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上
南京夫子廟秦淮河南岸,有一條街,東北起文德橋,西南至武定橋。這條街有一個貴氣的名字,叫做沉香街。
大概是風水所致,好名字都讓這條街給占了。
據(jù)傳,在沉香街的名字之前,這條街原來的名字更是財氣,叫做。
不用深究,一看鈔庫街這名字,財迷們的頭腦中大概會涌現(xiàn)出儲藏鈔票的倉庫,眼前是山積的貨幣吧!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明代的時候,國家金庫——寶鈔庫的所在就位于這條街。這里要解釋一下,在明代,錢幣的正式官方稱呼是“大明通行寶鈔”,這條街就以鈔庫為名了。
好好的鈔庫街,為什么就更名為沉香節(jié)呢?
猜想,南京人或許有他們更官方、更正式的說法。這里,我也沒有去考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向南京的朋友求教。
這里,說一個沉香街的傳奇,是清人筆記中關于沉香街來歷的記載,大家可以看看。
這個傳奇,來自清朝人鈕琇的筆記《觚剩》卷二《吳觚中》的《沉香街》一節(jié),對文言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翻閱原文。
沉香街傳奇如下:
浙江嘉興人項墨林,他名元汴,字子京,墨林是他的號。關于項墨林的生平及事跡,文后會詳細介紹。此處,先說故事。
項墨林也是那有錢的主,但是,平日行事可能會低調一些吧。所以,一般人不知道他的家底有多厚。他自己呢,也不會張楊,不好吹噓,所以,不了解他的人,就以為他是普通的讀書人而已。
話說,十里金陵秦淮河畔的煙花之地,是各色人等必去的風流場,特別是讀書人,多少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風月所,多少讀書人與歌兒舞女的風流韻事,就是從這里開始被時人和后世傳唱。
話說,有一次,項墨林在金陵游玩。他在勾欄院中逗留多時,鐘情於其中的一位姐兒。項墨林和那位姐兒交往過程中,雖然并不處處有意闊綽,但是,他也并未流露半點寒酸。兩個人卿卿我我,甚是情篤。
在金陵呆了很久,要辦的正事結束了,項墨林就要返鄉(xiāng)。在院中,因為相交多時,項墨林和那位姐兒的感情非常不錯。前去話別時,姐兒握著項墨林的手,珠淚漣漣,不忍離別。項墨林見狀,心中也有些酸楚:都說是姐兒無情,眼前這位,還真是情真意厚!見項墨林動情傷楚,那位姐兒更是倍顯傷懷,十分不忍他的離去。
情雖切,意還深,但是,也阻不了最終的別離。兩人訴完衷心,表罷情話,就此別離。
感于兩人之間的真情厚愛,回鄉(xiāng)之后,項墨林對那位姐兒思戀不已。最后,他決定,一定要用重禮把那位姐兒風風光光地贖回,希望此后兩人長相廝守,恩愛一世一生。
項家有的是錢,所以,項墨林準備起一切來,并不用費力氣。他派人到各處去買上好的沉香木。買回之后,他又安排人聘請最好的工匠,將這些普通人不敢想象、甚至想象不出的碩大的沉香木做成了沉香床。
這可不是普通的床,除了材質名貴之外,做工,雕花等等的工藝,也是一時無二的。這沉香床,精細玲瓏,匠心獨妙,巧奪天工。
除了這大件的沉香床壓軸外,項墨林還打發(fā)人到各處搜羅當時知名作坊織造的羅紈,購買當時市面上稀有的錦緞,并請來制衣能手、上等裁縫,做了好幾箱子的錦衣華服。
一切重禮準備停當之后,項墨林租了一艘大船專用,這船上,除了他備下的厚禮之外,當然,也多帶了金銀財物。
一路船行,往金陵開去,項墨林心里的愉悅,真和那些迎娶新婦者胸中的甜美沒有任何兩樣。船行急速,項墨林心中,還稍嫌其慢。
不幾時,項墨林的專用船便到了金陵。
這船一靠岸,項墨林的心倒是靜了下來。他精心安排好隨行人員各自的分工。一切妥當之后,項墨林在前,一行人在后,浩浩蕩蕩,向勾欄院中行去。
項墨林入院,是老主顧,輕車熟路,徑直向那位相好的姐兒房中走去。
說巧不巧,那位姐兒的房中正好有客人在。
那位姐兒見項墨林進來,多少有些不悅,她看了項墨林一眼,用眼色示意有客人在,也不打招呼,就像未曾相識的陌生人一樣。
往日那些卿卿我我、恩恩愛愛,甜言蜜語、海誓山盟,似乎早就不復存在,早就飛到那不知幾重離恨天之外的無何有之鄉(xiāng)去了。
飽含熱情,飽含愛情的項墨林被那若不相識的舉動給怔住了,心里十二分地不是滋味。
(未完待續(xù))