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什么能力最吃香

圖來自網絡

01


昨天下午參加了易才集團組織的新人力高峰論壇,主題包括《共享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人才建設和梯隊管理》,《數字時代HR管理的挑戰和回歸》,《個體崛起環境下的股權激勵》等。

看了這些題目,非人力資源從業者的你是不是想馬上點左上方的“返回”鍵了?不要急么,我也不是專業的HR,怎么可能寫出多么專業、多么有深度的內容。不過從會議中至少解讀出一些對我們個體有價值的信息,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02


我們傳統的工作選擇及職業發展路徑一般是這樣的:先選定一個行業,然后在該行業里面盡可能地找到一家大公司,再努力向上發展。也即“行業*企業*職業”的職業坐標系。

然而,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個體+平臺”的坐標系驟然興起,比如像司機+優步/滴滴,網紅+直播平臺,垂直領域專家+在行/分答(APP)等等。

有人會說:“這又不關我什么事,我對當業余司機當網紅沒啥興趣,也當不了什么專家,我就想安安靜靜、按部就班地做個聽話的好員工,至少能保住飯碗吧,就算這家不要我,那就跳到另外一家唄”。Unfortunately,世界在變化,“聽話的好員工”不是你想當就能當,在不久的將來你的職業很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有人又會反駁了“我是腦力工作者,機器能取代的是那些基礎崗位,工人、服務員等,我畢竟是有文化有知識的,怎么可能隨隨便便就被淘汰”。

如果你不信,我們可以記錄一下自己的日常工作項以及對應的時間花銷,會發現大部分人很大比例的時間都是流程化、標準化的。你可能認為做判斷、做決策的部分不能被電腦取代,然而結論是,大部分的決策讓電腦去做比讓人去做更科學。

富士康在2011年開始“百萬機器人計劃”,70%的工作由機器取代,直接導致10萬人下崗。

2012年的時候,硅谷投資人維諾德·科斯拉就曾預測,運算法則和機器將在大約30年內取代80%的醫生和律師。

今年年初的一款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以4:1的比分戰勝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

在加州,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跑了1年多了。

圖來自網絡

03


那么,在這樣一個職業背景下,我們具有什么樣的核心能力才不會被淘汰呢,才有更強的競爭力呢?

丹尼爾在《全新思維》這本書里,提到一個觀點:世界已經從過去的高理性時代,進入到一個高感性的時代,有六種能力是非常稀缺且極其重要的。分別是:設計感、共情力、故事力、整合力、娛樂感、意義感。

1、設計感

自從用了蘋果后,再也不會想著去用其他的手機品牌,不僅是因為它顏值高、操作簡單、系統安全,更因為它解決了人機互動的全新問題,以前的手機都要通過鍵盤來執行任務,蘋果只要用手指在屏幕上點按就可以實現指令,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很快地學會,這才是設計感。

設計感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洞察,幫助我們創造新的解決方式。

時不時問問自己,我們有沒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生活或者職場某項工作的“設計師”,一個改變的“締造者”。

2、共情力

是否能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比對方想得更深入,不僅讓對方共鳴,還讓對方驚訝,這就是共情力。

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就是極富共情力的人,他不僅能做出你特別想用的功能,還能挖掘出你沒有意識到的需求。

如果一個產品經理沒有共情力,一定做不出多么偉大的產品。

3、故事力

也就是講故事的能力,人們不一定愛聽理論,但絕不會拒絕故事。

不管是政治領袖還是商業領袖,都需要把復雜的專業領域的東西講成誰都能懂的故事。

美國總統的競選演講、喬布斯的蘋果新品發布會演講、馬云的創業激情演講,他們的演講內容中包含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你也一定喜歡那個會通過講故事來闡述經濟學概念的有趣老師,而不喜歡那個在下午的第一節課還給你通篇講理論,讓你昏昏欲睡的營銷學老師。

4、整合力

行業不斷跨界,甚至無邊界。如果進到新領域,你還只能從頭學起,而沒有持續整合的能力。那得有多糟糕。

如果公司里做技術的能用營銷學來講技術,那一定是個整合能力強的人。

5、娛樂感

簡單說就是讓別人覺得好玩、有意思的能力。喜歡玩樂是人的天性,很多女性擇偶要求里就有一條——幽默感,因為對方好玩兒啊,生活才更有意思啊。

蘋果把語音指令功能Siri都做得那么有互動性、娛樂性,網上都有各種Siri的段子,隨便找一個都讓你笑崩。

你:“Have you ever fallen in love?”(你曾經墜入過愛河嗎?)

Siri:“I have never fallen?in love. But I have fallen off a desk.”(從沒,我倒是從桌子上掉下來過。)

6、意義感

賦予事情意義的能力是自我領導和領導他人的關鍵。

當前方一切未知,至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已知的,于是我們不再那么糾結于結果,只關注全力以赴地去做。因為你知道,如果不去做,就一點勝出的機會都沒有了。

圖來自網絡


04


其中一位分享嘉賓說“我們不要去做齒輪,因為如果機器壞了,我們就是廢鐵;我們要做U盤,自帶系統,在N個開放平臺都能進行有效對接”。

隨著信息不對稱的消失,知識的學習不再困難,在知識上很快有人會超過你,經驗也會被迭代,就像傳統的人力資源注重崗位,做各種崗位評價,崗位分析等,如果組織是一架機器,那么崗位就是齒輪;

而新的組織體系中,不再注重崗位,更注重能力。以前常說人崗匹配、以崗定薪,而今天更應該以能力為核心。

以后連職級體系都可能消失,哪有什么崗位,人們更多是因為有相同的理念和價值觀而聚集在一起,以個體+平臺的模式,開展一系列的自主型項目,承包團隊目標,分享團隊利益,當然同時也一起承擔風險。

對于個體來說,在了解趨勢的情況下,找到提升以上六個能力的突破口,并持續不斷地去實踐和試錯是關鍵,面對現實,擁抱變化。

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營造一個開放的文化,尋找到合適的創意精英,打造適合人才的平臺是需要去深刻考慮的問題。

END

推薦閱讀:一劑“夢想”的解藥

上篇閱讀:先種個小種子,然后賺它個100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聽著程一電臺,各種各樣的故事。溫暖的聲音,在耳邊輕輕的回響,安慰著心靈枯竭的我。 房間里只有我一個人,無聊的寫完作...
    高冷知了閱讀 219評論 0 1
  • 小張只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小職員,月工資不到三千元。但他家庭負擔重,上有七老八十的雙親要贍養,下有不到五歲的小兒要養育...
    追夢進行時2016閱讀 1,057評論 0 1
  • 燭光影下刀劍傾, 復酣把酒淚縱橫。 平生直下一萬里, 運筆崢嶸聞鞭聲。
    啼笑姻緣閱讀 15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