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安裝了簡書,理由很簡單:強迫自己深入思考,并記錄這個過程。不希望自己今后依然直線思考,被動接受信息,人云亦云。
? ? 心里住著一個文藝青年,從小到大都有記錄的習慣,只是不曾發表而已。在電腦上,在日記本中,都有我曾經稚嫩的想法,偶爾翻來看,感慨當年的無所畏懼。工作兩年以來,斷斷續續有寫字,記錄什么呢?記錄工作的不快不安,各種吐槽以及對未來的擔心,這能稱之為文章嗎?曾經那個記錄小情緒,小心動小感慨的女青年已經被工作折磨的失去了方向。照此下去,我寫字除了發牢騷,就什么都不會了。我很恐慌,執意強迫自己要找回當初敏感的文藝青年,繼續為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動,繼續記錄生命中的美好與不可思議。
? ? 社交網絡傳遞海量的信息,很多時候麻木地被動接受,并漸漸習慣一有空就拿出手機翻看微博微信淘寶,圍觀別人的生活,品嘗雞湯文與不停地買買買。對于各種曬得,我們習慣性點贊,或者羨慕,接著感慨自己怎么這么宅,這么窮,還沒有男朋友;對于各種雞湯文勵志文,熱血沸騰看完,小作計劃,接著拋到腦后去了;至于買買買,買了一堆淘寶風的衣服,沒穿幾次就裂線或者縮水,直接扔掉。看似通過手機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實際上自己半點長進都沒有,花時間接受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水過鴨背,什么都沒有留下。
? ? 這些年來,習慣性被動接受信息,習慣性通過微博來看新聞,我已經沒有耐心去看那些沒有深度的長文章了。我已經變成直線思考的膚淺的人,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再斟酌詞匯,不會用準確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 ?意識到這些,我有點恐慌。我怕我十年后會變成一個肥胖,膚淺的中年婦女,為一毛幾分與小販爭執。我希望我還是大學時代那個多愁善感的女青年,為夕陽下的大學城感動。現在的我堅持跑步,估計十年后不會胖,那么不膚淺如何解決呢?簡書,我來了。
? ? 來到簡書,不是為了擁有讀者,純粹是為了記錄,強迫自己每周寫500字,并且這500字與牢騷沒有任何關系。什么主題都可以,就不可以有牢騷!畢竟生活不僅有茍且,還有詩意和遠方。
? ? 前幾天好好說周末要去上培訓班,學習一些商務課程,因為周末閑著也是閑著,時間一晃而過,兩年后發現自己的周末什么都沒有收獲。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是否也要做點事情,留下點什么才行。這樣,兩年后回想起來,會感謝當年的決定。
? ? 于是,我投入簡書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