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eme Base——25歲被炒魷魚,從而找到天職(轉載)

詩人佛洛斯特說,金色的樹林里有兩條岔路。旅人在分岔口前選了其中一條,日后惦記的,卻是當時的未竟之路。如果,你的人生不小心拐了個彎,是否還有機會折返,重回最初那條心心念念的未走之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格瑞米?貝斯(Graeme Base),1958年出生于英國阿默舍姆,八歲時全家移居到澳洲墨爾本。在成為繪本大師以前,葛瑞米?貝斯是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普通上班族。大學主修平面設計的他,從小夢想成為藝術家,卻陰錯陽差的進入廣告業,每天埋首于商業設計的工作。25歲以前,他已經換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的時間都不超過1年。

如果故事停在這里,葛瑞米或許就會成為如你我一般,在職海中載浮載沉的平凡人;被生存的壓力逼得喘不過氣,放棄對夢想的執著。

但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卻超乎眾人預期。葛瑞米在離開廣告業后做起了自由工作者,開始接案為書封、書籍繪制插畫。 25歲那年,他以澳洲生態為背景,出了第一本繪本《我那位住在古利高奇鎮的老奶奶》(My Grandma Lived in Gooligulch)。 3年后,他的第二本書,字母繪本《動物狂想曲》(Animalia)大賣3百萬本以上,年年再刷,成了他的生涯代表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往后的創作歲月中,葛瑞米創作了《第11時》(The Eleventh Hour),《阿諾的花園》(Uno’s Garden),《一起來喝水》(The Waterhole)等眾多作品。他的繪本也被稱為“綠繪本”,多次獲得美國綠地球圖畫書獎、澳大利亞多龍金獎章、澳大利亞荒野協會環保獎、澳大利亞童書協會年度好書獎等多項圖書獎項。

他被老板開除,卻因此找到天職

所有的人生抉擇都是賭注。每個放棄穩定的職涯,試著尋找天職的人,或許心中都曾惴惴不安的想著,“如果失敗了,怎么辦?”談起自己今日的成功,葛瑞米說,他不否認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但當年決定離開廣告業,同樣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面對未知的忐忑。

“我從小就想當藝術家,剛出社會時,我想著廣告就是商業藝術。又能做藝術、又有薪水,那不是很好?但那就是一切錯誤的開始。”葛瑞米說廣告業的工作幾乎沒有發揮個人創意的空間,而當你對一份工作缺乏熱忱時,就不可能把它做好。終于在做第3份工作時,他出了差錯。

老板叫他進辦公室說,“葛瑞米,你得走人了。你毀了我的事業。”換句話說,他被炒了。 葛瑞米以“幸運”形容被開除的往事,在那之前,離職之于他只是個沒有勇氣執行的念頭;直到被老板要求卷鋪蓋走人,才讓他決意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愈努力的人,愈幸運

逐夢使人向往,但面包也同樣重要。葛瑞米說,自己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后,確實曾擔心過經濟問題,但當年的他尚未結婚,也沒有小孩,擁有放手一搏的本錢。第一本書順利出版,讓他初嘗成功的滋味。但接下來,他下了更大的賭注,用3年的時間,創作第2本繪本《動物狂想曲》。

《動物狂想曲》是本如同百科全書般的字母繪本。每個字母的插畫都是一種動物,以及和該字母押頭韻的物件。例如,A的插畫是
armadillo(犰狳)和Alligator(短吻鱷)。全書總計有超過1500個物件,每頁插圖都需要花上好幾周、甚至數月進行繪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創作《動物狂想曲》期間,葛瑞米沒有收入,房租和生活開銷皆由太太羅蘋負擔。 《動物狂想曲》的熱賣,對他來說是個驚喜的意外。葛瑞米說,在創作期間,他并未預期這本書能獲得巨大的成功;支持他持續創作的,只有純粹的熱情與毅力。

作家馬克?吐溫曾說:“當我愈努力,我就愈幸運。”葛瑞米認為,這就是他成功的關鍵。 “我也可能在努力創作3年之后,一無所獲,沒人想買我的書。但是我很幸運,我有個好點子,而且有人欣賞。......前提是你必須努力,而如果你夠幸運,就可能得到回報。只是坐在家中等待幸運臨門,不太可能獲得好運。”

創作,是對自己心中的小孩說話

葛瑞米筆下的畫面多半明亮、飽滿,一如他在談話間給人的印象。在他的作品中,讀者可以看見許多充滿童心的游戲設計。例如繪本《阿諾的花園》(Uno s ’Gar den ),談的是過度開發導致生態失衡,美麗的森林變成了冰冷的都市叢林。每翻一頁,畫面中的建筑物就會呈倍數增加,動物則倒數減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描述一群動物圍繞著水洼生活的《來喝水吧! 》(The Waterhole),則是本有挖洞設計的生態觀察力訓練繪本。從1到10每頁都有不同的動物等待你來發現,最考眼力的是最后一頁,所有動物的大合照,比如說請在這頁找到八只瓢蟲,九只象龜和十只袋鼠,小朋友特別喜歡這樣找找找的游戲方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喜歡做游戲書?葛瑞米說,幼時的他很喜歡這類型的書。他會重復看一本書好幾次,找出畫面當中隱含的所有細節。因此,當他成為創作者時,當然想做自己也喜歡的游戲書。 “在內心深處,我仍是個小孩。我在書里寫的故事、設計的游戲,都是在和內心的小孩對話。”

各種動物,則是葛瑞米筆下的另一大亮點。從小熱愛動物的他,最喜歡的動物是非洲的疣豬,因為它們“實在丑得驚人!”他的繪本《阿吉的許愿鼓》,就是以疣豬為主角。總是被同伴嘲笑的小疣豬阿吉,向會魔法的牛羚婆婆求來一只許愿鼓,希望能改變自己。沒想到卻讓叢林陷入危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葛瑞米說,他喜歡用動物當主角,讓訊息的傳遞顯得更為溫柔,例如《阿吉的許愿鼓》主題其實是霸凌。但他想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自己就像是疣豬一樣不討喜,那也沒關系。總有一天,你一定可以贏得他人的尊敬。

正因心中住著一個小孩,葛瑞米的作品當中蘊含著一種真誠的特質。他認為,孩子們其實很聰明, 以高高在上的態度說教,是最糟糕的說話方式。 “我不會直接告訴小朋友所有的訊息,而是讓他們可以自由的在畫面中尋找、解讀,享受游戲的樂趣。”他說。

天涯海角找靈感

現在的葛瑞米熱愛他的工作,也喜歡四處旅行。在《動物狂想曲》成功之后,他和太太羅蘋花了一年的時間在歐洲各地旅行,醞釀下本書《第11時》(The Eleventh Hour),當中處處可見羅馬建筑等充滿異國風情的元素。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在后來的《航海小英雄》(The Legend of the Golden Snail)中,主角小威航過遠洋,尋找被巫師放逐的蝸牛船。蝸牛船的意象,即來自葛瑞米一家在法國旅行時旅館墻上的燈飾。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葛瑞米說,在旅行時,他的心總是不停奔馳,用紙筆記下目光所及的新鮮事物。位處熱帶的非洲是目前他最喜歡的旅游地點。葛瑞米形容,“當你看到動物一群群的經過時,那樣的畫面是如此美麗。還有黃昏時燦慢的夕陽,美極了。”

長達33年以上的創作生涯,是一場遠程的馬拉松。漫長的旅途,是否讓人倦怠?葛瑞米微笑著說:現在的他,腦中至少還有10本書的靈感,我不擔心靈感匱乏,只擔心世界太大、想做的事情太多,我卻漸漸變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