爾(Montenvers)火車上山參觀冰河和冰洞。

同樣,小鎮少不了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1月,高山滑雪世界杯。主辦方還會舉辦了兼具節日與運動特點的活動; 6月,環勃朗峰山地馬拉松比賽,賽道穿越法國、意大利和瑞士,全程約166公里,累計爬升約9400米; 7月,國際攀巖節; 暑期,勃朗峰音樂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中視黎克傳媒(李克丁范可)當時下酒類市場大多企業還處于調整期時,在北京乃至華北市場有款叫“福成七道糧”的白酒卻供不...
    虛白1閱讀 789評論 0 0
  • 1. 這周看《爸爸去哪兒》有一個場景印象很深刻,蔡國慶老師在一輪游戲中失敗,只獲得了一個咸魚干,另一隊獲得是游戲里...
    劉灰灰閱讀 312評論 0 1
  • 一直在路上……上班的路上,上學的路上,玩耍的路上,失戀的路上,尋愛的路上,被愛的路上…… 一直在路上,隨處看看周邊...
    時光依在閱讀 233評論 0 0
  • 普通的周二因為有節日的加持,變得光環四射,這一天漫天都是情侶們制造的粉色泡泡 和單身狗們怨念發射的橙色泡泡,偶...
    寸甫閱讀 53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