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正想做的事

經常會產生一種焦慮感,來源于知道自己"一直拖延"。

明明有很多想做的事,可時間在花癡明星、上網東看西看就是不干正事上慢慢流逝,最后總是要在deadline之前憑借著瞬間迸發的靈感,把事情做完,質量也未必好——比如我每天都要到這個點才會靜下心來思考每天的作業要怎么寫。至于那些沒有deadline的事,絕大部分在安慰自己“其實這事也沒那么重要啦”后,默默地取消,好像從來沒這個想法一樣。

后來我分析了下那些“很多想做”的事,發現問題在于兩點:1.根源還是在于內在驅動力不足,那些并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而是“應該去做”的事;2.即使這是“真正想做”的事,在做事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會有逃避問題的心態與行為

有一個例子完美地體現了這兩個原因。

大概從12年開始,一直自詡“走在潮流尖端”的我,就想建個獨立博客。獨立博客的好處很多呀:1. 與眾不同。大家都用新浪博客、網易博客什么的,有個自己域名的獨立博客多酷;2.有了(放在國外服務器上的)獨立博客可以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不用考慮什么審查問題;3.東西都是自己的,不用擔心博客服務提供商跑路……

這個想法在我腦子里潛移默化,生根發芽,但當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弄。等工作不忙了,又有別的更重要的事,讓我一直騰不出手來,用大塊時間把這件事搞定。等終于下定決心,買好了域名,又覺得:域名都買好了,建博客不是手拿把攥嘛,放在這等我第二天徹底搞定,結果第二天變成第三天第三天變成第四天……一直到域名過期,還什么也沒動。我就這樣浪費了大概3,4個域名。

一直到今年,工作時間長了以后,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光在腦子里記不夠用,也覺得不能光零碎地想,要有體系地記錄下來,于是先在筆記軟件里記錄。軟件里記的東西多了,又覺得要輸出,跟更多的人交流,而且,寫作也能促進思考,形成個人品牌。

于是決定要把寫作當作常規的事情來做,經過仔細衡量,還是決定要建獨立博客,但文章可以不局限于只在博客上發表,可以同時推到各大寫作平臺上。現在建獨立博客雖然門檻比較低,但對像我這樣不會寫代碼的人來說,還是有點難度。幸好之前用過github,用github pages建博客的教程也很多,資源很豐富,就先用github練手。Github支持Jekyll,所以先用的Jekyll,到處找合適的主題。主題倒是找到了一個特別合我胃口的,但需要做很多主題的調整工作,試了一下,很快就找不著北,厭倦了。

眼看這次又要無疾而終,我偶然從謝益輝的博客里,看到他開發了個基于 RStudio 和 Hugo 的靜態博客生成器 blogdown,最大的特點就是打包了很多常用的操作,而且他的源碼也都在 Github 上,可以參照。于是下載 了RStudio 和 blogdown, 按提示操作,很快就建好了,主題的修改也很順利,雖然中間有換過幾次主題,但得益于作者良好的設計,主題切換的很順滑。

Github 用熟以后,加了個 cname 文件,并在DNS里設置好了以后,這個獨立博客就算是建好了。建好了以后,寫了幾篇一直很想寫,在腦海中已經反復打了很久草稿的文章。

通過對這件事的復盤,我想,一是要多嘗試,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二是要把一件比較大的事拆分成細小的任務,完成每個任務,事情就會順利成章地完成。

5072-gaomx-林中泉# 碼字島第3次周作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