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翻簡書發現很多人都有過抑郁的歲月,大多數都是青春期正值初中、高中這個時段。我也不例外,我抑郁的歲月也想過自殺。
我很幸福,我是被奶奶帶大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住校甚至高中期間休息周末都是回奶奶家的,我甚者覺得在奶奶身邊才有回家的感覺,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爸媽為了拼事業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把我“寄宿”在奶奶家了,每周日爸爸會騎車把我送回奶奶家,回奶奶家的那一條路我總是要求爸爸推著車和我慢慢的走我只想和他多呆一會,那一路我一邊哭一邊走爸爸只是勸我,其實他說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明白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從小又一個毛病就是要抓著媽媽的手才能睡著,但是因為住奶奶家我一個一個屋慢慢的就把這個毛病改了,現在有時候和媽媽午睡媽媽會說“你還記得嗎?你小時候不拉著我的手你就睡不著,給我你的手”。現在的我聽到這句話,沒有感動只能聽出莫大的諷刺。
七歲那年我有了一個妹妹,妹妹從小跟在父母身邊,雖說我沒有怨恨過妹妹但是總覺得為什么妹妹可以在父母身邊而我不可以?
磕磕絆絆的我上了初中,初中的孩子一般正值青春期,我屬于那種心思細膩多愁善感的人,但即使難過傷心也不會說出來只是一個人慢慢消化,我無法和父母提及,不想讓奶奶擔心,不知如何和朋友交流,其實更多的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從小缺失的與父母相處的感情在這個時段無限被放大,初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是跟著父母住的,但是我卻不適應了,我覺得這里不是我的家,在這里我覺得我更像是一個賓客,我覺得一切都很拘謹。只有在周末休息的時候我才會回到奶奶家,在奶奶我覺得很放松,我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肆意的哭,難過。不用在父母身邊那么戰戰兢兢怕他們發現我的難過。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想過自殺,甚么偷偷的出門去藥店買安眠藥,拿刀割自己,這一切的一切我不敢說起,甚至連傷疤都不敢割在顯眼的位置。那時的自己覺得自己很多余,常常想如果沒有了我,父母就可以安心拼事業,奶奶也就不用這么辛苦,姑姑們為我擔心。就這樣小心翼翼的過完初中。
現在的我雖然心里還是有結,雖然動不動會難過的死,但是那只是一個想法沒有像以前那樣真的去準備東西付出行動。我的同學有時候會勸我改變自己看開一點。但是她不是我沒有經歷過我經歷的她不知道我能成為今天的我真的努力很多了。我也想放開自己,但是我做不到啊!她不明白這種做不到有多無奈。
看過一句話:
如果有一根筋、一股勁兒一直擰著,用不著非逼著自己去把它松開或剪斷,某一天你起床刷牙照鏡子時,那個勁兒就不再那么擰巴了,它自己會松開自己。
我就這樣活吧,不用強求自己要開心。總有一天會好。你看,現在的我沒有以前那么難過了呢。也許有一天我能將那根擰巴的筋,放開一點,在放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