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永生之路:由實而虛——《未來簡史》讀書感悟之二

這幾天,繼續讀了《未來簡史》的第二部分智人為世界賦予意義,受益匪淺,分享如下。一家之言,供你參考。

人類的第一次升級之路:由被動承受者轉變為創造者

天地之初,萬物皆處于懵懂狀態。隨著時間的推進,出現了萬千物種,人和動物此時處于對等階段,即人和動物一樣,都需要靠天吃飯,都需要自己保護自己不被吃掉,甚至可以說人比其他動物更弱些:人沒有鋒利的牙齒、更沒有強大的身軀。

但歷史的機緣使人類擁有了比別的動物聰明的頭腦。利用這一優勢,人類發明了工具,可以輕易擊敗地球上最兇猛的野獸;人類發明了文字,可以記錄過去的事情和預測未來;人類擁有了意識,創造出了金錢、神、國家和公司等的虛構故事。

現如今,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小。現在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大部分都是人類自己研究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人類活在了自己創造的世界中。

至此,人類完成了一次維度的躍升,將地球上其他動物甩在了身后。

人類的現狀

自從完成了上一次升級之后,人類就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空余時間。怎么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就成了人類的下一主題。

于是,金錢、神、國家和公司等虛構的故事被創造出來,用于人類的生活。接下來,人們開始為自己的生計奔波、為自己的家庭幸福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斗。

學科分支越來越細,說明人類越來越不滿足于當前的現狀,想要更充實的自己。

殊不知,對于未來的人類而言,這些可能大部分都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原始社會的工具,在今天看來,很幼稚一樣。

人類的永生之路:由實向虛

進入了21世紀,人類越來越意識到,當前的社會現狀又開始使自己空虛寂寞冷了,能不能再次升級,找回失去很久的充實感呢?

人工智能,使當前人類仿佛看到了升級后的自己。世界各國的科技公司紛紛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研究精力來開發人工智能,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谷歌AlphaGo大敗李世石。

人工智能,會不會成為為人類升級的下一個版本?

也許有可能。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下一個升級后的人類應該擁有的特征。

第一,要擁有較長的壽命,甚至永生。

宏觀上講,現在的知識,還無法描述宇宙到底有多大。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使人類終將走出地球,甚至太陽系,走向廣博的宇宙。人類必須升級到永生的緯度,才能與無垠的宇宙有平等對話的可能。

微觀上看,人類將創造更多的學科分支,以使虛擬的知識更好的符合現實存在。對微觀世界的更深認識,使人的生命有了更透徹和更清晰的涵義,從而使長生成為可能。

探索需要冒險,更需要你活下來,這要求人類要擁有足夠長的壽命。地球來回火星就需要七個多月,飛出太陽系,動輒以光年來計算距離。擁有了長壽命,甚至永生,才能去探索宇宙和更細微的世界。

第二,要擁有任何環境下自力更生的能力

就目前的人類身體,甚至機器人而言,在外太空生存起來過于麻煩了。減少對外界的依賴,擺脫人類身體的束縛,并實現在任何環境下的自力更生,應該是人類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第三,要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未來的人類學習已經存在的知識的時間會大大減少,原因是效率提高了,而探索和創新的時間會大大增加。

未來升級后的人類,究竟是什么樣?沒人知道。就目前的知識而言,應該會具備以上三個條件。

未來的升級版人類應該會擺脫身體的皮囊,實現意識自由。

此時,我腦海里出現了《超體》里的液體機器人,也許未來的人類真的會像空氣一樣存在吧。

我們拭目以待。

精彩書摘:

除了樹木、河流、恐懼和欲望,智人的世界還有各種關于金錢、神、國家和公司的虛構故事。

文字讓人能夠以算法的形式組織整個社會。

文字催生了強大的虛構實體......。同時,文字也讓人類習慣了通過抽象符號的調節來體驗現實,于是更容易相信這樣的虛構實體確實存在。

我們可能覺得書面文字只是用來溫和的描述現實,但它卻逐漸變得威力無窮,因為它能重塑現實。如果官方報告與客觀現實有所沖突,最后讓步的往往是現實。只要和稅務機關、教育體系或其他繁冗的官僚機構打過交道,你就知道幾乎沒人在意真相,表格上寫的反而才更重要。

公司、貨幣和國家,都只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是人類發明了這些概念,好讓它們為人類服務;為什么最后反而是人類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生命呢?

虛構故事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和支柱。隨著歷史的不斷演進,關于神、國家和公司的故事越發強大,以至于開始主宰客觀現實。

生活沒有劇本、沒有劇作家、沒有導演、沒有制片人,而且,也沒有意義。就我們目前最先進的科學所知,整個宇宙即使個盲目而沒有目的的過程,充滿各種雜音和憤怒,但這些都毫無意義。

自然系統多半呈現出平衡狀態,而且生存之爭又多半是零和博弈,有一方蓬勃發展,另一方就必會付出代價。

資源有三種:原材料、能源和知識。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盡,用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但是知識是不斷增長的,用的越多,反而擁有越多。而且,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還能帶來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

現代社會在政治、藝術和宗教方面的斐然成就,為人類的生命找到了意義,但找尋意義的過程與偉大的宇宙計劃沒有關系。

塑造歷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創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用 mail 命令可以查看你有多少郵件未讀 刪除郵件 方法一:禁止系統檢查郵件 方法二:用logWatch轉發郵件...
    田七西西閱讀 12,566評論 0 0
  • 我唯一相信的事情是:人類是靠會講故事,愿聽故事,而創造了人類在藍色星球上的傳奇。 夜深了,孩子睡了,躺到床上想...
    我的福雨閱讀 345評論 1 3
  • 1.耐心是學習的關鍵,也是教學的關鍵。 2.小孩子需要娛樂,休息和游戲。如果我們對他們過于嚴厲,毫無節制的把他們往...
    風生水起2017閱讀 1,046評論 0 0
  • 這個故事很長, 長的好像孔雀未開屏的尾巴, 普普通通,沒有絢麗的色彩, 許多人站在它的優雅之前, 等待它, 眼里透...
    夏臸閱讀 14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